比如,前不久那篇影响了中国此后四十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光明日报》上刊登的。
工作队长拿着报纸的手渐渐抖了起来,额头冒出了冷汗,从这份报纸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他们的做法的确违背了中央精神,如果没人指出这一点还好说些,可人家已经拿来了证据,那他就没办法无视了。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看着骆玉珠他们,身后的工作队队员也不吱声了,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有些甚至还开始后悔,我今天怎么就这么积极呢?早知道干脆装病算了。
“你们……你们这也不是赶集吧?赶集是到镇子上,可你们都是走村串乡搞投机倒把!”工作队长想了半天也只能憋出这么一句。
“我们就是来赶集的!今天不是逢场么?我们来买点糖怎么了?再说了,各村各乡赶集的时间不一样,没道理不让我们去外乡赶集吧?赶集的路上遇到乡亲们想换点啥,我们总不能不给人家换不是?”骆玉珠一连串的话把工作队队长砸得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才好。
“对啊,咱们镇子上逢五赶集,隔壁二十三里铺逢八赶集,我们今天在咱们镇赶集,明天就去二十三里铺,路远着呢,得提前走!”见工作队长的气势下来了,陈金水他们就嚷嚷起来,嗯,咱们将来还要去临县赶集呢,赶集的路上顺道帮乡亲们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那也是应该的么。
“队长,咋办?”身后的工作队员凑过来问道,他们已经有点想退缩了。
“走,咱们回去!”人家拿着中央的党报,队长也不能把陈金水他们怎么着了,只能带着队员离开,准备回去向领导汇报这一情况,看看领导会怎么应对。
他们前脚刚走,市集上就响起了一片欢呼声,老百姓也盼着能有个换东西的地方啊!当下就有人围了过来,“金水,我这有点破铜烂铁,帮我换一些针线吧?”
“给我换点糖,家里的娃都嚷嚷好几天了!”
这生意一下就做起来了,这段时间他们可是攒了不少东西,就等着敲糖帮上门了;于是几乎每个敲糖担子周围都围满了人,还有些镇子上的居民赶紧回家拿出了各种东西,准备摆摊儿来卖,甚至有人抬腿就往镇子外面跑去,准备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镇子上赶集。
“玉珠,这回你可是帮了我们陈家村大忙了!”陈金水感激地看着骆玉珠。
还有一些来赶集的农民凑过来看那两份报纸,“这可是咱们的护身符啊,以后再出来赶集,就得把这报纸挂在担子上!这位同志,你还有多余的报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