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的心里问题,确实是被人摸个精准。
可惜,石大夫只会瞧身体上的毛病,心里上的毛病,这位可不拿手,所以他毫无所察地把了把脉,照实说道:“这孩子有一些忧思过重,加上气虚体弱的身子骨,很容易就寒气入体……偏偏,现在这样的体热,的确也不太行,等一下我先扎个几针看一看。小山这孩子,我看你们就先别带回去,毕竟堂姑也不方便照顾孩子,等我把药熬好喂下,再观察一下情况。倘若,下午不再这么发热下去,你们就可以帮忙把人带回去。”
老人家还是不太放心:“永平,小山放你这里,堂姑自然是信你的。但你知道堂姑的个性,就这么把孩子放着,我这个心总是落不到实处,我还是待在这里陪着好了。”
正所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多少明白老人的顾虑,陆秋干脆也道:“我看还是别这么麻烦了,石大夫你就先帮小山扎完针,然后再把药给我们就行了。我们现在就住在石姨的旁边,这孩子我们可以帮忙顾着,不用劳烦到石姨。你这里总有生病的人找上门来,怎么好意思让你一直照看?毕竟真有事情的话,你可就要迈不开脚了。”
石大夫多少有一些惊讶,本以为这一对夫妻俩,能够顺手捎上一程,就算是很不错的,倒是没想到人家还打算亲自照看?
陆秋的一番考虑极有道理,石大夫沉吟一会儿,道:“行吧,就照你们说的,不过扎完了针,也不要太快离开,等到半个时辰以后,我先瞧一瞧状况。”
其实,小山能够清醒过来,这发病的情况,就算是没有这么严重。但这孩子的底子太差,就怕忽然来一个反反复复。毕竟,最近的日子,石大夫最常去看病的两人,一个是李招娣,一个就是小山。
前者是装病,压根儿没付出半点的心力,就是嫌浪费他的时间;后者,石大夫真是尽心尽力,尤其是刚落水的头几天,这孩子的病情,几乎是在鬼门关前走上一遭。
石大夫不得不更加谨慎。
两兄弟打小的身子骨就不差。
轻一点的情况,大多是喝喝老姜水,发发一汗;最糟的情况,则是喝喝苦药,他们还从来没有被扎过针灸。
光是这么一瞧,两兄弟都忍不住龇牙咧嘴,小山的模样瞧起来真是特别的可怜,身上脸上的长针,他们怎么瞧就怎么疼。
小山是毫无异样,小火把不禁都要肃然起敬,他忍不住好奇一问:“喂,你不疼吗?”
其实,已经瞧见了小火把三兄弟,小山也知道三兄弟的爹娘,就是方才抱着他的两个大人。
小山一直知道小火把的,每次随手一招呼,就多的是小孩往他身前凑,张扬快活的笑声,一直都让他极为羡慕。
小孩的身子骨,从小被亲生父母给糟践,早就没有上房揭瓦的本钱。加上,寤生之子的克母名声,其它小孩都被告诫不能接近他。
小山没有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
应该说,极少碰到不嫌恶骂他的同龄人。
小山记得救过他的兄弟,他想要张口赶快回应,然而发麻的脸上,真的是不太能张口说话。
小孩涨红了脸蛋,刘醒的心里是啧啧两声,觉得大儿子还是挺有他无良的性格,瞧把人家给急的。
陆秋抽了抽嘴角,成熟的她,不打算放任这不着调的一大一小,她解围道:“现在可不能说话,不然这针移了位,是会被石大夫骂的。还有小火把,人家的脸上扎成这样,你觉得这能说话吗?”
小火把不是亲爹,他深觉有理,马上就不好意思地承认错误:“那个,你先别理我,我等一会儿问你也行。”
小山不怕挨骂,但却怕让石大夫生出不喜之色,小孩是立刻听话地乖乖不动。
陆秋一副满意地点了点头,露出一笑:“不错,孺子可教,两个都是乖孩子。”
亲娘三不五时地张口一夸,小火把听了虽然还是开心,但多少习惯的他,还是能够端的住。小山却是没被奶奶以外的人,夸过是一个乖孩子,这一位脸红耳热的,完全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半个时辰,说快不快,说慢不慢。
最后,石大夫不只把脉,还摸了摸小山的额头,以及其它的部位,算是瞧得特别仔细,这才终于道:“行了,看样子情况还可以,吃的药我已经包好了,晚一些时辰,若是再出上其它的状况,你们可以直接过来这里叫我一声,不必再使劲地把人带来。”
其实,夫妻俩也觉得不必这么麻烦,但孩子忽然烧得这么烫,这老人家不能安心啊。不过,帮都帮了,刘醒和陆秋都不是计较这样小事的人,反正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第46章 上族学 朱梅春还暗暗咋舌一回,有人竟……
自从上次帮了石家祖孙一回,两家就渐渐有了来往。
小山是一个少言腼腆的,一看就知道其实挺怕生的。不过,两个儿子都是擅于交友的,完全不怕处不来。
小火把从来都是大方不计较的性子。
这个大儿子,仿佛与生就俱来交友魅力,有时候性急说错话,与他相玩的小伙伴,却好似没一个放在心底。
某一方面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本事。
小石子不是属于天生招人缘的。
但老二的心思细腻,出口的话,多数已经在心里过上一遍,从来不会主动得罪人,谁与他相处,都能特别地舒服。
当然,小石子是天生圆滑的性子没错,但这孩子的心里可傲着呢。
小山同样细腻,但这小孩是天生的自卑,主动观察别人,大多是怕自己说错了话,会惹人不喜。
玩耍度日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不过好日子终究有结束的一天,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了老宅附近的范围,这里居住大半以上的族人,孩子要上的族学,也是离老宅这一头比较近。
刘氏一族的族学,目前是一个老族叔在启蒙,本身也有童生的功名。
前头最开始教人的,已经退下养老去了。这位的年纪其实也算小,约莫是不惑之年,再过两年的岁月,恐怕也要来到知命之年。由于本身的天赋有限,这位族叔也不想要再继续考下去,省得成了第二位王秀才。
况且,兼任族学启蒙,也有一笔养家银子可拿,不是谁都是野心十足。
有一些人,本身的性子就是恬淡,特别喜欢平平静静地过日子。
刘氏族人上族学,只有一个名额可以减免。
倘若,还要加上小石子的话,就得多付上一年的束修银子,夫妻俩都不在乎这点小钱。
喜欢读书的孩子,可是难能可贵,所以干嘛不给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