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去军营(2 / 2)

加入书签

“殿下稍待,我先安排一下,马上就来!”陈松说着,急忙回到了后院。

安排好事情之后,陈松又急忙跑了出去。

陈松坐上朱棣的马车,朝着城北的大校场而去。

这次,陈松倒是没有坐在外面,而是坐在了马车里面。

马车徐徐向前,陈松坐在马车中,非常的不舒服,毕竟面前还有一个朱棣。

“如果不是京城,俺肯定不会坐马车。

马车虽然平稳,但是哪里有战马来的痛快!”

朱棣看着陈松,面带笑容的说道:“不知你可会骑马?”

陈松摇头道:“我不会骑马,被赶鸭子上架骑过几次。”

“哈哈,不会骑马可不行,待会俺好好教教你该怎么骑马!”朱棣大笑道。

马车的速度逐渐的快了,来到北城,人口数量以及民居数量骤然减少,有很多地方还是荒地。

人口少,道路宽,战马的速度自然而然就快了。

距离军营越来越近,陈松甚至可以听到阵阵马蹄声。

马车停在了军营外,军营外面的卫兵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是燕王朱棣的马车。

营门外的卫兵急忙赶到马车旁边,迎接朱棣。

还有一些卫兵急忙去通知军中的那些长官。

陈松率先从马车中跳下,迎接朱棣的那些卫兵看着从跳下来的陈松,脸上满是疑惑。

疑惑持续的时间很短,愣神间,朱棣从马车上跳下。

“恭迎殿下!”

卫兵们急忙行礼。

“起来吧!”

朱棣招招手,带着陈松往里面走去。

没走几步路,军营中的军官们便联袂而来,迎接朱棣。

朱棣看向跟在自己旁边的马夫兼侍卫,“告诉他们,不用迎接俺,俺今天来是想来看看士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车夫兼侍卫朝着那群军官跑去。

走进军营,迎面而来的是一眼看不到头的营房。

这些营房大都是砖瓦结构,一排一排整齐的就像是格子一样。

“让人牵马过来!”朱棣对着身边的那个马夫兼侍卫喊道。

不多时,几匹战马出现在朱棣面前。

朱棣从牵马的士兵手中接过马缰绳和马鞭,翻身上马。

陈松本来是不想上马的,但是在朱棣的注视下,只好硬着头皮上。

幸亏朱棣知道陈松不会骑马,找来的这匹马比较温顺,不然陈松哪里有那么容易上马。

“走吧,跟着俺去校场!”

朱棣控制着战马朝着军营后面的校场走去。

陈松控制着战马,小心翼翼的跟在朱棣的身后。

来到校场后,大场面铺面而来。

士兵训练时的喊声就像是声浪一样,一浪接着一浪朝着陈松扑来。

陈松后世在电视上看到过现代士兵的训练方式,至于古代的士兵训练方式,陈松还是第一次见。

在校场的最前面有一个观礼的高台,朱棣带着陈松蹬上了高台。

“这里共有一万六千多名士兵,合计三个卫。分别是燕山左护卫、燕山中护卫和燕山右护卫。

他们是俺爹在洪武九年从京营上十二卫中挑选出来的,都是百战精锐。”

朱棣看着旌旗招展,喊声震天的校场,一脸的自豪。

明初的士兵,活下来的都是百战精兵,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

校场上训练的这些士兵,脸上都带着阵阵杀气。

陈松站在朱棣的旁边,看着眼前的训练场,心中满是感慨。

这些士兵乃是朱棣以后靖难之役的骨干力量。

“俺这三卫兵马中有火铳手一千五百名,弓弩手三千名,骑兵一千五百名,枪兵八千名,刀盾兵三千五百多名。这些士兵都是个顶个的好汉,对了,你知道火铳吗?待会让你放两铳试试!”

朱棣豪气云干,就好像这三卫兵马无敌于天下一样。

校场上的士兵主要以配合训练为主,火铳兵和弓弩手位于队伍中间,刀盾兵在他们后面,枪兵位于刀盾兵后面,骑兵位于队伍两翼。

校场上不时还能听到火铳声,只是这个时代的火铳还是非常落后的火门枪。

火绳枪的出现,最起码也是在明朝中期。

“你说,如果我这些兵马在草原上和前元拼杀,胜负如何?”朱棣转过身子,一脸自信的看着陈松,就好像自己的这些兵马肯定能将前元的兵马摁在地上捶一样。

“回殿下,我没见过前元的兵马,我不敢胡言乱语!”陈松回道。

“也是,这样吧,俺再问你,你说如果步兵对付骑兵,该用哪种方式好?!”朱棣随口询问。

这话算是问对人了,陈松虽然没有打过仗,更没有在古代打过仗,但是也看过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书,这些兵书上的内容都是戚少保这么多年征战的经验,里面自然有对付骑兵的办法。

“我觉得,用步兵对付骑兵的最好办法应该是采取车阵的办法!”陈松回道。

朱棣不置可否,他问道:“车阵?能否说明白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