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月色如水,照在大地一片安宁,落在身前的小溪里,闪着粼粼的银光。张开手,抚摸着无形的山水,蛙声听到耳中也变得柔和起来,江安义转过头笑道:“冯叔,有些事情一定要做,我求的是无愧于心。”
第二天卯时刚到,巴清镇就变得热闹起来,马嘶牛叫人声鼎沸,冯定忠和江安义昨天约好,今天一起去屯田衙门送粮。收割的时候屯田衙门有胥吏前来计数,核定巴清镇农田一千五百顷,均产二石,按章程上交屯田衙门一半,即需上交十五万石,郑制一石为一百二十斤,十五万石便是一千八百万斤。
来到宅外,道路上已经排着长长的车队,有马车,有牛车,车上装满了一袋袋粮食。冯定忠顾不上江安义,开始检查车辆,不时地吩咐屯兵绑紧带子准备出发。
江安义从队伍的前头向后走去,大略数了一下牛车近二百辆,马车有七十辆左右。这些牛、马车有不少是合城县派来的,江安义在队伍中看到了合城县的衙役,看来范师兄对屯粮入库很支持,举全县之力帮着运粮。马车背后是板车和独轮车,不少壮实的屯兵站在车旁,咬着干粮,准备出发。
估算了一下,这一趟大概能运送粮食六千石,巴清镇离军屯衙门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一天能往返四趟以上,要六七天才能将粮食送完。合城县的屯地近,其他屯田所的话至少要半个月以上,自己这趟要出面,让地方官府帮着运粮,而且屯所之间也要互相帮助。
江安义和朴天豪、陈安凯和屯兵一样,穿着短褂,拉了一辆板车,上面约有十石粮食,跟在大队后面往屯田衙门送粮。冯定忠来劝过一回,江安义笑着摆手,让冯定忠自去忙。
太阳刚从东山探出头时车队便到了屯田衙门,衙门里有差役引着车队从衙门的左侧往后走,高高的围墙里面便是藏粮的粮窖。江安义让朴天豪和陈安凯看着车,自己往前来找冯定忠,他要看看屯田衙门如何收粮。要知道这趟车队就拉有六千石粮,如何过称或用斗计量那量到明天去也量不完。
粮窖大门前,冯定忠正在跟一个胥吏交涉,江安义赶到的时候正听那胥吏道:“将军,这拆包验检是规矩,小的也没办法。”
“但你要验检一半粮包,这要到什么时候?我们还赶着回去多跑两趟呢?”
那胥吏眨巴着眼睛,拉长腔调道:“我这不是也为难吗?”手上张开五指,冲着冯定忠一晃。
冯定忠以为他索要好处,从怀中摸出个纸包,往胥吏的手中塞去。那胥吏往后一退,尖着声音道:“将军,你这是干什么,收回去。”
江安义心道,没想到这屯田衙门的胥吏倒是个清廉之人,找机会不妨提拔一下。冯定忠讪讪地收回纸包,胥吏笑着招手道:“将军,随我来。”
冯定忠随着胥吏进了大门,嘀咕了半天冯定忠才黑着脸出来,那胥吏笑着招呼人验看粮食。随意看了两包后,胥吏吩咐记帐的小吏道:“颗粒饱满干燥,少有杂物,进窖计数。”
车队驰进粮窖,粮食被倒入窖中,江安义问道:“这一窖粮有多少,计数准不准?”旁边的衙役瞥了一眼江安义,不耐烦地道:“一窖装平五千石。”江安义随意地看了看其他粮窖,差不多大小,估计相差也不过十来石,倒也不是大事。等粮食全部卸完,有人验了数,出具了五千七百石的票据给冯定忠。
江安义有些奇怪,明明这些粮食超过了六千石,怎么只有五千七百石的票据。回去的路上江安义问冯定忠,冯定忠闷闷不乐地道:“看仓的胥吏索要了五百石的好处?”
“为什么?”江安义奇怪了,难道冯定忠还怕小胥吏?
“唉,没办法,如果不给好处,那小子就要找理由验看粮包。就算验看了,他也要找理由说粮食没晒干,里面有砂石杂草等理由降等,还不如直接派些好处给他省事。”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回去的路上,江安义郁闷的一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