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穿越重生>灭明> 第1350章 南北都有边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0章 南北都有边患(2 / 2)

立省、立府之后,接下来还要大规模立县,名称尽可能恢复汉唐时代的地名、国民,这些小国都已经不存在了,但可以给后人留下一些纪念。

此外,华夏要在天南省推行汉话,很多地名需要更改过来。

首先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毕竟不是汉化的称谓,“拉玛干”就是沙漠的意思,塔克拉玛干沙漠,显然是语义上的重复,更改为塔克沙漠。

一些有影响的大河,也要适当改名,比如塔里木河更改为塔里河,塔里河的几大主要支流,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分别更名为莎车河、喀什河、姑墨河,流经蔚头府的克孜勒苏河,更名为红水河,流经且末县的车儿臣河,更名且末河,于阗河的上游,玉龙喀什河更名白玉河,喀拉喀什河更名马玉河……

湖泊、山峰也要汉化,比如著名的博斯腾湖,恢复大唐时代的“鱼海”,喀喇昆仑山更名黑磐山,阿尔金山更名米兰山,觉罗塔格更名觉罗山,博格达山更名奇合山……

需要更改称谓的地方还有很多,等地方官府建立起来,将来根据需要一个一个更改。

大臣们都知道李自成的性子,给新征之地命名,优先采用汉唐古名,其次是从《诗经》中寻找,其实,只要土地属于华夏,名称的来源并不重要,谁也不会扫了皇上的兴致。

这次的朝会上,也谈到了驻军问题。

战争结束后,第七营回归甘肃,负责保护粮食运输通道,而第四营驻扎在天南省。

不过,从罗布泊至于阗府的整个南部,只有一个团的驻军,整个第四营,几乎全部部署在从哈密至喀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重点驻扎在火州、渠犁、姑墨、喀什四府。

大臣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天南省南部,隔着昆仑山,还是华夏的南原、青海两省,而北部隔着天山,乃是瓦剌蒙古的准噶尔部,是华夏现在的边疆。

朝会快要结束时,大臣们方才发现,今日之朝会,基本上没有探讨什么,主要是皇上说,他们只是听众。

大臣已经习惯了,但他们心中不爽,而且,这次连着对外战争,朝廷花费华元无数,但收获是多少,军方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数据,更没有给出缴获出银子的去向。

便有人提出责问:华夏新增了南原、象泉、天南三省,土地面积扩大了不少,但三省的人口并不多,每年的赋税,还不够官员的河俸禄和军队的粮饷,明显就是赔本的买卖,而且,三地出产的粮食,明显比不上当地的消耗,朝廷每年还要从南方的成都、昆明和北方的兰州、西宁长途运输粮食,实在劳民伤财……

如果站在经济角度,这样责问的确有道理,李自成曾经告诉大臣们,对外战争,本身也会有经济收入,但这次的战争,延续了一年多,经济上的收入实在少得可怜。

李自成心中“理亏”,微微探口气,道:“粮食的事,你们不用担心,最多三年,当地就能实现自给。”

“就算粮食可以自给,可银子呢?难道华夏要永远向三省撒钱?”

李自成板着脸,“朕问你们,汉唐时代,朝廷为何远征西域?”

“彼时有匈奴、突厥作乱,而今日之西域,并没有威胁华夏……甚至北方的草原,已经被华夏征服,并没有华夏的敌人……”

“你们错了,”李自成道:“即便北方征服的土地上不会出现反复,华夏的北方,还有两个非常强大的敌人。”

“两个?”梁文成道:“除了准噶尔人,还会有谁?”

“便是准噶尔人,现在并不是华夏的敌人……”

李自成从龙椅上站起来,沿着大殿踱了两步,“现在的准噶尔汗国,羽翼尚未丰满,但数十年,甚至十数年之后,便会成为华夏的强劲敌手,而且,准噶尔的更北方,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俄罗斯,也就是你们眼中的红毛罗刹人……”

“这……”

“西域之地,虽然地广人稀,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失去这些大山大河,华夏的西部防线,就会留下不少漏洞,甚至像前朝大明一样,退缩至嘉峪关,不但将半个河西走廊丢给游牧部落,而且终大明一朝,从来没有像汉唐那样,真正解除北方游牧部落的边患……”李自成继续道:“而且,西洋人已经来到东方,如果不能及早谋划,迟早也会成为华夏的劲敌……”

大臣们这才想起,汉唐都是干净、彻底击败了北方的游牧部落,但大明从来没有解除北方蒙古人的边患,难道与西域有关?

还有,西洋人真会成为华夏的南方边患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