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郡主 第32节(2 / 2)
刘琰道:“能顺便打听一些,总是好的。不过幽州情形倒也还好,毕竟段文振已经快五十岁了,又好酒好色,听说身体大不如前。”
“所以你们就想等着他死是吗?”
刘琰笑了笑,没否认。
许京华也笑:“这个法子还挺省力。但你们不怕大单于的儿子,更不是东西吗?我听说,他儿子当初还鼓动他称王呢。”
“他那么多儿子,总有听话的。”刘琰说完,回头看了一眼堂屋方向,“下去喝茶吧,钱永芳不知烧了几壶水了。”
两人东一句西一句,不知不觉聊了半日,许京华心事没了,被他一提醒,顿觉又饿又渴,“我希望饭也烧好了,好饿。”
刘琰失笑,攀着梯子下去,先问饭好了没有。
赶过来搀扶的钱永芳道:“已得了,正想请公子和姑娘下来用膳呢。”
许京华很满意。
她在孝期,不能吃荤腥,厨下就给她做了碗菠菜素面。刘琰陪她吃了两天素,钱永芳等随从就不肯由着他了,说旅途辛苦,力劝大殿下吃点肉,不然万一体力跟不上,累病了,可不得了。
刘琰没让他们为难,于是他那半边餐桌上,就有荤有素地摆了鲜菇炖鸡、煎河鱼、炒鸡蛋、麻油拌菠菜四样,主食也是面,却是鸡汤的。
饶是如此,钱永芳还说:“此地偏僻,置办不来别的,委屈公子、姑娘了。”
“不委屈!”许京华先答,“就这一碗白面条,外面那些乡邻,都不知多久才能吃上一顿。哎,面还有吧?”
钱永芳忙点头:“有有有,姑娘放心吃,吃完了小的们给您添。”
刘琰听了许京华的话,心中触动,默默吃了一碗面,吃完本待放筷,却见许京华第二碗面都快见底,还吃得格外香,彷佛那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素面,而是什么珍馐美味一样。
他突然又有了胃口,对钱永芳说:“给我添半碗素面。”又说许京华,“你吃点鸡蛋吧,守孝大面不错就行,熬坏了身体,反而不孝。”
许京华把碗中最后一口面吃下去,瞪大眼问:“真的可以吗?”
刘琰见她馋得眼睛发光,忍住笑意,把炒蛋推去她面前,“可以,少吃一点没事的。”
许京华扛不住这诱惑,但克制地只吃了两筷子鸡蛋,和又两碗面。
好在天晴了,就算吃撑,也能出去溜达消食,倒也不碍事。他们就这么在神农乡逗留两天半,到第四日早上,道路干爽许多,行得车马了,才又启程往北去。
出发前一天傍晚,刘琰和许京华谈了谈,问她是否确定继续北上回怀戎,许京华一时没有答案,刘琰就说:“要不我们先去潞州,如果你还是不想回京城,我们就从那里折向东,继续北上,就算不回怀戎,也可以去迎一迎令堂骸骨。”
“好,就这么办!”
再次启程,因天不下雨了,两人便都骑上马,路好可以跑一跑,路不好,慢慢走,也比在车上颠簸舒服。
他们一路向北,从羊头山脚下经过时,刘琰道:“顺利的话,我们半日即可到达上党县,晚上就到潞州城。不顺利的话,我们过了上党,稍微偏东北走一段,在五龙山歇宿如何?”
“五龙山是什么山?也是哪位古人呆过的吗?”
“算是吧。你知道段部曾经与鲜卑慕容部世代联姻吧?传说东晋十六国时,西燕慕容永率军经过五龙山,看见山上笼罩着五色祥云,认为有帝王之气,便建都长子,在五龙山立五龙祠。”
许京华对这些寺庙祠堂都没什么兴趣,很现实地问:“五龙祠可以住下我们这些人吗?”
刘琰失笑,干脆说了实话:“其实我是想去五龙山拜访一位隐士。五龙祠能不能让我们投宿,我还不知道,等到上党,再打发人去探吧。”
“隐士?谁呀?”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五点多应该能更的,但为了赶去一家要排队的餐馆吃饭,差个尾巴没写完就狂奔去了,吃完饭又接着写的嘿嘿
我晚饭吃了毛血旺、卤排骨、宫保茄汁虾球,还有红糖锅盔、玉米粑,满足~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红梅小铺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章 隐士
隐士叫宋怀信,是个很有名望的读书人,朝廷正在推行的新赋役法,就出自他的手笔。
“那他怎么没有做大官?”许京华不懂,“还躲在山里做隐士?”
“先帝和父皇都想征召他入朝,但宋先生决意回归故里,为死于太和之乱的父母守满六年孝期,到如今才守了三年。”刘琰解释道。
“过了二十多年才守孝也行吗?”
“为赴国难,没能服丧,过后再补是可以的。太和之乱时,宋先生正在蜀中游学,因而躲过一劫,后来北上至襄阳,投于刺史梁建幕中效力,在兵法、民生等方面都有建树。新赋役法在襄阳等地就曾实行过,但此法于权贵有损,梁建迫于权贵压力,不久就取缔新法,宋先生也被排挤出襄阳。”
许京华有点奇怪:“新法会损害权贵吗?那先帝为什么还要施行?”皇家不就是最大的权贵吗?
“因为不损害权贵,就损害国家。以前的税法是按户按丁收取,就同你们在怀戎一样,按丁口数分得田地,不许随意买卖,再按丁口数交赋税,大面上还是公平的,也交得起。但如果同神农乡那些人似的,田地被侵占,税却仍旧按丁口收……”
“那就穷的穷死,富的富死了。”
“不止如此,多侵占土地的,并没有多交赋税,被侵占土地的,早晚过不下去要流亡,如此国家税收一年少于一年,流民却一年多于一年,难免成乱……”刘琰摇头叹息,“前朝兴亡,多少都由此而起。”
许京华明白了:“原来皇家和我们老百姓才是一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