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267节(2 / 2)
“父皇,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儿臣翻看了一下,有的人家一年生十几个孩子,还有几十个的孙辈出生。这样生下去,前朝宗室的人口开销,最后占了岁入半数的事情,又要重演了呢。”
圣人斩钉截铁地说:“改。”
他早对这些光吃饭、不干活的宗室反感了。
“成贤,你抽空拟个折子吧,和这回的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一道改了。”
太子应允,现成的东西留着呢,翻出来略改改就好。
于是往新科进士的夸街荣耀里凑热闹的人,少了这些既往哪里有热闹往哪里凑乎的宗室,也少了一些纨绔子弟——惴惴不安在家禁足的那些人,也只有赚了盆满钵满的赌坊与新科进士同乐了。
因今年殿试出人预料的题目,使得会试的前十名,都没能进了殿试的前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赌对了今科进士前十名的一员。
还没等赌坊掌柜笑个够呢,户部收税的主事,带着衙役登门了,要按帐本记的投注银子纳税,私塞银子给当差的,可没人敢接——因这事儿,是太子吩咐了户部尚书派下来的差事。
而那些没有被批准证照的赌坊,连人带赌注都被衙门收了去。
嗟乎,今年这一科春闱,也只有新科进士们高兴了。那殿试题目早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飞进了京城的大户人家,让持有良田百顷的他们都惶恐不可终日。因为能帮他们在朝上说话的人,都被禁足在家思过呢。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有个什么结果。而这样的恐慌情绪,也随着飞出京城的鸿雁,传递到朝野的四面八方去了。
第393章 废太子97
文官培训结束了,只有不到一半的翰林学士, 通过了考试。考试题目是模拟了一个中等县, 在春耕的时候发生了旱灾, 然后出现了抢水的宗族械斗。当地的望族, 人口多,参与械斗的人数过百,轻重伤不说了, 死人了, 打死人的,被宗族藏起来了。问县官该怎么办?如何在不耽误春耕的情况下,处理好这起突发的刑事案件, 使凶手受到法律制裁。
这考题——太子说是张太傅出的。让张太傅恨得咬牙,但他还不能和任何人说是太子出的。
这考题涉及了宗族宗法与朝廷律法之间的冲突、涉及春耕出现旱灾时的水力调度, 不仅考县官处理日常工作春耕问题, 还要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考县官在大的宗族之间要如何斡旋,才能说服族长把藏起来的凶手交出来。
圣人看了这个考题直赞张太傅, 说只有通过这样考试的, 才能让朝廷相信, 外放出去做县官的翰林学士们, 能担得起一县父母的责任。
没通过的怎么办, 再继续学习半年呗。
还通过不了呢?那就要重新评估个人的才能了。适合在哪个位置就派去哪里, 重新安排职位了。别以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翰林学士, 就是储相, 就可以对朝政指手画脚、慷慨激昂地点评,一幅非他做阁臣不可的姿态。一幅圣人撰拔人才,遗漏了他们这些最能干的翰林学士,人前人后的都是忿忿不平的张扬态度。
武将的培训结业考试,太子只看着贾代善安排。百人的培训,最后留下了二十人,继续学习。其他人派回来处,都升了半级,工作性质变为主要做士兵的思想工作,要忠君要爱国,当兵是为了保家为国等等。
圣人和太子都在密切地看着这八十人的培训效果,连贾代善在京营里,也都时不时地把他们召集到一起,问问士兵的情况。对在籍士兵的父母,将得到税赋的优惠反应,收集起来,反馈给圣人和太子。
今年就是一个考试季。还有一场即将举行的特殊考核,就在徒家的宗亲里举行了。
考试的内容,有文化课,难度相当于秀才;有骑射,要求是站立射箭,十射八中,跑马是十射五中。
满十五岁的宗亲,都可以参加。过了文化课的考核,就有个吏员做。愿意继续读书,可以去国子监免费读书。从国子监毕业,可以直接参加秋闱。成绩优秀的,可以直接春闱。武试合格可以做三等侍卫。
可惜所有的宗室子弟,拉出去一考,很多人连四书五经都没读顺溜,别说做文章了。文化课就二、三个通过的,武试却全部折戟沉沙,没一个通过的了。
圣人得知考核结果,气得脸黑得像锅底一般。
他忿忿地和福亲王抱怨,“这些人,每年几十万快百万的银子养着,文不成武不就的,简直是给太/祖爷抹黑呢。成贤还要每日习文练武的,他们是只领了奉养银子吃喝啊。”
福亲王难堪的很,他的几个儿子,也参与了考试,文武都没过。
圣人气过以后,责令太子拟一个宗室安置计划。隔日太子就呈上了折子了。圣人看了太子拟定的宗亲培养计划,算算省下的银两,非常可行。他把翰林院的几个饱学的老翰林,调去宗学教书;又从御前禁军里挑选了十几个武师傅,派去宗学教练骑射。
再不能用前朝“养猪”的模式,养徒氏的宗亲了。继续纵容宗室,靠着每月领的奉养银子,就能够舒服地活着,以后就是前朝宗室的翻版。
圣人把太子呈上的折子给福亲王看,福亲王连连点头叫好。任谁对着几十年只会要钱、要粮、哭穷、却什么活计都不想干的远亲,也都会心生反感的。
圣人斟酌了许久,决定从他和福亲王兄弟这辈起,画了一条明确的线。
圣人对福亲王说:“五服内的,嫡出的每月仍是二两银子;庶出的给一两银子。五服以外的,嫡出的每月一两,庶出的不再给了。只给到结婚年龄。婚嫁银子都取消。然后六十岁以上的,每月给一两银子作为养老资助。丧葬银子贴补二十两吧。”
这个补贴银子数,是太子对圣人反复计算过的。
圣人敲着宗亲的名册,“你看看这些人,一边哭穷,一边没少了纳妾。这庶出的儿女,一年都能生了好几个的,可嫡出的几年还只有那么一个。这种人,得让他尝尝养家糊口的艰难。不然国库的岁入,以后就都给这样的人养小妾去了。朕把丑话说前面,要是谁敢拿庶出的孩子,冒嫡出的来骗领银子,以后那家就一分银子也别想得的。”
福亲王愕然。
圣人可不管福亲王怎么想,他对宗室先闹着反对“士绅一体纳粮”,是记在心里的。
“朕不是不记挂宗室,不帮着他们找活路。你看宗学不收束修,六岁以上的,不论男女读去读书都是免费,笔墨书纸都是免费的。以后宗亲里的男孩子,能科举的去科举,能当兵的去当兵。到了婚嫁年龄,就停宗亲的资助银子。真要是什么都没学会,那一行都不想干、不会干、也干不来的,去当乞丐好了。要是养出一堆像前朝宗室一样的废物来,才是愧对祖宗呢。”
圣人说了半晌,喝了几口茶,继续说道:“三皇兄,你是宗正,宗室那边的规矩,也得改改了。以后侧妃所出的孩子,尚有爵位,补贴。其它庶出的孩子,朕不打算再给爵位和婚嫁补贴了。”
福亲王立即就被吓住了,他可是有好几个庶子的啊。这要是往后圣人既不给爵位,也不给婚嫁补贴,那几个儿女的婚嫁,可得自己掏出来一大笔银子了。
“圣人,这,这……”福亲王这了半天没吐出什么话来。
“三皇兄,你的嫡长子以后是郡王。侧妃所出的儿子,比照你的嫡次子,再降二等。侍妾所出的,再降二等。这是太/祖那时候的规矩。可那时候太/祖才有几个儿子、几个孙子,宗室一年的奉银支出是多少,你不用去看当时的帐本,心里也有数吧。”
福亲王点点头。
“都喊着凡事要按太/祖爷那时候来。哼!太/祖爷那时候,支多少银两养宗室,朕以后就支多少银两。”
福亲王的脸色就像吞了苦胆一样。圣人这样的决定,他不用想别人的府里会是什么样,但自己府里就先要紧张起来了。
唉,看来以后不能再随意生庶出的了,每月就能拿到一两银子的补贴,够做什么啊!但他从来就没胆儿对圣人的话,提出一丁点的反对。他明白自己能做宗令,就是因为自己对圣人百分百地俯首帖耳。
福亲王带着圣人的一串削减贴补银子的圣谕,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养心殿。他去慈宁宫先给太后请安,然后去见自己的亲娘恭顺太妃。
太妃见儿子脸色不好,心事重重的,禁不住就问他宗室的事情。福亲王把圣人的意思说了后,对自己的亲娘抱怨起来。
“母妃,圣人这样,儿子可真是没法和宗亲交代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