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重生后 第38节(2 / 2)

加入书签

李傕闭了嘴,认真捧着茶喝,又在棋盘上帮他哥落了一子。

李傃没有再看棋盘,他放下了手里的棋谱,转而看向了窗户外面。

午后的阳光仍然炙热得刺眼,但时序轮转,夏天总是要过去的,天气已经开始悄然转凉,秋意已经不着痕迹地侵袭上来,此时此刻的风带着凉意,不再是夏日时候那样干燥又无法躲避的热。

李傕说到做到,还真的在临去豫州之前找了江画,别扭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自己王妃的想法。

他是借着给江画道谢帮忙收拾了去豫州的那些行囊还安排了人的时候说的。

他道:“娘娘要是给我看,就看个模样好一些的,我觉得我的王妃一定和我一样在容貌上分外出众才行。”

江画听着这话差点没笑出声来,还是忍不住把李傕上下打量了一番,才认真道:“放心吧,容貌上自然是出众的,你们父皇也不会愿意你们的王妃在姿容上有缺。”

“要出众一些。”李傕认真地强调。

江画失笑,道:“殿下就放心吧,必然是姿容出众的。”顿了顿,她便想起了太子李傃,于是随口问道,“既然殿下有这么个想法,太子殿下可有什么话让殿下帮忙传?”

“没有。”李傕自己也有些失落,“我哥不乐意说,大概可能就是……有喜欢的了?反正我也不知道,娘娘你就随便给挑一个,我觉得我哥可能也就随便同意?”

江画原本也没打算能从李傕这里真的打听到什么太子的喜好,这会儿听着这话也不觉得有太多意外,于是笑道:“那也不能随随便便,还是要认真选一个的。”

“反正我要漂亮的。”李傕再三强调,“要是父皇硬是要给我选个不那么漂亮的,娘娘替我说一说,一定要说一说!”

江画笑着应下来,又听着李傕翻来覆去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好几遍他心目中的美貌,最后看着时间不早了才把他送了出去。

回到殿中来,江画便忍不住对徐嬷嬷笑道:“吴王殿下倒是越来越不见外。”

“说明殿下把娘娘当自己人。”徐嬷嬷道,“从前吴王殿下在皇后娘娘身边时候便是这么活泼的性子,想到什么都是直接说的。”

这话听得江画有些惆怅,道:“若是皇后娘娘还在便好了。”

用过了晚膳,天色也暗下来。

江画正打算休息的时候,殿外忽然通传了李俭身边的白蓉过来,徐嬷嬷出去问了一问回来,便带来了个李俭生病发烧的消息。

“去请太医来看。”这倒是没什么好犹豫的,江画一边让人去太医院,一边让白蓉进到殿中来问话,“下午时候俭儿还在念书,看着好好的没什么事情,怎么这会儿发烧了?你们没伺候好?让他吃生冷之物了?”

白蓉跪在地上有些瑟瑟发抖,道:“下午时候小殿下是还好好的,刚才吴王殿下出去的时候和小殿下还打了个招呼,但晚膳时候小殿下似乎有些吃不下,说认字累着了想休息。方才奴婢不放心去看了看小殿下,才发现小殿下发烧了。”

“吃不下东西又和吴王打招呼有什么关系?”江画只觉得这话有些莫名其妙,“难道吴王还能让他不吃饭,吴王和他说了句话就让他病了?荒谬得很!”

白蓉欲言又止地看了一眼徐嬷嬷,然后才看向了江画,道:“娘娘,小殿下一直有些惧怕吴王殿下……会不会是因为惧怕……才……”

“惧怕?”江画更觉得这话简直荒唐,“他们是兄弟,弟弟惧怕哥哥?白蓉,你在宫中也是老人了,在宣明宫也不是一两天,知道怎么当差吗?”

白蓉以头抵地,声音有些发抖:“娘娘……奴婢的确就是这么觉察到了,并非胡言乱语。”

江画眉头皱起来,扶着徐嬷嬷起了身:“先去看看俭儿。”

江画到李俭寝殿时候,太医也已经被小内侍一路飞奔着请来了。

既然有太医在,江画便没有多问什么,只耐心地等着太医先诊断。

望闻问切,自然也是先从一日饮食开始问起,然后又问了起居行为,最后切脉半晌,白蓉认真地把李俭的情形说得清楚明白,关于吴王的那一段自然是不敢提了。

太医沉吟许久,先开了方子,然后才向江画道:“娘娘,小殿下看起来似乎是被什么给惊着了,先开一剂安神汤,后半夜再看看情形,如若情形不好,再喝一剂,如若平安到明日,便用不着。”

江画心中有些诧异,但面上不显,只让徐嬷嬷去接了那药方,又让人盯着去熬药。

在李俭床边坐下,她有些想不明白,还真的是惊着了?难道真的如白蓉所说,是被吴王李傕吓到?可李傕有什么可怕的地方?难道李傕对着他做了个可怕的鬼脸,就让他这小孩子一时无法承受??

第65章 母与子、没这么个母子缘分

太医的安神汤大约是有用的,一剂汤药喂下去之后,李俭便渐渐退热,虽然还没醒过来,但显而易见地看着是睡安稳了。

江画看着情形是好起来了,便留了徐嬷嬷在那边照应,又叮嘱了几句白蓉,便回去休息了。

夜晚安静,大约是因为李俭病了折腾了这一场,倒是让她失了睡意,躺在床上时候想起来上辈子的事情。

倘若是上辈子的李俭病了,她大约会衣不解带地在他床边守护,一直要看到他完全好起来——她想起来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她就守在李俭身旁,上辈子时候她没有现在这样的能力,随随便便就能喊到太医过来,宫里面伺候的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许多事情都是她自己来做,可她愿意去做,并不觉得苦。

那时候她满心都是想着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将来的依靠已经有了,只要耐心地把李俭抚养成人,将来李俭可以做一个清闲王爷去到封地上,她也可以跟随儿子一起。

因为心中始终想着将来可能会有的好日子,所以她并不觉得辛苦,是因为有希望的缘故。

而李俭一点点长大,他并没有能成为她想象中那样乖顺的孩儿——又或者是因为,她原本就是做错了,她不应当把自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她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认为她的孩子就能做到呢?她付出的母爱或者在李俭看来是负担,并非甜蜜并非守护,更像是无尽的压力。

她知道自己的李俭野心勃勃,她也知道她完全无法帮得上他。

所以她后退了一步,她心想自己哪怕什么也不懂,但却是懂得识趣二字,她在李俭认丽妃做养母的时候没有阻拦,她知道他想有外家的帮助,想有李章的看重,她什么都给不了,只能默默地退开在一旁,不去做他的绊脚石。

这世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放手,她那时候想的是什么?

她想,自己是时候对李俭放开了,哪怕是亲生的又怎样呢,他终究有他自己的想法,她说的话令他厌烦,她做的事情让他避之不及,于是她能做的便只剩下放手了。

她上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就只记得三从四德这四个字,更多也就只知道从父从夫从子,她那一辈子过得也的确那样软弱又依从。

但幸好,她已经不是从前的她了。

她读了那么多书,又学了那么多事情,两辈子加起来,她已经知道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了,出宫只能靠自己,旁人的确可以帮她,如果她自己都站不起来,就算一百个机会,她也是没法走出去的。

想着这些事情,最后便也朦胧有了睡意,不知不觉中就也睡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