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心里非常的爽。
这么多年的布局,终于能看到希望了。
当年赵柔的皇后梦破灭,与嘉敏郡主一同上山做了道士。
不过虽然是道士,但却并不清心修炼,相反道观里热闹非凡。
常有附近的名士或者文人书生前来拜访,而赵柔和嘉敏也开设了书院,遴选有天份的孩子进书院读书。
原指望精心培养这些小孩,他日高中之后进入朝堂掌控局面,没想到书院才建起来,义务教育推广全国,令两女的苦心布局付诸流水。
幸好赵德昭及时更改策略,以金钱左右朝局,平常不不方便的时候,各大商行接到的密令,便是从道观发出。
百姓议论得沸沸扬扬,赵德昭稳坐钓鱼台。
张武见效果不错,忙问要不要组织百姓做点什么。
赵德昭却是轻蔑一笑:“光是百姓没有工做,便会让朝廷坐立不安,又何须画蛇添足暴露自己?”
柴宗训算是知道了自己的弱点。
作为理工男来说,技术创新,让大周无敌于天下,这对他来说很容易。
但在内政方面,虽然利用自身威望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基本都是拾人牙慧,没有自己的创新。
关键是,他也不知如何创新。
杨延定的高征税,在其他地方不知道算不算创新,但在大周境内,以前还未有人以此治国。
高征税制定之时,一切都是很美好的,百官也无一人反对。
但推行下去之后,先是中产反对,导致税法改动。
没想到改动之后,没伤到豪商大贾,反而伤到了老百姓。
每天各地关于高征税导致商行倒闭,百姓流离失所的折子源源不断的递进宫中,柴宗训不胜其烦。
中产的蛋糕动不得,现在高收入的也动不得,但各项根据税收制定的项目已完全展开,总不能动普通百姓吧。
再说现在普通百姓已是水深火热,不想办法解决,社稷便要陷入动荡不安啦。
“二郎,”柴宗训说到:“如今情势,已是骑虎难下,该如何收尾?”
杨延定低头没有说话,按照他的设计,那些豪商大贾不过有点钱而已,翻不起什么浪来。
但现在看来,事情远远超出他的估计。
豪商大贾背后,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百姓。
柴宗训又转而望向慕容德丰:“慕容兄可有何高见?”
慕容德丰说到:“如今之势,唯有废除高征税,让那些商行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不可,”杨延定驳到:“治国之道,最忌朝令夕改,高征税于社稷来说,只有好处,并无坏处,只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垂死反抗而已。”
“杨大人,”慕容德丰说到:“如今各种议论甚嚣尘上,高征税的确有好的一面,但坏处却也并不少。”
“从推行开始,社稷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治国虽忌朝令夕改,然社稷一直动荡,便是我等之失职。”
柴宗训沉吟一会:“失职倒算不上,只是此项国策如今看来,的确是利弊兼办,须得设法将利扩大,将弊减少,如此方能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