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情感篇古人谈恋爱,不在七夕节(1 / 2)

加入书签

41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重新融入多元世界,很多西方节日又回到了中国,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最具代表性的是圣诞节和情人节。但一些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却在极力鼓吹中国人应该过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王老师听了哭笑不得,因为七夕压根儿就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至少在汉代,七夕节就已经出现了,至今至少有两千年了。那古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呢?现存文献中,最早关于七夕的记载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录了汉朝怎么过七夕:“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意思是说:汉朝的宫女常常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在缝衣制裳的宫楼里比赛穿针引线,民间也纷纷效仿。因此,最初的七夕跟男女欢情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女子们比拼、学习女红技能的日子。这种风俗叫作“乞巧”,即乞求心灵手巧。它的起源跟织女的传说有关。民间传说中,织女最初是织布的,所以三国时就有女子拜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的乞巧风俗。而传说中的织女又是和牛郎相伴的,于是人们便认为七夕这一天牛郎和织女会在鹊桥相会。但这个传说仅限牛郎织女之间的爱情,与民间的男欢女爱并无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的七夕也许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始终不变的是女性乞巧,而且也从来不是女子和男子约会的节日。另外,古代的七夕节,仅限于未婚女性过节,未婚女子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小姐妹们聚会,互相切磋女红技巧,聚餐玩耍。所以,七夕并不是古代的情人节,而更像古代的“妇女节”或者说是“女光棍节”。

其实大家想想也能明白,在三纲五常等儒家观念影响下的古代社会,女子出门并不是那么随意,特别是未婚女性。所以不大可能在七夕这一天和情人约会。那中国古代真的就那么死板,没有类似情人节的节日吗?也不是,要说类似的情人节,还是有的,那就是元宵节。

元宵节在中国的历史也非常悠久,至少在东汉末年就有了,也存在大约两千年了。那时的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大城市都会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百姓,晚上都会出来观灯赏月。宋朝以前,城市有严格的宵禁制度,晚上跑到街上会被官府巡夜的惩处,唯独上元节例外。唐朝时上元节的晚上开禁三天,大家晚上随便出来玩,赏灯逛街,不回家都行。到了宋代,虽然没宵禁了,但女性在晚上仍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过上元节这一天仍旧是特例,成为女性少有的能随便出去溜达的日子。姑娘们上街,小伙子们出动,年轻的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都快乐。后面的故事不用我讲,大家也能猜到。宋代诗人辛弃疾就写过一首描写上元节夜晚场景的诗词《生查子·元夕》,诗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脍炙人口,讲的就是上元节晚上幽会的内容。所以,上元节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在历史剧《大明宫词》里,周迅扮演的太平公主,就是在上元节这一天的夜晚遇上了她心仪的男子“昆仑奴”,这恰恰凸显了上元节的情人节色彩。

42 古人如何解决“剩女”问题

古人寿命不长,所以结婚都早,很多人都听说过:古人十四五岁就结婚了。果真如此吗?这一篇我们来考察一下古人的结婚年龄。

古人结婚的年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局势、道德观念、官方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考察古人的结婚年龄,应该分时间段来看。

先秦时期,对男女的最晚结婚年龄有规定。比如《礼记》就规定:“男三十、女二十而无夫家者,皆过时不嫁娶者,媒氏会而合之。”意思是说:男子到了30岁、女子到了20岁的,如果还不结婚,政府就要用强制力帮你结婚,一般是派一个官方媒人给你强制介绍对象,必须去见。因此,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居然还有强制相亲!

文献只记载了法律规定的最大结婚年龄,那现实中的一般结婚年龄是多少呢?先秦时期相关的文献记载太少了,我们只能通过对《左传》记载的几位鲁国国君结婚时的年龄,侧面看一下当时普通人的情况。根据统计,他们的婚龄如下:鲁隐公30岁之前、鲁桓公大约18岁、鲁庄公37岁、鲁僖公25岁前、鲁文公23岁前、鲁宣公14或15岁、鲁成公25岁前。可以看出,鲁国国君的结婚年龄大部分在18~30岁之间,大都符合30岁之前结婚的规定。唯独鲁庄公例外,37岁结婚,不知道国君大龄未婚,是不是也应该由政府强制相亲?

战国末期的统一战争对社会的破坏力极大,加之秦朝暴政的影响,人口数量大幅下降。汉朝初年,为了加快人口繁育,汉朝政府修改了男子30岁、女子20岁的最晚法定结婚年龄,将其大大降低,特别是将女子的最晚结婚年龄降低到了15岁。

与先秦政府强制相亲的办法不同,汉朝政府是用税收杠杆来鼓励结婚。汉惠帝六年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汉朝的“算”是政府征税时的一个计数单位,1算为120钱。也就是说,如果女子15岁了还不嫁人,要加倍征税,最高加征5倍,一直征到你30岁。如果30岁还嫁不出去,政府就“弃疗”了。那汉朝男女的一般结婚年龄是多少呢?根据学者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记载,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也就是说,今天的高中男生和初中女生,穿越回汉朝就是普遍的结婚群体。

唐朝政府也对最低结婚年龄作了规定,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赦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也就是说,唐朝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子15岁以上、女子13岁以上。那当时一般人的结婚年龄又是怎样的呢?有学者对《唐代墓志汇编》中记载的344名上层女性的初婚年龄进行了统计,其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27岁,13岁以下和20岁以上的均为少数,14~19岁嫁者居多,其中又以14、15岁的更多。拿到今天,女生初中毕业基本就都结婚了,而男子的结婚年龄要略高两三岁。总体来看,唐朝的婚配年龄比汉朝略晚一两岁的样子。

宋朝的法定结婚年龄沿袭了唐朝的规定,但实际结婚年龄却比前朝高了不少。有学者对宋朝墓志铭记载的60名女性进行了统计,平均结婚年龄为17.67岁,大部分在17~19岁之间结婚。男子的结婚年龄就更大了,根据统计,士人阶层的平均结婚年龄在24.15岁,大部分在20~25岁之间结婚。士人阶层结婚晚,可能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了。如果是普通民众则要更早一些,男子20岁结婚应是普遍现象。为何宋朝人结婚这么晚呢?一是宋代城市文明发达,不结婚也有事做,从这点来看,宋代还真是近代的前夜;二是宋代结婚费用高,彩礼和嫁妆都非常昂贵,这可能也是导致结婚晚的原因。

明清两朝,男女的结婚年龄和宋朝差不多。明朝人黄佐在《泰泉乡礼》中记载:“凡男女婚嫁以时,男子未及十六,女子未及十四成婚者,谓之先时。男子二十五以上,女子二十以上未成婚者,谓之过时。”也就是说,明朝男子的结婚年龄大多在16~25岁,女子的结婚年龄大多在14~20岁。有学者根据《明史》中的数据统计,明朝女子的结婚年龄在17岁左右,与黄佐的记载吻合。清朝也延续了明朝的传统,17~20岁之间是大多数男女的结婚年龄范围。

有的人可能要质疑了:不对啊!我们看电视剧里清朝的皇帝和嫔妃结婚时大多是十三四岁啊,康熙13岁的时候就已经生孩子了!不错,清朝皇室的结婚年龄是小,但那继承的是满族人的传统,汉族人结婚没那么早。

综上所述,古人的结婚年龄呈现越往后就越晚的趋势。拿今天的年龄作类比,汉朝人初中就结婚了,唐朝人高中结婚,而在宋、明、清三朝,想结婚就得高中毕业了。如果你是宋朝的读书人,想结婚就得大学毕业了!

43 古代结婚难吗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结婚”是个老大难的事。很难遇到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这是主观上的“结婚难”。婚礼的繁琐程序和诸多准备是客观上的“结婚难”。因此,“结婚”让很多年轻人望而生畏,甚至有不少人会想,一辈子就这样一个人算了。那古人结婚难吗?

在上古时期,婚姻制度和今天不一样,结婚是不难的。无论是群婚制,还是抢婚制,婚姻都是相当随意的。确切地说,那时候并没有严格的婚姻,大家开心就好。进入文明社会后,一夫一妻制形成,婚姻就变得重要而繁琐了。

古代儒家社会,很少有自由恋爱,因为在保守的主流价值观下,未婚男女很少有接触的机会。古代大部分婚姻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白了就是在长辈安排、媒婆介绍后结婚。这种婚姻中的夫妻双方,在婚礼前都不一定见过彼此,也就无所谓喜欢不喜欢了。所以,古代的包办结婚不会存在“主观上的结婚难”。近年来,大龄男女们知音难觅,很多人又开始怀念起“父母之命”式的包办婚姻了,管他喜欢不喜欢,至少省事。

我们来重点说说古代“客观上的结婚难”——繁琐的程序。早在先秦时期的《礼记》中,就规定了婚礼程序的六个步骤,称为婚姻六礼,这六礼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具体说说这六个步骤。

首先是纳彩,其实质类似今天的求婚。分为两步,先提亲,后纳彩。古人的求婚不需要情侣双方出面,有媒婆和家人就够了。纳彩前,媒人要去女方家提亲。提亲的时候,媒人要介绍一下男方的个人概况和家里的情况。这时候,媒婆的三寸不烂之舌就派上用场了,必须把男方神吹一顿。《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个段子:

古时候有个穷小子,天天为生计发愁。邻居就逗他:你只要找媒婆说道说道就好了。穷小子不解地问:难道媒婆有什么发财良方能让我飞黄腾达?邻居笑着说:无论多穷的人,经媒婆的嘴一夸就发迹了!

媒人提亲成功后,男方的家人就要准备去女方家正式纳彩了。纳彩的“彩”,跟今天的彩礼是一个意思,但还不是正式的彩礼,只能算见面礼。古代纳彩一般送大雁。为何用大雁呢?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雁这种候鸟“木落南翔,冰伴北祖”,是一种顺乎阴阳往来的动物,用雁纳彩,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另一种说法认为雁代表忠贞,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用雁纳彩象征对忠贞的追求。如果条件不允许,纳彩时找不到雁,也可以用鹅来代替,古人把鹅看作家雁。

纳彩之后是第二道程序,叫作“问名”。所谓问名,是托媒人去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有的朋友会疑惑:问个名字还用特意搞一道程序?找人一打听不就完了嘛!不要小看古代女子的名字,未婚女子的名字只有家人知道,对外是保密的。即使在家,家人也只是呼唤其小名,估计就是为了保密大名。所以如果你穿越回去的话,不要轻易问女孩的名字,否则会被认为你想娶人家!

古代问名的时候,除了问女孩的名字,还要问生辰八字。古人很迷信,问来女孩的生日时辰后,还要找人占卜一下,看看和自家孩子的生日时辰是否匹配,是吉是凶,然后决定成婚与否。今天这个传统在年纪大的长辈那里还有遗风,听说晚辈有对象了,有的长辈就会说“找个人好好算算”吧,看看是否合适。古人有时也将“问名”程序简化,甚至与纳彩合二为一。

问名后男方家要找人占卜,一般都会得出吉利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吉利,那一定是给占卜者的赏钱少了,否则就是男方想以此为借口取消这门婚事。如果占卜顺利,男方就要把吉利结果告知女方,实际上就是对这门婚事再次表示确认。这一程序称为“纳吉”,意为把好消息告诉你,后世又称此为“订盟”,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订婚”。纳吉是婚姻六礼中的第三道程序。

接下来是第四道程序,叫作“纳征”。“纳征”就是男方家给女方家送聘礼,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给彩礼。那古人的彩礼都送啥呢?按照古礼,彩礼主要有三类:一是“玄缥”,就是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组成的衣物;二是“束帛”,当时五匹为一束,也就是送去五匹长的帛;三是“俪皮”,就是成双的鹿皮。看来古人最初还是比较淳朴的,送的彩礼基本上都是结婚过日子的居家用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那时物资匮乏的表现。改革开放前大家送的彩礼基本上也都是水盆、暖瓶、被罩之类的居家用品。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基本不送东西了,都改送钱了。因为生活富裕了,大家啥也不缺了,就缺钱。古代也是这种情形,最初送皮帛等御寒之料,后来就主要送真金白银了。所以,古人也称其为“聘金”或“纳币”。

古人送的彩礼数额的确很高,但并不是“来而不往”的单向送礼。男方送女方家厚重的彩礼,女方家同样也要置办丰厚的嫁妆。特别是宋朝,流行厚嫁之风。很多时候,宋朝人不是娶不起,而是嫁不起。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特意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钱嫁女,他在日记里说这叫“破家嫁女”。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咱们前面算过,宋朝一贯钱的购买力折合今天的800元,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折合今天700万元左右。厚嫁之风在江南地区尤甚。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嫁妆包括500亩土地、30间商铺,还有10万贯铜钱——这些东西拿到今天得上亿了!

古人嫁女为何要给这么多嫁妆呢?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是贴补家用,让女儿的婚后生活更舒适些。在宋代,女性拥有一定的财产权,女方的嫁妆婚后归自己支配,夫家不能随意取用,否则会被人瞧不起。此外,厚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嫁妆越多,女儿婚后在夫家就越有地位。《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了一个有关嫁妆的故事。说宋朝秦桧投降金军后被外派任务,其妻王氏担心自己被丢下,就故意吵闹说:“我嫁到你们秦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光嫁妆就有20万贯,我父亲给这么贵的嫁妆就是想让我和你共度余生,你现在想把我丢在这里吗?”这段对骂是故意演给金人看的,金人最终同意了王氏随秦桧同行,看来金人也知道这么贵的嫁妆是不能“辜负”的。

纳征之后是不是就要结婚了?别着急,还有第五道程序叫作“请期”。就是男方家择定婚礼的日期,备礼告知女方家,并征得其同意,民间俗称“提日子”。这道程序也比较简单,但也要占卜,也要送礼。送的礼比较简单,一般还用大雁。哈哈,大雁招谁惹谁了?

婚姻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迎亲,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婚礼仪式。迎亲礼是古今婚姻中最为繁缛的仪式,还总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无非两类环节,第一类是家庭关系的确认,比如新妇在男家的“认大小”“斟酒”“献茶”等;另一类是对新人们的祝愿,如“献四喜汤”“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晋礼”等。

通过以上对古代婚姻六礼的叙述,你是否感觉到有点脑袋疼?无论古今,结婚都是头等难的事!

44 古代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今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结婚都是在上午,并且一定要在正午12点之前,只有二婚才会在下午办婚礼。但是天津除外,据说天津市区里的人都是在下午举办婚礼。而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在下午甚至晚上结婚。那古人结婚是在什么时间呢?

古人结婚多是在黄昏傍晚时分,结婚的“婚”字,最初就是代表黄昏的意思,“婚”字是通“昏”字的。唐朝的《仪礼注疏》就说:“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在下午黄昏结婚,是自周朝就有的悠久传统。

古人下午结婚并不是草率的决定,而是沿袭了上古时代抢婚制度中的传统。早期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并不成熟,也没有明媒正娶一说。最初都是群婚,还是族内群婚,就是说你的老婆都是你的姐姐妹妹们。总在一个群体里结婚,时间久了,多少有些视觉疲劳。而且有时候部落内的女人还不够用,毕竟蛋糕太小了不够分。作为补充,原始居民就到族外其他的部落抢女人回来结婚,称为掠夺婚,也叫抢婚。

抢婚的时候,部落的男子组队冲进对方部落,看见型号差不多的妇女,扛起来就跑,抢回去就是自己的媳妇。既然是抢,就要选择夜色渐暗的黄昏,这样的天色有利于行动隐蔽。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那半夜去抢岂不是更好吗?月黑风高啥也看不见,更隐蔽!是啊,半夜啥也看不见的确隐蔽,但抢媳妇时脸也看不见,抢回来是个大妈咋办?万一抢回来个男的岂不更糟心?所以上古时代的抢婚都选择在黄昏。后来的婚姻制度演进为明媒正娶了,但婚礼的时间依旧沿袭了上古的传统。

其实人类的很多行为与传统都映射着上古时代生活的影子,婚礼习俗就是典型的代表。比如说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式婚礼中,新娘子都要头戴盖头。有的学者就认为:戴盖头的目的是蒙住新娘的眼睛,防止新娘认出回家的路,其目的和土匪绑票时蒙住人质的眼睛是一个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