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把将她甩在地上,又命内侍按着她跪在地上,斥责道:“状若疯妇。”
“母后还说,要杀了儿臣,为皇兄报仇,她让内侍按住儿臣,她亲自用匕首插进了儿臣的心口。”三皇子说着,仿佛想起方才的场景,痛心地垂泪,他缓缓地拉开衣领,不顾疼痛扯开了才上了药的纱带,还未干涸的伤疤被他一扯,又流出汨汨的血来。
其他妃嫔不敢多看,林绿萼站在皇上身后倒是瞧了一个仔细,刀疤离心口稍远,偏靠腋下,伤口大但不深,这可以解释皇后不擅用刀,初次杀人,心绪不宁导致并未让三皇子致死。
皇后匍匐在地上,看到三皇子胸口的伤疤,她焦急地流泪,“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贱妇竟然以儿子的命谋害本宫……”
林绿萼暗自叹息,淑妃真是好敢谋划。前些日子,她们理清了皇后她们的计谋之后,林绿萼本觉得能够避开此次歹毒的陷害,已经算是福气不小了,淑妃托宁充容给她带话,说她们可是要我们死,你这次有幸逃过一劫,下次呢?下下次呢?只要她们一日不被除掉,就一日不会断了谋害的心思。所以这次,既然皇后搭好了戏台子,我们就把戏改一改,陪她唱下去,让她们自食恶果。
起初的计划,本是让内侍将三皇子打晕,在即将扔进井里时被莫公公带人发现。可是淑妃想了想,又觉得凡事一定要做绝,不决绝勇敢一些,不会有出头之日。用自己儿子的一道刀疤,换杨路依一个百口莫辩,淑妃认为值得。本来还计划过让那两个内侍在历经拷打之后指认皇后,但淑妃又仔细琢磨了,觉得他们咬舌自尽,一副被强权压迫宁死不招的模样,才更惹皇上怀疑。
林绿萼轻叹,若是她的孩子,她是做不出来这样的事的,她不会利用自己的孩子去谋事。但今日的戏,已经唱到这儿了,她陷入了争斗的洪流,便得把这戏给演好,轻飘飘地说:“皇后娘娘当着皇上的面,都对淑妃和三皇子辱骂不断,私下里的苛刻真是让臣妾不敢想象。”
皇上瞪着皇后,手捏在床板上,半晌没有言语。
偏殿的淑妃醒了,她站立不稳,搀扶着婢女晃进殿中,痛哭着扑到床边,“轩儿……”三皇子与她相拥,哽咽道,“母妃,孩儿险些见不到你了。”
“你若出事了,母妃便随你一同去了。珍儿死了之后,母妃便只有你一个孩子了,若你也去了,母妃哪里还能独活……”淑妃哭得双眼通红,紧紧地抱着三皇子,呜咽之声引得殿中的婢女和心软的嫔妃垂泪。
皇上听淑妃提起了早逝的公主珍儿,那时淑妃也曾向他诉苦,说珍儿是被皇后所害,但他当时要倚靠杨家的权势,所以只能让淑妃忍耐。他一把搂住相拥的淑妃和轩儿,如今,无需再忍耐了。
皇后跌坐在地上,看到他们三个相互依偎的身影,发觉自己是那么的多余,她这些年的痴情,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她又愤又悲地吼道:“皇上,臣妾冤枉!臣妾以杨家先代和子孙后代起誓,今日绝没有刺杀三皇子!皇上,臣妾没有做过的事,臣妾绝不会承认,况且三皇子红口白牙咬住臣妾不放,谁知不是苦肉计呢?臣妾的侍从都可以为臣妾作证,臣妾历经严刑拷打,也绝不会改口一句,还请皇上明鉴!”
皇上看着皇后,眼中竟是冷漠,但转念一想,好像能证明她谋害三皇子的证据,只有三皇子自己的说辞。若就这样废了皇后,恐怕朝中依附杨家的大臣也不会心服口服。
三皇子见父皇不说话,与淑妃悄悄地对视一眼,又有气无力的喘息道:“父皇,母后刺杀儿臣之时,儿臣挣扎,反捏着匕首划破了母后的凤袍。后来母后一刀插在儿臣胸口,儿臣的血也溅到了母后的袍上……”
淑妃黯然低泣,“是了,皇后娘娘离席之后换了一身凤袍回来,这是大家都目睹的事。”
皇上招手唤来莫公公,“去凤栖宫搜查。”
皇后突然想到什么,她怔怔地转头盯向杨昭仪,却见杨昭仪神态自若,全无平日的憨厚之色,皇后膝行到皇上的跟前,“不是……不是臣妾……”
皇上见她慌张,心中更是笃定了她的罪行,“按住凤栖宫的宫人,以防他们销毁罪证。”
莫公公领命去了。
第47章 原因 去打巴掌吗
不多时, 莫公公回来了,不仅带回了沾着血迹的残破凤袍,还有后堂铜盆里烧毁衣物后留下的灰烬, 他拷问凤栖宫的内侍后,还得知了一个消息, 今夜皇后娘娘在碧玉宫的后院,打捞出来一具女尸,让他们先将尸体藏起来,之后再处理。
凤栖宫的侍从皆不承认皇后娘娘谋害了三皇子, 且说今日杨昭仪一直跟在皇后身旁, 也可以为皇后作证。
皇上随手翻了一下托盘里沾着血迹的凤袍,拍着膝盖责问皇后:“你还有什么话说?”
“臣妾……臣妾绝没有做这样的事, 贵妃、淑妃、杨昭仪,她们合谋陷害臣妾!”皇后慌了神, 无助地张望,贤妃正在院中跪着, 无法帮她言说。德妃捂着心口瞥向别处, 不与皇后对视,皇后突然有些害怕, 德妃知道她太多的事, 若她反咬自己一口, 那这些年来的种种罪状, 足够她这个皇后被赐死了。
“还有杨昭仪?”皇上不气反笑, 招了招手唤来杨昭仪,“你姑母说你陷害她,你告诉朕,今夜你随她出去, 可看到了什么。”
杨昭仪怯怯地望了皇后一眼,一副想说不敢说的模样,磨蹭了片刻,在皇上的怒视之下,才缓缓道:“臣妾随皇后娘娘出去后,娘娘看到了三皇子,让臣妾在旁等候。娘娘与三皇子发生了什么,臣妾不知道,只隐约听到几声争执,待臣妾再看到皇后娘娘时,她慌乱不已,让臣妾陪同她回凤栖宫换一身衣裳。”
皇后暴怒之下,一巴掌扇在杨昭仪脸上,“你胡说!你竟然投靠外人,欺辱本宫,你出自杨家,却背叛杨家!”
杨昭仪顺势摔在地上,林绿萼蹲在地上连忙扶住她,看向皇后,“娘娘,何苦因自己的罪责而迁怒他人,她可是你的侄女啊,又怎会诬陷你呢。”
皇后本想狠狠地责难杨昭仪,可此刻不是时候,待下去之后,她要让族中将杨静媛全家给驱逐出杨家,让她全家饥寒交迫,无法善终。
杨昭仪似乎被皇后一掌打醒了,决心不再维护皇后。她跪在地上,对皇上行礼,浑身颤抖不止,“皇上,臣妾要状告皇后娘娘谋害皇嗣,残害宫嫔。”
皇后呆滞了片刻,一把抓住杨昭仪的衣领,四目相对,皇后眼中充满震惊与惶恐,杨昭仪却面含讥诮,皇上以为皇后还要打杨昭仪,忙叫人把皇后制住。
“臣妾进宫一年,目睹皇后与贤妃谋害康昭容,康昭容腹中所怀确是皇嗣,且根本不知宫中恒子是假太监,是皇后在康昭容宫中埋下了恒子这颗棋子,就待康昭容有孕,诬陷她混淆皇室血脉,再以重罪责罚康家,毕竟淑妃与康氏一族相交甚好。梁采女一事的迷香是贤妃准备的,梁采女本只为强身健体,是她们收买了梁采女的婢女,用禁.书冒充古书,蒙骗梁采女。臣妾只在皇后身边一年,便目睹她做了这些事,过往八年,还有多少妃嫔和皇嗣枉死,臣妾不敢多想。”
杨昭仪的话,落地有声,声声打在皇后心间,她只能说出一句,“臣妾冤枉……”
前些日子,杨昭仪在御花园偶遇了淑妃,淑妃娇媚地轻语:“听闻你是来自明州杨氏,而非京都杨氏。你祖上已与京都杨氏分家,但近几十年因在明州落魄了,又投靠京都本家,可是真的?”杨昭仪点头说是,淑妃便承诺道:“若三皇子登基,本宫承诺,世人日后提起杨氏,只知明州杨氏,而不知京都杨氏。”
为了自己的仇恨和家族的利益,杨昭仪没有拒绝淑妃的理由。她此刻背挺得很直,一副不愿再为虎作伥的正义模样,又有被淑妃收买了的凤栖宫婢女出来指证皇后,又细数了皇后过往的诸多罪名。
皇上沉眸,初听之时,只觉怒意堆满心头,很想即刻将皇后处死。可越听越觉得心惊,他不知皇后竟然背着自己,做了这么多事。他耳畔回荡着宫女的状告之词,脑中却想起,曾几何时,那个娇俏的非要嫁给他的京都贵女,那个抱着未满月的孩子送出征的他到杨柳亭边还不肯归家的夫人,那个用嫁妆为他招兵买马却甘之如饴的贤妻,他的手掌按在她的肩头,“杨路依,你何时变成了这幅模样!”
皇后只知百口莫辩,今夜的事,她是冤枉的,但证据确凿。此刻又有被拷打的贴身侍从招供,坐实了她过往造的罪孽。她只是讨厌那些吸引走丈夫目光的女人,讨厌未经她允许便出现的孩子!她们何尝有她爱皇上深,为何皇上却不肯多看她一眼?她在闺中时,听闻殷牧昭镇守白城的功劳之后,不管不顾地嫁给他,是她此生犯下的最大的错。
皇后重重地叩首,她听着宫女和内侍的状告,听到自己曾经做下这么多错事,她只觉身心俱疲,虽然不甘,但她确实败了,但只要杨家还在,即使她无法将夺走她一切的淑妃谋害,也总还有机会。“臣妾的过错,皆是自己所犯,还望皇上念在杨氏从龙有功的份上,放过杨氏族中诸人。”
皇上抬头,看到碧玉宫中挂的那副字,那是已逝的杨国老所题,“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皇后将这幅字赐给了贤妃,贤妃高挂于殿中。
皇上想起自己逝去的岳丈,杨国老倒真是个好人,为了他肝脑涂地,一身伤病,不治而亡。哎,他心里暗叹了一声,“子时已过,已是初一,新岁不宜行杀伐之事。废后之事,干系重大,先将皇后幽禁凤栖宫,三个月后再行处置。淑妃代行皇后之职。贤妃废为庶人,囚于冷宫,春分后赐毒酒自尽。二皇子四皇子交给淑妃抚养,三公主……”他看了一圈殿里的人,贵妃不会养孩子,杨昭仪虽未谋划这些事但知情不报,今日算是将功补过,不能再给赏赐,那就德妃,“三公主琪儿交给德妃抚养。”
林绿萼激动地拉着燕语然的手,欣喜地说:“你不是最喜欢琪公主了吗,还不快谢恩!”
德妃冷冷地盯了她一眼,跪下谢恩,她身上早被汗水浸湿,为什么她明明也帮皇后做了这么多事,却没有任何人指证她。她方才害怕得险些晕厥过去,可是一桩桩一件件明明她帮着出谋划策的事,最后却无人提起她。她跪在地上,抬头的时候看到了皇后恶毒的眼神,燕语然大叹一声不妙,若皇后和贤妃能即刻被处死就好了,还留三个月,这不是给她们时间报复她吗?
林绿萼扶着她起来,又低声说了一句:“谢谢你,然然,这些年你太不容易了。”她的声音落在皇后的耳中,皇后哼笑了一声,并未看她们。
往年宫中众人本会彻夜不寐地聚在一起守岁,可今夜发生了这么多事,哪里还有心思欢聚一堂,恭贺新年。皇后一声不吭地被拉下去了,贤妃与二皇子在院中求饶,不时也被侍从拖走了。皇上有许多话想对淑妃和三皇子说,他们一家三口在塌边细语,其他人也就知情知趣地离去了。
长街上挂着灯笼,张灯结彩,各宫的窗户上贴着喜庆的窗花,空中还弥漫着一丁点烟花燃后的气息。夜风吹起林绿萼散碎的鬓发,她和云水相视而笑,她眼中倒映着灯笼的光亮,像是夜空中的星星闪闪发光,“没想到这一切这么顺利啊。”
云水淡淡点头,“淑妃用儿子心口一刀,换自己成为皇后,儿子成为太子,真是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