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放下了筷子,用纸巾擦了擦嘴角,意味深长地打量了赵青云两眼,才缓缓地说:“最近我看到一个典故,说的是孔夫子批评他得意门生子贡的故事,我觉得很有道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赵青云也放下了筷子,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说:“愿闻其详。”
梅朵饶有兴趣的娓娓道来。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有本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若有人肯出钱把这些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凭有关证据到鲁国国库领取补助和奖励。
这条法律颁布之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行为,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孔子有个得意门生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的成功商人,他在与当时诸侯国的贸易中,在别的诸侯国遇到很多鲁国的奴隶,他自己掏钱将这些奴隶一一赎回,并且为了显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去领取国家的补偿金和奖励,并且颇以此为荣。
但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
孔子的观点是:国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国人,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补偿,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
而子贡的行为一下子给这种行为设定了一个大多数人达不到的道德标杆,其他的人赎回了鲁国的奴隶,他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如果他去向国家要求补偿和奖励,会被人认为风格不够高尚,道德受伤害;
如果他不要国家的补偿和奖励,他将承受实实在在的金钱损失,利益受伤害。
大多数人并不像子贡那样富有,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损失,或者说,他们根本承担不起这种损失。
于是,大多数人面对自己的国人成为奴隶的时候,所采取的最好的措施反而是不做为。
“道德,有时候会毁了秩序!”讲到这里,梅朵总结说:“春秋时期,人口是国力的根本保障!子贡的一个义举,毁了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在俗人境界,子贡是好人,有德行的人;在圣人境界,子贡的做法就是破坏国策的罪人!所以,孔子要批评子贡的做法。”
赵青云点点头,慢悠悠地问道:“朵儿姐姐是不是想告诉我,我是当代的子贡?”
“呵呵,你是聪明人。”梅朵抬起了头,笑着说:“中央正在大力实施贫困开发战略,打一场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战。我认为,你大可不必去做一个当代的子贡,完全可以通过打赢这一场战役,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
赵青云不得不承认梅朵是一个阐明观点的高手,把想要阐述的道理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浅显化了,也等于是向自己伸出了一根橄榄枝,他看着梅朵,笑道:“朵儿姐姐,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你就是我的老师,当代的孔圣人。”
赵青云的直白,也着实把梅朵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