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究竟有没有侵吞黛玉的财产(2 / 2)
有没有证据呢?
有的!
首先,贾敏死后,贾母便急急派人将黛玉接来教育,这一举动很反常,为何?
只因贾敏病中到去世,贾家均未派人前去慰问吊唁,更别说料理,而彼时林家不过林如海和几个姬妾,情况并不比林如海死后好多少,贾家却不管不问。
但是贾敏一死,贾家便做出了反应,不过是保住与林家的联系罢了。
而且,在这里我提一点题外的话,按理说,贾敏与林海二人,对于贾家来说,哪个更亲?结果贾敏死的时候,贾家去人了吗?
便是接黛玉,也不过就是贾家的仆妇而已。
可见,这个时候,贾家对于林家,从这个态度来说,显然是不怎么看在眼里的。然而我们从两家的基本情况来分析,贾家真的不重视林海吗?
林海的职务可是表明,他是简在帝心的啊。以贾家的势利,他们会不利用?
这只能显示,贾母所言的那句‘……我所疼者,唯独你母,……’,这句话是何等的虚伪。
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我只能推测,贾母与贾敏之间必然出现了大的分歧,以至于她从生病到去世,都没有得到贾母的谅解,而她们之间的这个冲突,我们从后来邢王二位夫人,以及贾赦和贾政对黛玉的态度来看,并不为外人所知。
再加上贾敏对黛玉的告诫,我觉得,应该是因为二玉的婚事,贾敏拒绝了贾母的一再提议,不愿将黛玉嫁给贾宝玉,但是为了娘家着想,不想娘家越来越败落,并维持贾林两家的关系,也为了女儿不被继母磋磨,她同意了贾母的提议,或者说,她向贾母托孤。
从贾家后来的态度来看,我倾向于后一种,应该是贾敏向贾母托孤,因为唯有这一种推测,才能与贾母后来的态度相符合。不顾王夫人的反对,直接将贾宝玉与林黛玉抚养到自己跟前,培养他们的感情。(这个对贾宝玉来说是好事,但是单独对林黛玉来说,那可就不那么美好了,这个大约也可算是贾母对贾敏的报复,你看不起我的宝玉,我偏就要把他们两个养在一处。)
后来林如海病中,来信特来接黛玉回去,注意,这里是‘接’,说明林如海派人来了,而贾家是怎么做的?
贾母特特指定,派了贾琏送黛玉过去(要知道,贾敏死的时候,她的兄弟子侄,可是一个都没露面的),并嘱咐一定要将黛玉带回来。
为何一定要带回来呢?
只因为黛玉作为林家孤女,按当时律法的规矩,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将林家财产充嫁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林黛玉是林家唯一的财产继承人。带她回来,就意味着林家的财产也带回来了。
而且我们也看到了,贾琏这次离家的时间特别长,都一直拖到了贾元春封妃后,才算是了结了扬州那边的事,从南方回来,其间更是派了自己的心腹特别从江南千里迢迢的回来请示贾母(我一直认为,贾琏这次派人回家,为的就是宝黛的婚约,因为没有这玩意儿,贾家也不能接管林家的财产,不然曹公也不会在凤姐儿那样忙乱的情况下,添上这么一笔)。
可想而知,他这次的任务是何等的艰巨。
其次,就是贾琏对凤姐儿说过的那句话:那曾经发过的二三百万的财。
在第七十二回,宫里太监打发人来敲竹杠,彼时忙完贾母的生日,资金明显难以腾挪,贾琏深感力不从心,感慨了一番“什么时候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就好了”。
二三百万,什么概念呢?
类似刘姥姥这等一般农户一年开销不过二十两,二三百万起码可以养活多少小家庭?而王熙凤在铁槛寺牺牲了两条人命的案件,也不过三千两银子,如果贾琏仅仅凭借贾家势力贪赃枉法,那得牺牲多少人命才发二三百万的财?所以,只有在涉及一个大户人家的家产,才会有这么多财可发,而贾琏自始至终,也就参与过林家的事。是以,贾琏那二三百万的财,就是从林家带来的。
当然,我们这里就不讨论贾家是怎么用的,短短几年,就把这二三百万两银子花的一干二净?
我们只是通过这几点来确定,林黛玉并非是真的一无所有的投了贾家,林家的财产,就像她所吃的“人参养荣丸”,默默滋养着荣府,可令人心酸的是,黛玉在贾府,过的却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而在贾母死后,她更是遭受各种打压和摧残,在宝玉离家避祸期间,日夜以泪洗面,最终泪尽而逝,一缕香魂归太虚。
※※※※※※※※※※※※※※※※※※※※
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其实单凭林如海打发贾雨村,并承担他复起的一切开支(这笔开支,就算是有王子腾帮忙,没个三五千,也搞不掂吧,那可是金陵知府,妥妥的肥缺啊),这些就已经证明了,人家家里不穷啊,怎么也到不了一草一纸都用贾家的地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