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法兰西之殇 第六十三章暴风雨前(1 / 2)

加入书签

起风了……

埃里希-雷德尔站在‘塞德利兹’号航母的舰岛指挥室内俯视飞行甲板,他的身边站着数位海军将领,其中卡尔-邓尼茨的神采最为引人注目。

站在卡尔-邓尼茨旁边的是一名海军少将,他的名字叫塞历亚克斯,负责这次作战任务的支援舰队其中一支的指挥,他将领导三艘主力舰、六艘小型舰担任第i舰队外围的警戒巡逻任务。

将领群中,海军中将丹什的脸色最为忧郁,这不是说他不受重视,相反的,他太受重视了,这次他被赋予了重要的任务,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他失败了,该次的作战意图也就失去了意义。他的目光一直盯视主力舰队的东北方向,那里游弋着他的舰队,那是一支由四艘主力舰、十二艘小型舰组成的战舰编队。

海军少将弗里克似乎也有点心不在焉,但是千万不要被他的表情欺骗了,这个人比任何人都要来的精细。此刻,他正在脑袋里思量舰队的编队阵形,他负责的是主力舰队的主要防御任务,埃里希-雷德尔把主力舰队的大多数驱逐舰编排在了他的指挥序列,那是一支强大的编队,其中包括两艘‘兴登堡’级战列舰、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一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两艘‘纽伦堡’级轻巡洋舰、六艘‘z17’级驱逐舰、八艘‘g7’级驱逐、四艘一战遗留下来的老式驱逐舰。

德意志海军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尴尬的一支海军,从一战德国战败之后,德意志每届的政府当局都不怎么重视海军的发展,大部分决策者认为只要征服了陆地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认为说,海洋根本不需要重视,决定胜负的关键在陆地。

这种思想不能判断对错,会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德意志的国情使然。这个时候的德意志主要是受到来自陆地上的威胁,高层不是不知道海军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她想要扩张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来自海上的威胁,而是西面和东面的陆军强国的迫切威胁。而且在当时,高层并没有想过要征服欧洲以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所以重视陆军而不重视海军也在情理之中。

海军的地位尴尬,埃里希-雷德尔这个人的存在也变得尴尬起来,一直以来,他在德意志的威望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他了解本国的国情,很少与陆军和空军争夺资源。众所周知的,德意志的资源太少了,被陆军和空军瓜分之后,留给海军的资源甚至连残羹都算不上。埃里希-雷德尔不是不想争取,而是他没有好的理由,所谓独木不可成林,单单是他重视根本算不上是权威的判定,而且海军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上面也基本没有机会建功立业,导致他想找理由都没得找。

历史在必要的时候产生了变化,早在1934年,一个人出现在了埃里希-雷德尔的面前,那是一个还显幼嫩的小伙子,他来到埃里希-雷德尔的办公室,并以天方夜谭的口吻向埃里希-雷德尔讲述了他对未来海军的建设看法。

那个人是谁?是当时还只有19岁的徐阳。这个时候的徐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在其他人眼中,徐阳只是一个依靠家族威望颇受重视的年轻人,还是一个略有传奇色彩的疯子。

但是不要紧,埃里希-雷德尔本身就处于半疯状态,他不介意见一个有‘疯子’称号的小家伙。对于埃里希-雷德尔来说,反正事态已经很糟糕了,他不会在意是否变得更加的糟糕。

也就是在埃里希-雷德尔和徐阳见过面之后,埃里希-雷德尔乘坐专机前往柏林与当时的第三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进行了秘密会晤,两人在那间阴暗的办公室里决定了德意志海军的未来。

在这一年,哈尔-冯-斯达克以第三帝国财政部长的身份批准了海军建造局的造舰预案申请,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不莱梅的威塞尔公司、基尔的德意志工厂、威廉港的船厂,收到了海军的订单,计划建造六艘‘兴登堡’级战列舰,也就是在这一年,德意志海军建造航母的预算资金在国会被通过,顺带的,其它战舰的建造计划也得到了前期的建造资金。

德意志海军的高层曾经大为感叹‘世界真是奇妙’,原因是造船资金并非全部来自德意志本土,绝大部分资金直接由美国向德国银行输血,出这笔钱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身在美国的犹太人。为何感叹?那个时候,德国是世界上最为排斥犹太人的国家……

卡尔-邓尼茨正在与海军中将拉特海恩斯交谈。说起拉特海恩斯,这个人有点奇特,他本来是一名以海上运输业起家的日尔曼商人,事实也证明拉特海恩斯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运输商,他一度争取到了德意志大部分的海上运输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