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指着图纸,点点戳戳,跟董主任念叨着。
本来他们想的很简单,只要在山洞的一头儿,打出个作业面出来,然后不断地往里推进就行了,凭着自己手里的先进设备,施工进度会很快。及至到了施工现场一看,才知道,情况远远比董主任介绍的要复杂的多。
而且,两边的路和引水渠已经修好了,但就是因为这座大山的阻隔,而眼睁睁的看着这水就过不去。
老百姓眼巴巴的看着呢,工期长了怎么行?而且,影响也不好啊?
可能有人会说,当地的百姓也是,你把隧道打通,两头一接,不就可以通水了?
其实,哪有那么简单,如果单纯的打一条能够通水的隧道,那还不是太容易?顶多也就是一两米高,一两米宽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但现在情况正相反,是引水渠的上面,还要架设一条公路,这相当于在山洞里面又修了一座桥,下面流水,上面走车,想想该有多复杂?
如果不这样做,也可以,就是在左边修一条公路,右边修一条引水渠,那样一来,高度会低一些,可隧道的跨度就增加了。
因为隧道施工,最怕的就是跨度大。所以,有很多高速公路在通过大山的时候,就采取上下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避免隧道的跨度过大,增加施工的难度。
直到现在,他们两个人才知道,为什么乡亲们这么长时间,自觉自愿的在这里等着他们来施工,实在是乡亲们对他们寄予了太大的希望。
设备已经全部提前到达了,看到这些簇新的设备,乡亲们眼睛顿时都亮了,他们可从来没见过山洞施工,还有这么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再低头看看他们手里的原始设备,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乡亲们这么多年,没人敢动这条隧道。
其实,工具落后自然是没敢动工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还是这座大山的地质结构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县里的测量队勘察后,他们就知道了,这绝对是个难啃的家伙,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设备,让当地老百姓凭借自己手里的原始工具硬干,一定会造成特别大的人员伤亡。这责任谁都担不起,也不能让乡亲们冒这个风险!
因为打隧道最怕的就是突水涌泥、碎石坍塌,而这个山洞几乎全都包括了。在地质构造复杂,溶洞含水丰富的地段。隧道的开挖过程中,因为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就打破了山体、土层和石层中水体的力学平衡。
在没有及时防护时,就会造成水和土体一起涌入开挖的山洞,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支护不及时,支护不牢固,就会引起工程框架,在外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超过了自身的强度极限,而造成坍塌,引起伤亡。
尤其是在开挖、爆破、防水的施工过程中,失控的物体,会在惯性或重力的作用下,突然产生运动,倾泻而下,伤击人体,而造成设备损毁人伤亡的事故。
“难啊!”听了杨子江他们的介绍,董主任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绳扣儿。
“这可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