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鬼哭啾啾声沸天下(2 / 2)

加入书签

“这么说,杨行愍也派使者前来了?这岂不是于我军有所接境的三方势力,都齐活了?”

“这么说只怕江北的淮南境内将要有所大变数了?我大都督府又该秉持什么的态度?”

“这有什么好犹豫再三的,既然刘汉宏那厮敢给,咱们还不敢拿么!先把地盘人口落袋为安才是要紧的。。”

“那岂不是也遂了他的心意,让咱们的人马为他消灾挡祸了不是?最要紧的难道不是保持淮南局势的相对均衡?”

“正是这个道理,杨行愍那厮有什么好忌讳的,区区一点议和的钱粮好处算什么;总之不能令他轻易做大才是最要紧的不是?”

“至于吕用之,那个妖道是个什么玩意大家都晓得,居然也有脸拿淮南之地和咱们大都督府谈条件?”

“我觉得眼下大可以不必考虑这厮的干系,只要做好咋们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关键还是落在杨行愍的身上?。。”

“我觉得还是再多看一看的好;可以先做好相应介入的准备和手段,继续坐观这三家,最后能够出死力拼到什么程度以为稳妥。。”

“可以考虑先动员和集结沿江三大防戍区以为威慑和试探,以观后续的反应使然再作出决意好了;但是要避免先期过多介入的打草惊蛇,令其有所忌讳而就此收手罢战,偃旗息鼓以为对应?”

“在下以为,有必要去考虑淮南三家态度么?我太平军的宗旨和主张又是什么,难道不就令更多士民百姓得活么。。”

“我亦以为然,既然是有机会介入其中,自然是见机而动,无论刘汉宏也好,杨行愍也罢,哪个不开眼的敢于阻碍咱们的行事就消灭谁好了。。”

周淮安一边听着他们军议纷纷,一边却是再通盘考虑起眼下太平军的势力格局来。再关内退兵之后转入休养生息状态,遣散多余辅助部队、暂编武装和征发劳役,外加秋收开始还不到一个月,实在有无必要再开启一战场战事呢。

如今太平大都督府旗下大概保持了,以山南东道为核心的北面和东面江东三路的两大军事集群。其中山东道的北面集群,在保持对于关内的威慑和支援态势的情况下,也通过桐柏山脉和伏牛山脉,分别与河南的各方和淮西境内的刘汉宏等,保持有限邻接状态。

而江东集群的职能,则更多是保持对新入手的江东三路,正在持续当中的地方改造工作和屯垦开拓、工场营造等布局,提供相应威慑和镇压性的守备力量。针对淮南方面的军事存在和压力,主要是依靠水军方面所保持下来的。

所以究竟对于那边势力进行介入,也决定着将以哪一个军事集群为主,进行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和军事行动。而在场诸将的公开表态和争执之下,其实也代表了这两大军事集群相关的机会和背后大小山头的立场使然。

不过,这也是任何一个发到到成熟阶段的政治势力,所必然要面对的常态。周淮安只要做好相应的调剂和权衡,以保持他们能够有良性竞争的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常态就好。然而,很快一份送进来的加急通报,就让周淮安没法再保持沉默下去了。

只见他轻轻挥了挥手就让堂下的争议迅速平息下来,这才开口道:

“来自扬州城中的密线急报,针对淮南内史吕用之的叛乱已经爆发,各部人马的乱战和烧掠已经席卷全城;”

“此外,在消息发出的同时,已经确认扬州境内的寿濠军方面所属兵马,已经主动对于本军在海陵城的外围据点发动攻击了。。”

“所以,没必要在讨论下去了,战争已经开始了。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来决定,如何尽快的结束它了。。”

周淮安当然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场广陵妖乱,在这个时空怕是要就此迅速走向尾声了。如果自己不介入而继续坐视其成败的话,最后入主扬州城的杨行愍,将会得到一个户口从最盛时的十几万户,五六十万口百姓的天下第一富邑,却在饥荒与屠杀当中急剧锐减到只剩几百户,建立在废墟尸骸之上的鬼城。

这就未免不符合太平军的主张和宗旨了;在太平军的长远规划当中这个正当王朝末世的国家,相应的资源和人口能够多保全下来一分是一分;哪怕是罪人之属在太平军的体系之内也有相迎用场和去处的。就这么白白在地方军阀争据当中白白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在场的诸位将领也是露出凛然、郑重和诧异、同仇敌忾,乃至是跃跃欲试的表情,又相互激烈亦然的眼神交错起来。然后周淮安继续开口道:

“传我令下,在江西、浙东、浙西三路进行全面动员。。太湖舟师和沿海水营就地装运钱粮物资北上集结。。”

“此外,洞庭、鄱阳各支水军向江宁镇集结;沿江三大防戍区,按照城邑的大小和人口规模,提供相应比例的动员兵和劳役人员。。”

“之前参与过关内攻略的湖南、荆南、山东和两岭各路,依旧保持常态,峡江道的征拓依此办理。”

“从大本营下辖抽调的山地步卒三营,就此进入桐柏山脉中以为待机;再派人去都畿道境内联络,询问相应借道河南用兵的事宜。。”

一应布置完这些前期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谁人为主将来统筹前期的局面了。动员和集结部队和军资物用需要缓冲的时间,因此,需要一个足够得力和能干的人选,来主持江北据点和江东方面,撑过这一次来自地方的全力反扑。

——我是反扑的分割线——

“为何要抢攻海陵?”

而在扬州城附近的扬子镇内,刚刚立帐与此的杨行愍也在厉声咆哮道:

“不是千叮万嘱,莫要轻举妄动,只须看住当面就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