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104节(1 / 2)
竹兰已经平了怒气,听了两人的话,张三妮还算有些良心,王欣就没有了,张三妮至少提了带着王欣,王欣却只提自己一人,依旧是自私的很。
这两人跪在门口,说话的声音又不小,得了,刚才看热闹的人又开门看着了。
周书仁表情淡淡的,他不怕被看热闹,一个车队又互不认识的,唯一认识的就是施卿的贴身小厮了。
小厮愣了下,没想到周秀才夫妻也在车队,随后收敛了情绪,在不在也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竹兰却不喜欢被看热闹,她一个都不想带,农夫与蛇的故事从小就听,竹兰对着张三妮道:“你走得早,还不知道吧,你爹把真相告诉我们了,容川并非张家子,自此以后你们张家和容川互不相欠两不相干。”
张三妮傻眼了,没了关系,周家更不会带上她了,“秀才娘子,请您看在一个村的份上,帮帮我。”
刚才王欣的话,她可听得清楚呢,王欣竟然不想带上她,呵,也别怪她不带王欣了。
竹兰站直了身子,“你们已经卖身为奴,我不关心你们为何能离开,但是我们是不会带着你们的,你们身上要是有银钱就和镖师说吧,镖师会乐意带你们去下一个城镇的。”
她和周书仁真不是心软之人,尤其是对两个品行不良的丫头,更没有一点的同情心。
说完,竹兰就关上了门,你们爱跪着就跪着吧!
张三妮看着门关上,咬着嘴角利索的站起身,她可不愿意继续跪着,既然有了离开的办法,还是尽早办妥的好,只是要花不少银子了,她要回王茹的房间去翻找,看看能不能找到遗落的首饰,这些都是银钱。
王欣见张三妮走了,愣住了,不甘心的继续跪了一会,本以为会有人帮着说话,可陆陆续续的都关门回去了,连个眼神都没给她。
王欣只能不甘心的站起身,她现在只能跟着张三妮了。
竹兰听着离开的脚步声,嗤笑一声,真以为会有人帮着说呢,别想了,张三妮和王欣是奴才,古代有的时候最冷血了,尤其是对奴才阶层的,在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不会为了一个奴才说情的,何况车队刚刚经历了事,本着少一事的原则,看热闹可以绝对不会管闲事的。
昨晚上竹兰和周书仁都没休息好,两人躺了一会下楼吃了早饭,二人也没出去转,直接回了房间补觉了。
一觉睡到了下午,哪怕补觉了,两人的年纪到底不小了,前些日子也没休息好,草草的吃了饭聊了会天又睡觉了。
这次可以安稳的睡觉了,一觉到大天亮,才把缺的觉补了回来,精神头很好的坐上马车继续赶路。
车队的速度上来了,镖行想尽早护送到京城,每天尽量多赶路,以前早起赶路,还有人抱怨,自从出事后,都消停了,抱怨声没了,恨不得早些到京城。
本来三天到海城,两天就到了,竹兰看着张三妮和王欣脱离了队伍,州城休整一晚,车队继续赶路。
这是去京城的路上,最后一个路过的州城了,竹兰也松了口气,这两天赶路真是颠簸的很,浑身都要散架子了。
晚上,竹兰感慨道:“日后,我可以不轻易出门了,要出门也等家里有奴仆护院的,这一趟可累死我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深刻的体会到你远行的不容易,辛苦了。”
周书仁浑身也不怎么舒服,“那我进京赶考,你来吗?”
竹兰,“……来。”
周书仁独自进京她不放心啊,还是要跟来的。
周书仁也心疼竹兰跟着遭罪,“乡试后,我们就提前走,不着急赶路,也能舒服一些。”
竹兰侧过身子,“我跟你说,我想念儿媳妇们了,尤其是李氏,所以下次出行,我决定带上老大两口子。”
周书仁沉默了一会,“我也觉得带上他们不错。”
他第一回 觉得周家几个儿子也有不碍眼的时候,他和竹兰当爹娘的,儿子儿媳妇伺候没毛病。
竹兰来了精神问,“你说,周家的几个儿子儿媳妇会不会想我们?”
周书仁回答的利索了,“一定会想的。”
竹兰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尤其是李氏,没她这个偏心的婆婆帮着,一定被欺负惨了,说不准想她想的都哭了!
平州城,各房都回了自己的屋子,李氏心不在焉的数着铜钱,“当家的,你说爹娘到京城了没?”
娘不在家,她数铜板都不愿意数了。
周老大也算着日子,以前爹娘在家,他和李氏听话就行了,爹娘不在家,他们两口子过的太难了,他和李氏都瘦了,“应该到了吧。”
李氏丢开铜板,“娘啥时候回家啊。”
娘不在家偏帮她,她一点都没有当大嫂的感觉了,两个弟妹太精明了。
第281章 现原形了
周老大心疼媳妇了,媳妇本就不聪明,还要每天和两个精明的弟妹相处,他看到不止一次三弟妹坑李氏了,李氏情绪不高,也是因为李氏被娘教导的不傻憨了,虽然当时反应不过来,可随后媳妇是能反应过来的。
周老大心疼媳妇,也更心疼他自己,爹不在家了,他要看顾着弟弟们,每天都要惦记,尤其是昌廉回来的越来越晚,他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等着,这些日子心累的很,爹在家他什么时候操心过啊,心累才是真的累。
周老大幽幽的道:“下次爹娘再走,咱们一定跟着,这个家咱们两个憨子留下就是被欺负的。”
李氏深有同感,现在三弟妹在她的心里也不好了,娘不在家,三弟妹就现原形了,“当家的,咱先不要孩子了,爹参加乡试,明年要去京城的,娘一定跟去的,我们要跟着爹娘走。”
周老大眨了眨眼睛,还有意外之喜,“恩,玉露也不大,的确不急着要孩子了。”
李氏打定了主意,日后娘在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她的脑子跟不上赵氏和董氏,还是做听娘话的好媳妇吧!
二房,周老二和赵氏也在惦记爹娘,他们两人也是希望爹娘早些回来的。
昌廉忙的很,早上走得早晚上黑了才回来,也就在睡前惦记爹娘到了那里。
董氏就不怎么想念了,娘不在家,姐姐又总喊她去府里,她的日子过得特别的自在。
昌智则是住进了许进士的家里,就没怎么回过周家,许进士一直带在身边,除了休息的时候想想爹娘,其他的时候一头扎进了许家的书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