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你们这样的知青多么?”
小朱一愣,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咋不多,光咱们这条街道上,就有二十多个了。”
当初家家户户都有孩子下乡,现在一股脑的回来了,能不多么?
“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干什么?”
“咋不想,天天想,想考编制,想做工人,可问题是光我们想有什么用,也得人家厂子要我们啊,再说了……”小朱叹了口气:“如今这日子最大的问题还是东西难买,供销社的粮食得要粮票不说,还经常买不到,黑市的粮食又贵,说实话,咱们老百姓图的是啥,不就是能吃饱肚子么?”
这话倒是个实话。
但凡要是能吃饱饭,当初下乡的时候,也不至于觉得日子难过。
苏锦绣还想继续干,却被小朱拦住了,盛情难却,苏锦绣和宋清华只好先离开了院子,回去的路上,宋清华一直沉默着,回了家就钻进了书房里,开始找报纸。
一直到苏锦绣将中午饭烧好了,宋清华还没出来。
带着疑惑上了楼,推开书房门,就发现书房里这会儿已经乱成一团了。
宋清华还跪在地上,头埋在柜子里翻找着什么?
“你在找什么呢?”苏锦绣解开围裙,走过去问道。
“找七六年的报纸。”
宋清华头埋在柜子里,声音有些闷闷的。
苏锦绣拉开旁边的柜子,里面也是厚厚的一堆报纸,一边帮着翻一边问道:“你找七六年的报纸干什么?”
“我记得那年的报纸,有一段时间一直报道的是杂交水稻的事情。”
宋清华又从里面拎出来厚厚的一沓子报纸:“找到了。”
吹了吹上面的灰尘。
走到桌边将打包的带子给抽开,然后一张一张的翻看了起来。
苏锦绣走过去,就看见报纸的标题:“这不是党内人事报么?”
“嗯。”
宋清华点点头,手却没停,没多久,就翻出几张报纸:“你看看,这几张报纸,上面写着,袁同志研发的杂交水稻,已经开始种试验田了,亩产很高。”
苏锦绣有些复杂的看了宋清华一眼:“你是听见小朱说吃不饱饭,所以才着急回来翻报纸?”
“嗯,要是能将杂交稻推广出去的话,粮食产量上来,就不存在吃不饱饭这件事了。”
“可是……”
苏锦绣伸手接过报纸:“你该知道,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吃饱饭,还有粮票的问题。”
她翻了翻报纸:“就目前的局势来看,问题出在老百姓有钱买不到东西上面,虽说已经开放私营,可是各种限制还是很大,还有就是粮食问题了,不管这种子多好,目前还没推广,粮食数量也上不去,而且我听小朱说,他们这些干倒买倒卖的,都只要钱不要票的,所以票证迟早是要淘汰的,还有就是一旦私营起来了,国营饭店,供销社,甚至百货商场啥的,都要受到一定的市场冲击……”
宋清华抿了抿唇,脑筋已经飞速转动起来。
“而且,你也知道,这种子七几年才研发出来,不经过十年八年的试验,怎么可能做推广,最重要的是,现在真的是最优种么?真的适合推广么?这些我们都不清楚。”
宋清华搓搓脸,又弯腰将报纸搬开。
拉开抽屉,拿出纸笔,坐下来就准备写东西。
“吃午饭啦。”苏锦绣抬手摸了摸他的后颈。
宋清华笔尖顿了一下:“不吃了,我还不饿。”说完就开始奋笔疾书。
苏锦绣叹了口气,转身下了楼,盛了饭,又装了一小碗菜,才端到了楼上,放在书桌上,宋清华头都没抬,直接将这些饭菜给无视了。
宋清华这一写就写到了深夜。
饿了就端起桌上的饭扒两口,然后又开始写文章。
只是写的并不很顺利,而是涂涂改改,苏锦绣送晚饭进门的时候,就看见那张稿纸上面,凌乱不堪,完全看不懂,可宋清华却依旧接着往下写。
苏锦绣见宋清华不睡觉,干脆也拿了画纸出来画画。
这一夜,宋家小院书房的灯一直没灭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苏锦绣全力去忙院子的事,宋清华则每天下了班回家就关在书房里写写画画,有的时候还会搬许多书回家,上面长长的专业性词汇的书名,让苏锦绣看的直眼晕。
院子那边,小朱果然给力。
他不仅把那几个花衬衫喊过来一起铲草,还有几个回城的女知青,知道他们的事情后,主动过来帮忙打扫几栋小楼,甚至街道上的人知道这里要开个新厂子后,也自发的过来帮忙,就指望着这厂子以后能一直红火,让他们以后也沾沾光。
又过了几天,海城那边的画师们回来了。
放下行礼的第一时间就是过来小院这边看看未来的工作地点,他们到的时候,施工队正忙着给那个塌了屋顶的房子修屋顶。
苏锦绣则拿着图纸,对着主楼的墙上下打量着。
爬山虎铲掉之后,露出斑驳的墙皮,原本就老旧的主楼,这会儿看起来更像废楼了。
原本是准备做涂料的,没想到苏锦绣灵机一动,直接让粗粗的刮了一层白,然后就拿着白纸写写画画的,一直到老师傅们回来,她还在设计墙面。
老师傅们一听说要在主楼墙面上画画,顿时也来了兴趣。
几个老师傅凑到一块儿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定稿把‘建国,洛桑,林小可,还有哪吒之类的……’画上去,下面还留着大大的一片空地,只粗浅的画了山水,只等着日后有其它的角色出来,可以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