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8)(2 / 2)

加入书签

那在这里,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厉枔点点头,客气地接过麦克风,先说了声谢谢。

其实这和演员或是模特这两个职业本身没有关系吧;我觉得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是每个行业从业者最基本的态度。而且

我也的确是很喜欢演戏。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并不痛苦。

比起刚才腼腆害羞的颜伊,他的回答更流畅,也更正式,当然,也很官方。

好的。提问环节结束,主持人微笑着cue起了接下来的流程,那了解了演员背后的一些故事之后呢,接下来让我们把话筒交给四位评委

她眼神看向评委席上的一位女导演,王导,刚才我在台下看到您看作品的时候都流泪了啊

有什么想对我们演员,或者这部作品说的吗?

对,我刚才是哭了,真的非常感人,感谢我们的两位演员。女导演说着带头再次鼓掌,等掌声渐弱时她才继续说道:我刚才看了一下资料啊,这位林深的扮演者,叫

颜伊,对吧?

刚才小美也说了,你之前你之前应该是你身边这位柏老师的扮演者你应该是他的助理

她低头翻看着资料,对吗?

那应该说在这次拍摄之前,你从来没有接触过演戏,没有接触过镜头,我可以这样说吗?

台上的颜伊虽然礼貌地接过了身边厉枔递过来的话筒,但只是捏着话筒腼腆地点了点头。

第一次演戏就能演成这样,那真的是值得我们再次的掌声鼓励了!

女导演又再次起身鼓掌,之后把话筒递给了身边的另一位导演。

刚才我们王导说,你是第一次演戏演成这样?一旁的导演还是把目光对准了颜伊,我想我是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

王导肯定没看我们的幕后花絮。说着他还熟络地跟身边的王导打了个趣,我是看了你们后台拍摄的一些花絮的,我记得有一场戏

你在拍完了以后是还崩溃大哭了很久的,对不对?

颜伊还是没有说话,握着麦克风点头。

导演和蔼地笑笑,那能告诉我们

是为什么吗?

为什么?

颜伊闻言紧张地抬头看向厉枔,在看到厉枔冲自己肯定地点了点头后,才小声说道

因为因为当时真的很难过。

说完他又点头重复了一遍,非常非常难过。

好像是他幻想中无数次对厉枔的表白终于等来了被拒绝的那一刻,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仿佛每一毛孔都是会疼的。

但事实证明,也许他的感觉是错误的。

那天厉枔转身离开酒店后,他才知道,原来人很难过很难过的时候是哭不出来的,疼痛会让呼吸都变得困难

即使那个答案,他已经在心中模拟过无数次。

说完他将头埋得更低了,不想被任看见自己发红的眼眶。

对了!评委席上的导演立刻竖起了大拇指,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

什么叫真听、真看、真感受。

只有你自己认真的去聆听角色的声音,观察角色的反应,完全对角色本身的情绪感同身受,观众才会相信你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才会去代入

也只有这样,才是最打动人的。

恭喜你,非常成功。

说完,场上再次爆发出掌声,话筒也递给了第三位导演。

其实我要说一下,这个作品的原片啊,我是制片人。第三位导演说到这里,全场倒吸一口凉气,当初这个原著小说,是网上非常火的一个大IP,大家也知道,这个IP翻拍呢,一般都需要面对原著粉的非常大的质疑声。

所以从一开始,我和导演在选角的时候,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想要尽可能的去还原书里的角色。

当初原片里这位林深的扮演者,我们就是真的去影视学院里找了一个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当然了,现在这位演员最后是放弃了走演员这条路的,所以现在我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说一句

颜伊,你这个形象的话

导演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全场已经肃静了,大家都等着看,接下来颜伊要面对的是极大的肯定还是猛烈的抨击。

如果当初我知道你,那原片里的林深就会由你来扮演!

哇在全场第N次的掌声里,主持人也适时地发出一声感叹,这真的是很高的评价了呢!

颜伊还是没有说话,只在全场的掌声中鞠躬致谢。

而一旁的主持人脸上虽然仍旧保持着她专业的微笑,但眼神里已经透露出些许尴尬。

按照节目流程,接下来该是轮到陈应生的点评了。

可陈应生这个人向来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在之前的几组作品之后几乎都没有怎么发言;配上他那一头灰白的头发,和枯瘦的脸,就连不参加比赛的女主持人都有点害怕跟他说话。

可之前几次还能跳过陈应生,但这一组表演的演员里有厉枔,他陈应生组里的演员,按照台本的要求,是要cue陈应生讲两句的。

女主持的耳麦中,导播刚才也又再提醒了一次。

但之前三位导演的点评都集中在颜伊的身上,女主持很怕陈应生不接话,台上的气氛又会像刚才一样尴尬地冷场。

虽然节目是录播,可以后期剪辑,但作为主持人,几次被陈应生晾在台上,主持人本来也只是个年轻的女孩子,总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关于之前三位导演的点评都集中在颜伊的身上这件事,不止女主持,现场的每一位大概都听出来了。

包括厉枔。

第一位导演特意提到颜伊是第一次演戏,是在强调天赋。

到了第二位导演,他说起颜伊在第一场戏后崩溃大哭的事情,提到了那句老生常谈的话

真听、真看、真感受。

其实是在强调一个演员的态度。

前两位把话都说得差不多了,到了第三位就开始深究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