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村里闺女不好嫁了(2 / 2)
恨不得眼睛里长出钩子,把馒头都勾走才好。
荣婶子皮笑肉不笑,应了一句。
“一棵就够了,老嫂子慢点儿走,不着急,赶到及回来吃饭就行。”
“好,好,那我这就去回去取。”
冯婆子立刻扯了篮子就走了,这般不用干活儿,回来就有饭吃的好事儿,不同意的才是傻子呢。
妇人们都是偷偷笑起来,小声说道。
“荣婶子可是做了好事了,否则这些菜还要再洗一遍,都被她喷上口水了。”
不提妇人们闲话儿,只说男人们不好都挤在白家院子,就去了隔壁赵家。
左右,一会儿下聘之后要混在一起吃酒席。
这会儿还计较什么女方客人,还是男方客人啊。
不知道出于什么考量,赵斌并没有请车马行的兄弟,家里家外都是村里老少。
红姑带了人最后一次清点聘礼,又给帮忙抬箱子的小子们一人一条红腰带,一人一把铜钱,哄得小子们都是笑嘻嘻。
待得吉时到了,荣里正就起身,同村老儿们,带着下聘队伍,在附近下绕了一圈儿才进了白家院子。
众人都惦记好几日了,终于见到了聘礼的模样,可是结结实实羡慕嫉妒了一次。
四盘干果,四盘鲜果。
四种干货儿,四色蜜糖。
四盒子点心,八坛子好酒。
一刀大肉,外加八条大鲤鱼。
这些东西寓意富足丰收,几乎家底儿好一些的人家都能置办出来。
但其余就贵重了,绫罗绸缎足足装了八箱子,头面首饰也是八套,金银、珍珠和翡翠每种两套。
外加二百两的聘银,五两的小银锞子,摆了满满一箱子!
冬初的阳光依旧明亮,照在银子上,反射的光,让众人都觉得刺眼。
家里没有闺女的还好一些,有闺女,也到了出嫁年龄的,简直心里的醋都淌成河了。
同样是生闺女,她们家里能拿到二十两聘礼就不错了。
但赵家给白家这副聘礼,没有四五百两,绝对置不下来啊。
怪不得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要扔呢。
这以后,村里闺女怕是不好嫁了,因为看过这样聘礼,人人都心高,怕是不肯将就。
刘玉芳可是不管旁人,笑的合不拢嘴。
倒不是她贪财,而是女婿这般隆重下聘,就是把她闺女看的如珠如宝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