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一代奸臣(2 / 2)
温体仁他这一位首辅干的确实不是怎么样,但是在朝廷政策上,他也算是被朝廷推着走,因为作为朝廷的首辅,他首先要想的就是朝廷的利益,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他不得不这样干,就像他对付刘家,他跟刘家的恩怨其实算是没有,但是他不得不向前走,这是利益的冲突。
至于有人说他对付刘家是因为刘远桥有谋害他弟子林若楠的嫌疑,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就算是刘远桥谋害了林若楠,如果不直接跟他对着干,他也不会下手对付。
因为他不会为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死人出头。
但是温体仁这人他就像一个庸碌无能的官员一样,他没有远大的志向,施政没有规划,只是为了当官而当官,为坐上这位子,坐稳这位置而当官,这就在平时,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这样的混子还能混,但是如果在面临明末这种巨大的历史变革和浪潮之下,他就显得有点进退失据,捉襟见肘了。
他温体仁敢跟东林党对着干,因为东林党是仕林中的一员,是党争的主力,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够代表天下的读书人,而孔家就能代表天下的读书人。
现在刘家跟孔家联姻,结成了一体,这倒是让一直致力于对付刘家的温体仁有点小庙失火--慌了神,他在想,如果对付不了,就干脆不对付算了。
当然他还是认为一点,做一天大明的首辅,就要维护大明朝廷的利益,他还是尽责地派了他的心腹南下,去寻访衍圣公,要求他取消跟刘家之间的婚约。
其实这事也都是搞笑,就算他温体仁亲自出马,当代的衍圣公会不会卖他的脸面,都是一个问题,他派了他手下一个心腹去,对方更屌不屌他就是一个问题了。
朝廷要对付刘家就是因为朝廷的大政方针和利益冲突,而刘家跟孔家结盟也是利益结合的一部分,岂是他几句话就能化解的。
温体仁他当了四年的首辅,自从干翻周延儒以后,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四年,但是这也是大明朝政急转直下的四年,在这四年之中,大明的朝政只能用急转直下来形容,用一天不如一天来形容,以至于刘家都有了反意。
温体仁的这种反应,也与朝廷官员的大多数反应相似,大家都自己的认为,我们要对付刘家,是出于朝廷的公义,并没有什么私仇,如果要对付刘家而得罪孔家得罪天下读书人,好像又有点不值,所以在听到了这消息以后,他们也也都停止了对付刘家的步伐,先等一等,看孔家该怎么处理这一问题才说。
甚至他们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如果刘家成功的跟孔家结亲,就相当于进士及地成为了他们之中的一员,以前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则成为了我之同类,是不是可以携手合作呢?
这种形式的改变,却是让有点后知后觉的崇祯皇帝没有发现的,他还在兴致勃勃的准备对付刘家,配合着大家对付刘家的时候,结果他就发现突然间就万马齐暗,官员之间鸦雀无声了,这令他觉得好生尴尬,这就相当于他自己一个人在台上表演,台下却是无人附和和响应,这事该如何演下去。
刘家这种地方的实力派,又不同于朝中的阁臣和大臣们,朝中的阁臣和大臣们,虽然他可以跟皇帝对着干,但是皇帝要免他的职还,是能免的,基本上一纸诏书都可以免了他之职,但是对于地方这些大臣和实力派,想要免他的职,皇帝就没有什么把握了。
皇帝最怕的就是前脚一纸圣旨免去对方的时候,对方就起兵作乱,这样对于他皇帝的权威打击是极大的,在目前这一种情况之下,皇室的权威已经所剩无几了,还是尽量的保留,而且他也都害怕一点,那就是如果他下旨免去了刘远桥的职位却遇到了朝中大臣的掉链子,这又该如何是好?
朝廷和内阁保持一致,就可以联合下达圣旨,违抗圣旨是要诛灭九族的,就相当于跟大明对抗,但如果是皇帝的旨意,没有内阁的附署,这就相当于中旨,看现在内阁的那一般人的尿性,和顾忌的样子,如果皇帝下旨要他们铲除刘家的实力,免去刘家的职位,他们会不会同意都是一个问题,看他们的意思,首先是要先跟孔家沟通,双方达成了一致了,让大家都面面俱到了,才会同意。
这才是孔家的影响力,虽然他们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但是在许多涉及到处理他们家族的事务上,要经过衍圣公的同意,这些当官的才敢公开来做,否则他们就担心会被误会,这是与衍圣公家族做对抗,就是与天下读书人对抗,谁也不愿意为了一些公事而让自己落下了这样的骂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