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条绒裤子(2 / 2)
姥姥的担心大家也应该有,不过悠悠没当成事,随口回答:“不可能坏的,要是坏了,就用腰带扎着呗,裤子还是能穿的。”
姥姥听了也觉得不是问题了,供销社卖的绒裤松紧带也撑不了一年,人们就是用腰带扎着穿。
选好了布料和款式,再选颜色。悠悠决定还是以现在的颜色为主,黑的蓝的酱色的墨绿的,红的稍加改变,选了酒红色,另外悠悠还选了一种卡其色,和酱色差不多,就是颜色浅了一些。
商城里的裤子布料和加工费加一块,成本也就是八块钱。现在做一件条绒裤子,七尺半布,就得九块钱。加上布票的一块五,还有松紧带的钱,成本最低也得十二块钱。
想到百货楼里列宁服上衣十四一件,悠悠觉得自己的短风衣,十五块钱绝对好卖。裤子就按成本价销售,十二元一条。
自己给李保国的批发价,成本价上稍微加些钱,风衣十二元一件,裤子十元一条,卖一身衣服他最低能赚五元钱。
通过一个夏天的实践,悠悠不准备做男装了。主要是适合这个时代的男装太少了,除了干部服就是绿军装,连件中山装都少见。
男装还是继续卖绿军装吧,省心利润还高。男女老少都喜欢,悠悠在网上搜了一下,绿军装从六十年代一直流行到八十年代中期。
姥姥听了悠悠的想法,提出了疑问:“裤子是不是贱了,连本都不够,要是问起来咱咋说啊?”
“姥姥,咱的夏装也不够本,李保国不是没问吗?”李保国那就是个人精,不该说的话绝对不会出口。
悠悠订好了样品,终于完了一样心事。同时也带着期盼,盼着秋装能给自己带来一笔大的收入,毕竟秋装的价格高出夏装好多。
夏装卖出去近3万件,总价也不到8万。秋装卖出去一万件,就能收入十多万元。
至于成本,比说十几万了,就是上亿元,对于自己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再说了,从自己穿过来后,光靠新增的业务,就使自己的商城排名晋升到前五了。
农历的七月七日,刚吃完午饭,桂香和桂萍就来悠悠家买红糖。提着的篮子里放着韭菜和两个鸡蛋。
姥姥问她们:“桂香,今年你们打了多少面?”
“今年的麦子好,俺们捡的多,有四十多斤,打了三十斤面。麦麸子卖了一块钱,都买成糖,多包点糖馒头。”桂香显得特别的高兴,悠悠听得一头雾水。
桂萍对悠悠说:“下午不去割草了,咱看俺姐她们过七巧节去。”
悠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到了七月七,华国的“情人节”。现在可没有情人节一说,情人是这个时代的禁忌。不过,农村未婚姑娘过乞巧节广为流传,就是现在也没人禁止。
在农村,乞巧节是未婚姑娘的节日。七个姑娘组合在一起,从麦收过后就开始做准备。
趁上工歇息的空闲时间,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拾麦穗,集中存放在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