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终于考完了(2 / 2)
“爸爸,英文资料是什么啊?”迪迪好奇的问。
家里至今没有英语课本和读物,文革前,学校里普及的是俄语,临水这种偏远的地级城市,不可能有英文资料。
悠悠因此没敢往外拿英语读物,家里的俄语课本和读物,倒是有好些。爸爸给大家教英语,也没系统的教材,基本上是以实用为主,单词和句子都是写在小黑板上。
看到上大学考英语,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了。特别是智慧姐,其他的课本都不用学了,一门心思的学英语。
这样一来,也冲淡了她等待高考成绩的紧张心情。不过,随着时间的流失,她还是越来越急躁。不时的就会想起做错的题目,懊恼的说:“当时咋就没想起来啊,今年我考不上了。”
大人就劝她:“慧慧,你不会做别人也不会,别自己吓唬自己了。”
7月16日,妈妈放假回来了,她带回来了大学英语课本。原来,她们学校,从大二开始增设了英语课程。同时,她又带回来一大兜的珠宝玉器。
桂金这次没回来,桂金的父母留在了京都,桂金利用暑假去部队探亲了。
孩子们和妈妈一起,用大学英语做教材,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当然了,妈妈回来了,俄语的学习也开始了。
张集高中的校长听说了,专门找到援朝舅舅,让他回家做思想工作,让爸爸去高中做英语代课老师。
这在别人眼里的大好事,对悠悠家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好事,切不说韩屯的高分配,爸爸现在的赤脚医生待遇,虽然没有代课老师高,可是给韩屯村带来了高效益。
韩屯的村卫生室,每年都给村里创收万元以上,病人都是冲着悠悠爸来的,村里当然不希望她去做代课老师了。
不过,张集高中校长在援朝舅舅那里死缠烂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几经商议,最后决定,悠悠爸每个星期六,去学校给同学们集中上一天英语课。
从城里回来后,大舅妈就把和姥姥商议好的意见,给村里说了。婕格、兰芝她们五个,成了服装厂技术员,分别负责各村的服装厂。
姥姥带着悠悠经常坐着雇来的货车,在临水和韩屯之间来回的跑,来的时候是裁好的衣料,回去的时候就是加工好的成衣了。
7月10日,三夏刚结束,县里就在张集公社召开了经济工作现场会,现场参观了各村的服装厂。县委李书记要求各公社回去以后,每个村都要创办村办企业。
结果,会后各公社都赖上了援朝舅舅:“小老弟,你可得帮帮哥哥,这村办企业可不是说着玩的,俺也跟着你办服装厂,俺们帮着你加工服装。”
从此以后,张集公社就开始忙上了,每天都有来参观学习的,就连平城县的也组织人来学习。有时候,一天得接待两三拨人。
临水地区的领导听了县里的汇报,专门来了个调研组,在张集公社住了三天,把48个行政村跑了一遍,掌握了一手的资料,才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