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节(1 / 2)

“来,让村长瞧瞧我们小栓子!”

赵母抱着换了衣裳的小栓子给司娓娓看。

小栓子如今满七月了,司娓娓虽然没带过宝宝,但也有常识,这娃虽然长了肉,看着还是挺瘦小的,完全跟司娓娓记忆里的那些七月大的宝宝不能比。

小栓子大概经常让赵母抱着,乖乖的不哭不闹,虽然脸还是瘦小,可两只大眼睛特别好看。

赵母给小栓子换上的是件鹅黄色连体棉服。

小孩子长得快,一件衣服洗两水,穿不了几次就得换号码,虽然是旧衣,还挺新的,显得小宝宝干净可爱,瞪着眼睛又很无辜。

“咦?这个袜子?”

小宝宝的小脚丫上头套着弹力的袜子。

司娓娓很肯定,自己这次带来的物资里没有宝宝袜。

赵母捏捏小栓子的脚,“嗐,这不是天气凉了吗,我把我的袜子改小了给孩子的。”

司娓娓就瞅着赵母,“婶子,你跟我说句真话,你为啥对这孩子这么好?”

赵母有点不好意思了,“咳,瞧你说的,这孩子多喜人啊是不是?婶子我一向就是这么热心肠的……”

司娓娓还要再问,就听着王大军在院里叫了她一声。

“司村长,我有个事得跟你说说!”

王大军的事肯定优先级更高,司娓娓交待了一声,让赵母接着分发物资,就赶紧出去了。

“走,去看看我们新修的地窖去!”

粮食都从朝圩村那边带来,做饭洗衣都有人管。

种菜喂鸡这些事也有人做,王大军带着壮劳力几乎都把时间用在基建上了。

围墙加高到了三米,而且增加了箭垛,如今从朝圩村运来的弩箭已经有十把,箭支略少只有两百来支,主要是因为金属不足。

王大军也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觉得正经箭不够用,还用削尖了的木头做了几百支木箭。

又在围墙周边做了十几个陷井。

引水进村的设施也进一步完善。茅房也从茅草树枝搭的小屋改成了坚固的石屋。

王大军想着土豆很快就能收了,于是顺手又修了个地窖。

司娓娓跟着王大军下了地窖,手里还提了个充电式照明灯。

“王哥,你这地窖,怎么修得跟个防空洞一样,厉害啊!”

四四方一个屋,墙面地面都抹了平,地窖口还有台阶可下,这修得是相当有水平了。

王大军哈哈一笑,“以前在部队修过呗。”

“王哥,你是要跟我说啥?有啥新情况了?”

如果光是随便村里几个青壮年在新村这边,司娓娓肯定是会提心吊胆的,总怕会出点什么乱子。

但有王大军这样一个专业过硬,头脑也灵光的坐镇着,司娓娓就可以放心的撒手两个多月。

“上个星期,我没事就在这周边四处转转,在离码头三四里的地方碰到一个男的。大概有个三十来岁,看着挺瘦,但不是老高头他们那种的瘦!”

王大军就回忆起他碰见这个人的经过。

在这种荒郊野地,两个陌生人碰头,那肯定不是什么老乡见老乡的感人场面。

王大军本能就觉得这人怕不是个什么善类。

肯定不是像新村里收容的那些老幼,在这乱纷纷的时候,手上估计也沾了点血。

但王大军这人身高块大,相貌堂堂,再加上腰里别着刀,背上背着弩,衣裳上连半个补丁都没有,脚上还登着靴……绝对不好惹!

第81章 准备入籍

既然惹不得,而且在这荒山野外的……那人就堆起笑脸,拱拱手,行个礼,跟王大军攀谈起来。

据他说,他本是开阳县的人,闹灾的时候他逃到了省城,没钱进城,守在城墙下等着施的那点清汤寡水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去了附近郊县,找了个门路,给大户人家打短工挣口饭吃。

这一干就是半年,如今不是听说三殿下带兵将五县给整治清净了么。

且三殿下还向朝廷上奏章,请封五县之地,朝廷也准了。

三殿下宅心仁厚,安抚各地归来灾民,颁布了许多休养生息鼓励农桑的条令。

听说返乡灾民都可去衙门领到口粮和种子,也能借贷农具和耕牛。

人离乡贱,能回去谁乐意在他乡当短工呢?

于是他和几个在外流浪的乡亲就结伴还乡了。

他本是开阳县落云山西边山脚下原家庄的,好不容易千里迢迢地回了村,可村子里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又因为原家庄的村长一家去逃荒并没回来,不知道是死在外头了,还是在哪里落了户,他就托了个大,自任村长。

田地是农民的根本,他带着村人上县衙,除了领了些救济粮和种子之外,还想借贷些农具和耕牛。

然而县衙里却有规定,一般的农具,如锄头铁钎只要押上村里的田地就能领着,可耕牛却不行,需得十户联名,且押上所有人家的房产和田地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