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都市言情>支点> 第二一三章出招应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三章出招应变(2 / 2)

但从江南再度调兵到江北已不可能了。

日军舰队目前已逼近湖口,如果置湖口的要塞炮和水雷于不顾全力向上游冲击,只需两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九江一带的江面,对渡江船队和轮渡码头进行攻击。

这个险谢昌云绝不敢冒!但这并不意味着谢昌云会束手无策,一番密集商议过后,一个新的行动计划又进入了紧锣密鼓的部署之中。

战事虽然紧张,但谢昌云其他的事也没有落下。

自从日军突破了马当以及大别山北麓的商城防线之后,留在武汉的政府和军事机关便开始了向后方的再次转移,同时一些重要工厂的设备迁移也到了最后阶段。

由于运输及安置地等方面的原因,武汉及周边的大批没有靠山的私营中小工厂的去向被放置到了一边无人过问,只能是自寻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中小业主的出路无非就是两个,要么冒险留下来赌个运气,要么变卖资产到后方蜗居。

一时间,武汉到处可见本地的、还有外地迁来再也走不了了的机器设备在大甩卖的广告,八成新的机器,竟连原价的两成都卖不动。这时候不说是机器了,就是当废铁卖别人都嫌是个累赘。

谢昌云对这些工厂盘算已久,无非之前武汉各方大员聚集,稍有不慎就会引来发非议,所以只是在暗中做了准备,由广东省、南华公司、何其轩的振华公司派人对武汉的中小企业进行了广泛的摸底调查。

现在这一块已经成了鸡肋,没有谁还会顾及了,于是谢昌云便抓住时机果断出手,以用较公道的价格购买或入股的方式,迅速获得了那些选定好了的工厂或设备的控制权,计划把这些工厂或设备一部分搬到鄂西恩施,一部分搬到重庆,一部分搬到陕北,大部分迁往粤北和赣南。

不过鉴于往重庆方向的长江运力十分紧张,所以振华公司迁往重庆的设备只能先转移到宜昌,待运力缓解之后再行转运。

这种做法不是没有人想过,但又怕日军占领武汉之后接着就向宜昌进攻,所以最后只能放弃。

但谢昌云心里有数,日军经过武汉会战之后,军力和财力都收到了极大的削弱,而且还要再次对国民政府施展迫降手段,所以宜昌还可以稳定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

所以在别人不敢为的情况下,谢昌云又捡了一个大便宜,同时还博得了挽救民族工业的大好名声。

具体的事都不用谢昌云来做,广东省和南华公司以及何其轩的振华公司已经派遣了一百余人在武汉。谢昌云只是安排何欣怡和李廷秀负责给外迁的设备和人员发放卫戍司令部的通行证,另外给陈诚提供了一份可迁往鄂西地区的三十多家工厂的名录。

谢昌云对陈诚道:“武汉一旦陷落,九战区的大本营肯定是落脚于鄂西。这些工厂大部分都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搬迁难度小,再建周期短、投入低、见效快,而且原料都是在鄂西和重庆就可以解决的,基本就是一个完整的轻工业体系,而且还可以继续发展,对改善鄂西地区和九战区的经济状况会有极大的益处。”

陈诚把名单抓过急匆匆的看了一遍,不过一脸的笑意很快便黯淡了下来。

“老弟果然一动就是大手笔。鄂西的经济很落后,如果能一下进入这么多工厂,当然是一个求之不得的事了。可是这些工厂有的要九战区买下来官办,而且都需要不少的搬迁费和重建费,财政部一时恐怕很难解决。你这不是让我望梅止渴吗?”

谢昌云道:“我这个人一贯是好事做到底,既然把工厂都给你选好了,费用的问题能不考虑吗?需要九战区来官办的那部分投入我已经和宋部长谈好了,这个费用由财政部来出,不过运输工具就要陈长官自己想办法了。剩下那些工厂搬迁和建设的费用都由南华公司或者是振华公司出面来解决,具体方式让他们和那些工厂自己去谈。另外这么多工厂搬过去了电力也是个问题,电力供应干脆也让南华公司一并包下来。鄂西的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建大水电站来不及,广东在粤北一带建小水电站积累了一些经验,我这就让他们到恩施附近考察一下,两万千瓦的以下的小水电站估计搞一两个就足够了。如果不需要筑高坝,三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联网发电。”

陈诚再次兴奋道:“老弟,那我不是白捡了?运输的事情卫戍司令部可以调度,再过十几天汽车和船只就能腾出来一部分。只要前方再能顶一个多月,愿意走的工厂全部都可以运走。”

谢昌云道:“只要五战区不出问题,我们江南防线就是再坚持三个月能够做到。”

谈到战局,陈诚立刻收敛了脸上的笑意道:“唉!担心就担心在北面!冯副委员长和徐厅长他们好几个人私下跟我说了,想再从四战区调动些兵力,意思是让我和老弟疏通一下。我也知老弟的难处,所以并没有给他们明确表示。不过为了平衡战局,老弟多少还是要再出一下手才是。何敬之最近很低调,除了补给方面,从不过问九战区的其他事,事情已经过去了,老弟该退就退一退。”

谢昌云绝对相信陈诚这番话是来自于蒋介石的授意,否则陈诚即便想劝说,也不会拿何应钦出来说事。

但谢昌云并未说破这点,而是道:“我要是真想计较也不在这一时。苏俄与日本的关系正在趋于缓和,张鼓峰事件对日军全面的牵制作用已不存在,日军完全有能力从本土和华北抽调三到四个师团的兵力来进犯华南和福建沿海,对此四战区不得多加防备,所以轻易不能再抽调部队到华中战场。不过大忙虽然帮不上,但小忙还是可以尽力的。大别山北麓日军第二军的补给完全依赖陆路供应,从合肥开始向西已经延长到了两百公里,十一军的江北集群目前的补给也同样是主要靠合肥方向运输,如果要算上南京到合肥这一段就更长了。这么长的补给线,日军能有多少兵力驻守?我准备一些精干部队到敌后去闹一闹,同时也请新四军配合一下,对日军的补给线和重要补给基地展开全面破袭。”

陈诚道:“这倒是个很好的办法,可惜从训练和装备上也只有四战区部队才能胜任。老弟准备派多少人?什么时候开始?”

谢昌云道:“合肥到黄梅这条线由十二集团军负责,有四百多人昨晚已经过了江,现在应该进入了大别山南段。北线由四战区负责,计划七百人左右,明天半夜或者后天凌晨可以乘火车到达武汉,然后用汽车运到北部前线,从现在算估计有三到四天时间就可以进入到敌后。”

陈诚吃惊道:“老弟先已经有布置了?”

谢昌云诡异一笑道:“哪里,这是刚才听了陈长官的劝告临时起意。”

陈诚知道谢昌云的意思这是给他做顺水人情,对蒋介石、冯玉祥、徐永昌等好有个交代,所以便一笑而受之。

考虑到没有根据地和游击区作依托,谢昌云这次所派到敌后的部队与华北那次不同,没有普通作战部队,全是由成建制的特战部队组成,并在特种装备和通讯装备上做了加强,此外还计划在大别山区和前线附近建立六个中继电台。

为了解决统一指挥和补给问题,谢昌云为此又成立了一个特战指挥部,特意把陈绪抽调出来担任了总指挥官,并已随同十二集团军的特种部队一起到达江北,准备将指挥部设在罗田县以兼顾两侧。

反正陈绪的二一一师在彭泽战役中一仗就歼敌九千多,应该够本了!所以谢昌云料定陈绪也不敢因再捞不着打仗打而有什么怨言。

再说,鞥指挥一千多清一色的特种兵作战,对陈绪也是一个难以抵御的诱惑。

“就让这家伙两难一次吧?”

想到这里,谢昌云不由得坏笑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