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电报是下午五点多钟发来的,谢昌云当时只想了一个大概,便接着处理那些已有安排的事情去了。连上晚饭之后到空降旅去听了他们的战斗总结汇报,谢昌云一直忙到了晚上十点多才坐在西楼二楼的书房里,仔细考虑起了怎样给毛泽东以答复。
在纸上写了又划、划了又写了一个多小时,谢昌云终于写好了一份完整的电报稿:
毛主席,对于在华北敌后再次展开大规模破袭,我认为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华北八路军与一、二战区关系没有根本改善,很可能会形成孤军作战之势,所以必须量力而行。如果我处在八路军的位置,我会做如下考虑:一,以全面袭扰、重点破袭为主要作战形式;二,战役计划一次制定之后便不再做较大修改,以免部队准备不足;三,战役目的始终体现对日军交通线的破坏程度,而不受歼敌或缴获不足的干扰;四,所动用部队以精干为主,尚无较强装备和充分训练之部队不宜投入主要作战战场;五,战役时间不能持久并避免攻坚,以免过多消耗难于补充;六,要有防范日军迅速进行报复的准备。
另如有必要,我可令华南空军以西安或洛阳为中转,对八路军给予一定的空中支援,但需给与时间首先将地面联络人员输送到位。
写完了这份字斟句琢的电报,谢昌云如释重负。想到这时应该是毛泽东的工作时间,为了体现出对老师交办的事情的重视,于是就回到卧室,准备让王秋把电报译好后立刻交电台拍发。
何欣怡还在河内要再过三天才能回来,因此谢昌云没有睡,王秋自然也不会睡。
电文不长,王秋十几分钟就将电报译成了密码。谢昌云便陪着王秋一起来到了长官部的电台,看着报务员把电报发出、再将密码电稿收回,等返回西楼以后已经是深夜一点多了。
毛泽东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看到了谢昌云的电报,对于谢昌云能在深夜还给自己回电果然十分高兴,看完电报之后便即刻写了一份回电道:“昌云,来电收悉,对前提设定和其中所提六点都极为得当,我拟转交朱(德)彭(德怀)参阅,望他们能够引起重视,对困难做充分估计。”
非特殊情况下,毛泽东对谢昌云的来电是不会明确表态或再回电,这次能这样做,一方面是对谢昌云由衷的赞许,另一方面多少也表现出了他与朱德和彭德怀在战略上的一些分歧。
毛泽东要考虑共产党的发展甚至是取得政权的问题。
朱德兼任着二战区的副司令长官,不但偶尔指挥国民党部队,而且还要出面要武器要给养,当然希望八路军在战场上能有更多作为。
而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就是直肠子一根,除了打仗之外极少想到政治方面的因素。
各有偏重,矛盾便不可避免,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目前在党内还没有能够达到一言九鼎的权威。
前世的一些恩怨与祸根,恐怕也是在多年的合作与分歧间一点点埋下的。
其中的是是非非,谢昌云一时也无法断定,所以一直避免过多参与中共的具体决策。
但毛泽东却往往把谢昌云推出来,利用谢昌云的特殊身份及地位来隐晦的表达他的某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