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都市言情>支点> 第五五七章拦路告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五七章拦路告状(1 / 2)

吃完了饭,谢昌云叫小姑娘们都再餐车不要走,还请邓汉祥也坐一会,又让卫士去参谋那里取来了一份地图挂在了餐车的车厢壁上,然后就对着地图给小姑娘们详细讲诉起了湘西一带的地理、自然和人文特征。

为小姑娘们因地因时讲课,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谢昌云发觉这种方式的效果特别好,因此这次也没放过机会。

大约讲了半个小时,谢昌云就道:“今天中午过后我们就要进入贵州了,邓先生,你是贵州人,就请你来把贵州的情况提前给丫头们做个介绍。丫头们,邓先生可是饱学之士,你们要仔细听,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提问。”

邓汉祥笑道:“闹了半天,原来是要抓我的差呀!好!好!我今天就来个夜郎自大,先从古时的夜郎国讲起”

邓汉祥正说的兴致勃勃时,就见一名机要参谋拿着公文夹走进餐车,来到谢昌云面前也没有说话,一个立正敬礼之后就把公文夹递了过来。

谢昌云打开一看,见是一份四战区情报处发来的电报,电文有些长,于是就取下电报,在公文夹里的签收单上签了个字,然后就看起了电报。

这份电报有两部分的内容,前面一部分关于是昨天政治协商会议的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关于国民政府和军界高层对谢昌云提出的军队整编方案的反应。

政治协商会议的会议情况谢昌云快速看了一遍就算完了,不管会议上各方的争论的有多激烈,但他对政治协商会议的结果并不担心。

谢昌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电报的后一部分。

首先是蒋介石这么快就把整编方案交给了重要军政官员征询意见,而且也没有与自己交换看法,这让谢昌云感到了不解。

其次,冯玉祥竟然对这个方案表示了不满,这也出乎了谢昌云的意料。不过仔细一想谢昌云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己所提的方案是所保留下来的部队暂时沿用各自原本的集团军番号,而老西北军系统的第三十四集团军已经撤销改为了察哈尔保安司令部,其他各部都已军或师为单位配属给了其他集团军,如不再组建新的集团军,老西北军则不可能独自拥有一个集团军的建制了。

不过冯玉祥只虚领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其影响有名无实,只有蒋介石看在昔日结拜大哥的份上还让他几分,别的实力人物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再往下看,孔祥熙表示反对、何应钦斥为祸心、陈诚主张应予重视、程潜积极赞同、徐永昌不做评论、张群摇头叹气,皆在料想之中。

谢昌云没指望他的整编方案能够顺利获得国民党的通过,他一贯玩的是阳谋,目的是以这种方式来宣告他今后会采取的动作,并为下一步参政会审议政府财政预算提供依据。

谢昌云拿着电报还在思量,机要参谋又送来了一份电报:

第四舰队报告海上编队已伴行法国舰队穿过南中国海进入菲律宾苏比克湾,途中法国舰队没有做出任何挑衅行为,不仅所有舰炮都始终罩着炮衣,而且还悬挂了中国国旗。第四舰队以命编队相应悬挂起法国国旗。

谢昌云笑了一下,掏出笔在电报上签了个“阅”字,就把公文夹还给了机要参谋。

邓汉祥见此就道:“昌云,你先回你的车厢去吧,我这里再有一会儿就完了。”

谢昌云起身道:“邓先生不要过于乐观,你这些临时学生们可还没有开始提问呢!”

“邓先生你好自为之吧!”想到邓汉祥一会儿就要面临二十多张小嘴同时叽叽喳喳起来的场面,谢昌云差点就笑出了声。

看见王秋也是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表情,谢昌云向她做了个继续坐着的手势,然后独自返回了公务车厢。

上午将近十点半,列车缓缓在芷江车站停了下来,已是头上冒汗的邓汉祥终于解脱了!

芷江是湘西重镇,明清是曾为府治,抗战大反攻之前是后方的重要屯兵之地,并建有一个大型机场和一个大型兵站。现在军队和兵站都已迁离,机场也极少使用,只是在原来兵站的地址上还保留了一个带有专用线的军供站。

因此谢昌云提前就通知了下去,准备在芷江多停留一阵并在军供站吃午饭。由于军供站设有车厢补水设施,所以专列只在车站里停了几分钟,很快就倒行着转进了军供站的专用线,芷江当地的几名军政官员已经在军用站台上候着了。

这些官员到现在也不知道来的是何人,但早上接到从火车站传来的候见长官的命令之后,立刻聚在一起进行了商议,人来到了军供站等候的同时,一些土特产品也都预备好了。

专列上的警卫部队首先下车迅速布置起了两道警戒线,接着又是卫队下车,对迎候的官员进行了核对和检查,戴着墨镜的谢昌云这才出现在了车厢门口。

一见走下车的这个年轻人的军衔和面孔,官员们立刻反应过来是谁了,于是心都立刻提了起来,“这可是比蒋委员长丝毫不差的人物呀!”

与几名官员一一见过之后,谢昌云就道:“这次我与邓汉祥先生和我的三夫人路过此地,特意停留向领略一下这里的风情,时间有限,请各位带路,我们现在就进县城。”

邓汉祥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官员们赶紧与他见了礼。至于谢副委员长身旁那位体态娇小、佩戴少校军衔的三夫人,官员们根本没有敢正眼看,只是低着头道了“夫人好!”连“三”字都被省略了。

忙完了礼节的事,当地督察专员这才弓着身子解释道:“禀副委员长,这里距县城还有一点距离,可是我们只有一辆小车和三辆卡车。”

谢昌云挥手道:“我们不去那么多人。麦署长,警卫连不要动,卫队去二十个人,小丫头们都去,其他再安排几个就行了。”

也就是不到十分钟,谢昌云一行就站在了芷江县城的舞水河边。

“真是个山清水秀之地、民风浓郁之处呀!”阳光的照射虽然很强烈,谢昌云却可感到四周一片清凉的气息,他看着被青山绿水环绕、民族风格的阁楼叠嶂的县城,不由发出了感叹。

“咦!这是不是那座风雨桥?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一旁的邓汉祥却脸色大变,指着面前这座桥面光秃秃的石墩桥厉声问到。

“邓先生见过风雨桥?”芷江县长还没等邓汉祥回答就接着道:“这正是龙津风雨桥。民国二十九年由于要通过汽车,所以就把桥上的木廊、木亭和木塔都拆掉了,又对桥面进行了加固,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邓汉祥听了顿足摇头连声叹道:“可惜了!唉!可惜了!天下独一无二之风雨桥竟毁于一旦,唉!可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