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府没落(2 / 2)
薛安知道,薛钲十分着急,为了重振阳武侯府,薛钲付出太多了,这次陛下大婚献礼的机会难得,若是能借这次机会,引得陛下注意,之后在勋臣掌握的五军都督府里重用他们阳武侯府,那就好了!
当然,薛家并非是普通勋贵,之所以没落,那也是有原因的。
阳武侯薛家,首位侯爷薛禄,封爵于永乐十五年,他是成祖文皇帝朱棣靖难起兵的主要功臣之一。
薛禄早年于北平从军,建文元年,时为燕王的朱棣起兵靖难,薛禄随军夺取北平九门,并随朱棣连番破敌,最终过江攻破南京,取得天下。
后来朱棣迁都北平,这位靖难功勋,更是被委任行在后军都督,主持管理北平营造事务。
北平建成,朱棣迁都,改北平为北京,并以建都之绩,合靖难战功,封薛禄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阳武侯,世禄一千一百石。
之后,朱棣病逝,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又命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并赐铁券。
由此,阳武侯薛家,作为仅次于英国公张家的靖难功勋,世代都极受大明皇帝重用,掌管京营。
这样的家世,按理来说除非有大罪,否则不该和普通的勋贵一样没落,可薛家,却因为断了嫡系传承,家族旁支争产,而差点断了世袭的爵位。
说来,其实现任第七代的阳武侯薛钲,并非是薛家嫡系子孙。
那时,薛家传到第五代阳武侯薛翰时,因薛翰无子,阳武侯嫡系一脉人丁单薄,也无其他子嗣,就此断绝。
而阳武侯薛家,作为世袭的靖难勋贵,大明朝廷自然不能令其断绝,便准备从薛家的旁支子孙里,选取合适人选,过继嫡系一脉,继承阳武侯的爵位,使阳武侯一脉不至断绝。
可也正是这原因,导致了阳武侯府的衰败,毕竟,朝廷选人是需要时间的,而阳武侯薛家虽然嫡系一脉人丁不兴盛,但旁支人丁却不少。
现在,能继承阳武侯爵位的就一个人,正所谓狼多肉少,这些薛家旁系,为了自身利益当然毫不相让,自相内耗。
他们有的豪赌,拿了自己的旁支家产,上下打点朝廷官员,只为获取爵位;有的明知获得爵位希望不大,便动了没人管控的嫡系家产的主意,把原本薛家嫡系交给他们的土地财产变卖,并且不承认那是薛家嫡系的……诸如此般,薛家旁支子弟,利用薛家嫡系无人的机会,各种内耗相斗,这一闹就是好几年。
到了薛钲的哥哥,第五代阳武侯薛翰的族子,第六代的阳武侯薛鋹暗地里用了不少办法,终于在万历五年,正式以旁支子弟袭阳武侯爵时,薛家嫡系能掌控的财产基本就没多少了。
那些原本财产不是被薛家子弟争产挪用,就是旁支子弟趁着嫡系无人时,率先分家,强拿了嫡系的财产,根本就成了一笔烂账,说不清了。
就是薛鋹当时想要追讨财产,都追不了多少,毕竟,就是他本人,以旁支子弟袭爵,也是在暗地里用了不少薛家的钱财打点的。
换而言之,薛鋹自己就不干净,所以自然就不好去追讨了,而到了薛鋹的弟弟薛钲袭爵,当然更追不了了,只能寻求其他机会让家族崛起。
因此,阳武侯府自从嫡系绝嗣,旁支争产后,便是日渐衰落,这几十年的起色也不大,在京师勋贵里,也从原本的顶级勋贵,变成了一般角色了,甚至在五军都督府,都捞不到要害职位。
而如果这次皇帝朱由校大婚的机会,薛钲还不能把握的话,那就不知下次能受到朝廷重用的崛起机会,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这也就怪不得薛钲贵为侯爷,要那么在意赌坊那几千两的进项了,实在是献给皇帝的礼物太贵,可他们阳武侯薛府,在保证一府之人吃饭后,真的是没多少闲钱了!
而此时的阳武侯府府外,薛濂和薛昭蕴兄妹俩,都脸色不好的策马而来。
薛昭蕴还好,她心里还在想着若是父亲骂起来,该怎么帮她哥哥说好坏,而薛濂,完全是一副霜打了茄子——蔫了的样子,失魂落魄之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