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太平经注(2 / 2)
“哦。”王双宝轻轻放在一边,又去找别的书了。
“此书原本有十部一百七十卷,因年代久远,散秩丢失严重,现存不到六十卷。你们两个在找的时候,一定注意看注解部分,”袁士妙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注解的人应该是黄巾军的一员,有可能是张氏兄弟,也有可能是他们的部属。”
“不在眼前在近前,”王双宝并没有急于去翻找,他突然想起了张娟那首藏头诗的最后一句,“既然书店叫‘青山宝书’,那最后一句很可能就应在这里。”
“为什么不是我们村子呢?”梁小慧表示质疑,“再说了,这店至多一百年,那本书怎么会流落到这里呢?”
“村子里有那么多人在寻找这本书,而且找了很多年,根本没有一点线索。”王双宝想了想,“也就是梁尧说他爷出殡的时候见过张老师进过西屋。这是唯一靠谱的信息。”
“所以呢?”袁士妙出言鼓励。
“有可能张娟将这本书带到了这里。”王双宝用眼神扫过桌上的图书,“这店名应了藏头诗的前两句。诗的第三句讲到了再聚,我们三个人就是再聚啊。还有最后一句,应的就是这里,这里就是‘近前’。”
“什么在这里?”梁小慧边翻找边嘟囔着,“我根本就没找着。再说了,这里算哪门子‘近前’?”
“双宝的意思,这里是古宣纸店的‘近前’。”袁士妙懂了。
“可是书在哪里呢?”梁小慧翻完了,一掐腰瞪着王双宝。
自从复活之后,王双宝的脑筋就变清楚了。后来修道读书以及在中州数月的经历让他的分析能力更进了一层。有时候甚至超过了梁小慧,让她有些不服气。
“田阿姨!”王双宝走到柜台旁,对着里屋呼喊几声。
“怎么了?”田淑丽快步走了出来,“这么快就找到了?”
“我跟您打听个人儿,”王双宝很有礼貌的样子,“兰沃子村的张娟您认识吗?十年前她是一名民办教师。”
“认识啊,”田淑丽点了点头,“她是黑山张的,我是田集的,中学时我们是同学。”
“应该挺熟的吧,”王双宝追问了一句,“02年她有没有交给你一本书?书名应该是叫《太平经注》的。”
“你们是谁?”田淑丽开始警惕起来。
“我是全真教袁士妙,这两个是我的徒弟。”袁士妙连忙上前解释,“他们两个都是兰沃子村的,曾经是张娟的学生。”
“哦。”田淑丽的态度以不复之前那样热情,“我们两个关系普通,我也没收到张娟的什么书。你们自便吧。”
“十年前张老师突遭横祸失踪,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王双宝犹不死心,“但是她却没有死……”
“没死?”田淑丽一脸的震惊,“她在哪儿?”
“她的故事比较长……”王双宝看了眼师傅,得到支持后又转过头来。
“你们进来吧,”田淑丽轻叹一口气,打开了柜台盖板,“正好到午饭时间了,咱们边吃边聊吧。”
午饭相对简单,只是煮了一大锅面条,再用韭菜、鸡蛋开的卤子浇到上面。虽然普通,但是味道很好。
王双宝第一个吃完的,开始讲述张娟的故事。与梁小慧相比,王双宝更实诚些。他不知道哪些东西不该讲哪些东西又该讲,只是将知道的全部都说出来,也不管对方能不能接受。就这样,在梁小慧的补充下,他约摸讲了半个小时才结束。
“烟消云散?”田淑丽皱起了眉头,“她这算什么?”
“张娟心中有股子执念,在弥留之际被血族的人救起,成为血族的播种者。其实她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了,但是血族的邪术让她以人类的形态在世上又‘活’了十年。当她死的时候,身体瞬间回复到了应有的状态。”袁士妙知道王双宝讲得太多,对方很难接受。
“你刚才说张娟给你留了一首诗,既是藏头又是指明《太平经注》的下落?”田淑丽稳定了一下情绪,“那道诗的内容是什么?”
“一宝一书杳无信,青山踏遍未得见。重还家乡再聚日,不在眼前在近前。”王双宝信口吟道。
“哦,倒还真是她的手笔。”田淑丽点了点头,“这诗中的宝指的是什么?”
“九节杖。”王双宝脱口而出,“我们已经找到了。”
“哦!1800多年的宝贝!我能看一下吗?”田淑丽郑重其事,“行吗?”
“你竟然知道九节杖?”袁士妙开始怀疑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