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九年二月,燕云战区一万铁骑陈兵金国南线,燕山与金国南京,战云密布。
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大宋动员了正规军总兵力达八十万。
在原北方三镇,又动员民夫六十万。
西北战区投入进来的兵力高达二十万,动员民夫超过四十万。
高丽战线投入的兵力也有十万之多,在高丽民间组织民夫共二十五万。
整个大宋黄河以北,就像一个钢铁巨人,在皇帝的意志下,每一处的零件都开始运转起来,让整个巨人迈出了震天动地的脚步。
每天都有前方的信息传到东京城,大军调集的情况,粮草运输的情况,人员状态,以及军备投入等等信息,都被送到皇宫里。
不仅如此,为了稳住北方的民生,朝廷在一个多月前,就策马加鞭在南方实行空前规模的粮食调度。
这一年,大宋的第一代公路已经几乎已经全部完成了。
从岭南、西南到长江南的各大城市,分别被五条大型公路打通。
西南的栈道,水道,渡口,也在这几年朝廷的新政下进行了全面建设。
基础设施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同时,改变了南方的经济结构。
运输力的空前提高,让大臣们震惊地发现,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的时候,更加从容。
靖康前三年,皇帝在全国范围内的血腥镇压,也初步打通了从上到下的信息传递。
靖康九年一月,朝廷决定北伐金国,政宣司在全国开始动员,几乎每一个州府,每一个县城和乡村,都有大量的人员在做宣传。
这是一场正义之战,这是一场普及王化之战,将天朝的光辉照耀到辽东去。
靖康九年的二月,长江南的各州县都出现了空前的热潮。
三月,桃花开的季节,热潮扩散到岭南,甚至交州地带。
而黄河以北的地区,更是出现了主战空前高涨的局面。
对于金国,大宋是抱有一种极度复杂的心态的。
那里曾经是辽国的地盘,但是在前唐时期,那里可是华夏控制的疆域。
当年辽国取燕云而虎视中原,曾经不止一次南下,可以说中原地区的百姓,对北面的那个蛮夷是最痛恨的。
许多人祖上好几代,都砸到对抗契丹和金国的战争中,是有血海深仇的。
他们一听说朝廷意欲北伐,兴奋得连晚上睡觉都睡不着,更有不少人组织商社,向军队捐募粮食。
路边到处可以看到北上的车马,有人在向心爱的姑娘道别,有人则跟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说:如果爹爹不回来,以后就好好撑起这个家!
三月上旬,帝国元帅种师道莅临燕云战区,燕云战区经略副使姚古亲率精锐,在幽州府南部三十里迎接元帅。
光鲜亮丽的铠甲在阳光下,映射出耀眼的光辉。
三万体格强壮的大宋铁军,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整整齐齐陈列在两边,迎接已经八十四岁的种师道。
种师道一身红衣,披青色铠甲,虽然已经须发花白,苍老暮年,但整个人却是挺直如松,给人一种如泰山一般沉稳厚重的感觉。
他所过之处,所有士兵都目视他,露出崇敬的目光。
老元帅已经是仗朝之年,却亲自披上战甲,当燕云战区的士兵们听说元帅会亲自,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将种师道迎入燕云战区后,设立北伐元帅府。
以西北战区,岳飞为左路军统帅,以高丽经略使王禀为右路军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