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1 / 2)
宋玥微微抬了下巴,斜睨着他,似笑非笑:“阗少东这奉承话,也太假了些!”
阗柏广连连摇头笑道:“宋掌柜何出此言,阗某所言,皆出自本心啊,绝无半句虚言。”
说完,又连着叹了几声,道:“刚刚那乐声、那首诗,实在是,洒脱不羁、豪情壮志,不输男儿啊!”
“我们屋里好几个少年儿郎呢!”宋玥玩笑一句,结束之前的话题,然后笑着拱拱手,“今日皆是内眷,就不与阗少东盘桓了,改日再叙。”
阗柏广也不多话,拱拱手,看着宋玥转身进门,一个小丫头走过来,朝他略略一曲膝,关上了雅室的房门。
他们说话的功夫,楼下大堂之中,一群年轻的读书人已经把那几句诗录了下来。只不过,大多数人注意到的时候,前两句已经诵完,是以,录下来之后,前两句就是残缺的。
有人道:“我听到了,首句就是‘雄关漫道’!”
又有人道:“在下思忖再三,还是觉得‘到’更贴切……”
阗柏广顺着楼梯往下走,一边关注着大堂中的动静,一边低声吩咐跟在身后的小厮:“半个时辰后,把前头两句放出去,将几个版本的诗句都裱了,悬于堂上,请诸士子品评甄鉴。再传出话去,有补齐上半阕的,得银十两,上佳之作,选入今年得月楼元宵灯诗牌儿。”
得月楼的规矩,每年元宵节前,会收集上佳的诗作歌赋,经过评判遴选出十首,写成牌子挂在得月楼的元宵诗灯上,称之为元宵诗牌儿。只要能上诗牌儿的,就能得银一百两。
元宵节放灯三日,诗牌灯下会各放一只小竹筐,凡进入得月楼赏灯者,可选自己喜欢的诗作投入竹筹一枚,三日放灯结束,得竹筹多者为一年的诗魁,得月楼出二百两润笔,请作诗之人写下此诗,悬于楼内。
说起来,元宵诗灯还是银水桥江家杂货铺兴起的,得月楼不过是拾人牙慧,却也吸引了一些学子。毕竟,好多学子家境并不富裕,若能凭一首诗上得诗牌,得一百两银子,足够一年嚼裹了。
这才十月里,据说得月楼里传出来的消息,已经接到了数百篇诗赋,只佳作也有数十篇了。
小厮低低地答应着,阗柏广站在二楼转弯处,又扶着栏杆看了看大堂中的众士子,鼻子里发出几不可闻地一声轻哼,转身,沿着他专用的通道下楼,往后边去了。
虽说,也有人听到朗诵诗的是一个女声,但毕竟只是短短几句,那些人别说哪间雅室,连楼层都没确定。宋玥一行人都是女眷孩子,又早早与阗柏广打过招呼,走的是后门和楼梯,并不经过大堂,是以,半阙诗轰动一时,作诗之人却成了隐形人。
外头的人不知道,屋里的人却都瞒不过的。
宋玥一转回来,谷二太太唐氏就感叹上了:“俺们眼拙,竟不知道,恁还是个大才女,吟诗作赋,是不是还能写文章啊?”
宋玥哭笑不得地摆手:“恁认识我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我才不才的,恁们还不知道?刚刚那一句,还是小时候听谁念的,也记不全了,就记住那两句。”
说完,见众人仍旧疑惑,宋玥立刻又补充了一句:“我父亲是读书人,交往的也多是读书的,那时候我小,常常跟在父亲身边,听他们谈论诗词文章,记住一句两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