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庶之争(2 / 2)
子启同母兄弟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居中,受德(纣)最小。
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
父母想要立长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
这样,也为商朝灭亡埋下祸根。到后来,姬发没出兵之时,子启已是微国国君,子爵。因而称之为微子。
商朝封爵,多封子,最大的爵位只给伯爵。商朝被封伯爵,权势极大,所有附近地方的子爵诸侯,必须听命于他。
姬昌就因为装老实,被帝辛封了周伯,《封神榜》称之为西伯侯,这是胡乱写,胡乱叫的。伯与侯,是两种爵位,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
姬昌成为周伯,按殷朝条例,就具有了统摄西部诸侯的权力,也就奠定了造反的基础。
微子恼恨帝辛,不待姬发用兵,就抱着祭器,暗中投降周伯。
如今,黄羿家,三兄弟的情况也陷入了这种困局。
黄羿听到长孙黄昭说起家中之事,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毋庸置疑,黄遵必然或被挑唆,或明里暗里与管氏弄气。黄通也会跟定黄遵去做,两个都对长子黄遥成为敌对。
这样搞来搞去,管氏必然难以承受,不上吊才怪。
薛仆射当然很清楚,此时摇头叹气。早知如此,还不如就让管氏继续做妾,黄羿或者不再续娶正妻,或者另娶别家女子。断然不会出现这等纠缠。
黄羿家中出事,薛平这个当大哥的自然要关照,心下好不烦恼。而他家的情形,却与薛燕、缭云情形大不相同。到底该如何处置?
大哥薛平对二弟胡轸、四弟岑交,一一说明前因后果。希望能得到一点建议,尽量将三弟黄羿的事情摆平。
岑交却将十八山神之一的老兄弟甘茨山抬出来,说甘茨山与薛燕如何恩爱,而甘茨山家就没听说这样的事情。
薛平看他这样说,便知其斤两。岑寿山于战阵中没得说,于家政、国政却相去甚远。
胡轸沉吟很久,说道:“大哥,三弟,四弟,你们都在场。我说一句不该讲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黄羿正无可奈何,急切问道:“二哥快说,无论怎么处置,宜早不宜晚。”
胡轸捋一捋胡须,掸一掸御赐绯色国公袍,说道:“宗法为嫡长子,还是第一位的铁律。这个在姒夏王朝就已成为定制,姬周王朝继承了这一宗法。中间的子商王朝,以兄终弟及之法传位。少弟的后代继帝位,还是兄终弟及。
“这种制度,到了周朝、秦朝、汉朝乃至我大唐,为什么不被采纳?
“就在于帝后争为年轻,帝妃争着最后生子,还要卡准帝者最后去世的时间。于是巫术大兴。”
这个制度,是子商王朝圣相伊尹之谋。此制无可厚非,追求平等,当商帝么,在兄弟间都来一遍。其实,都是老小家的兄弟来一遍。最后,又是下一代老小家来一遍。这种制度,等于是建立了崇幺宗法。
为什么后代帝王,包括结义兄弟,都除了不惹大哥,就是绝对不惹老幺?源头就在这里。
至于三弟家事,无论前妻李氏的嫡系,还是后妻管氏的弟子,将原来的以正妻为嫡系的母系宗法,变为以父所娶正妻为嫡系的父系宗法,也来个兄终弟及。说白了,兄终弟及,就是父系宗法。嫡长子就是母系宗法。
足见,当帝王的,看起来对朝臣威风凛凛,实际上胎带的打上了母系操控的烙印。
武则天能够成功篡位,不就是窥透了这一点,而代唐自立的吗?
那么,在商朝,为什么从没有中间篡权、母后操纵、帝者被害短寿、外戚专权、宦官杀帝等事故,那是因为父亲说了算。
帝后者,凡干预朝政及帝系继承,随即可以废黜。而夏周的嫡长子制度,帝者却完全失控。假设被帝后暗杀,丢下的江山,全凭帝后处置。
恶劣循环,至于现今。孔孟如此无能之辈,却被立为国教,实则是母系后党支持。因而,孔孟一族,属阴,于国大害。
凡开国,拼死去做,皆兵家法家所教,断无一个开国帝王奉行孔孟可以称帝。盖因兵家法家皆为阳性。
以至于立国为帝,毫无尺寸之功的母系,在暗中操纵如何将先帝基业掌控。随即立孔孟等阴损之言为国教,如此,母党必胜。因此,孔教不绝。
经胡轸这么一说,黄羿顿时心明眼亮。对于胡轸的看法,就此改变,绝不仅仅看成是简单的万贯助军之功。
那么,他黄家这场嫡庶之争,黄羿找到了解决办法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