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雷雄的决断4000字大章奉上(2 / 2)

加入书签

“长官,开枪啊!打死狗日的。”

民众们只恨不得给自己一杆枪,对着那帮越来越近的日军开枪来解决这个祸患。

在侧面观察此战脸色越来越严肃的斯马莱特准将微微叹了一口气放下望远镜,下令一个步兵营增援河岸边。

当然不是为了增援已经被他认为必输的四行仓库中国守军,虽然那个中国步兵连的官兵是真正的军人,亦是值得让他尊重的军人,在这场攻防战之前打得也极为让人叹服,但日本人表现得同样也不赖,中日两方在这个上午打出了一场虽然小规模但极为精彩的攻防战,甚至可以被写进教科书当成案例。

可中国人依旧失败了,只要这近百日军步兵靠近仓库,楼上的那些中国人再如何丢手榴弹也阻止不了他们了。仅靠窗户的看向外面的他们有太多的死角,日本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死角将墙壁进行爆破,从而彻底剥开仓库坚固的外衣。失去能抵御步兵炮凭仗的中国人再也无力阻挡日本人的下一波攻势了。

他之所以下令增援,是怕租界内的中国民众情绪太过激动,要是抢租界士兵手里的枪那可就不好办了。别看这些中国老百姓赤手空拳,他们对面的士兵荷枪实弹,但日不落帝国准将知道,这批瞪着大眼珠子喷着粗气的中国平民和数天前麻木坐在街头等待着救济的平民早已不一样了,他们就像是即将喷发的火山,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爆发。而一百多名中国士兵在他们面前被日本人一一杀死,很有可能就是那个引发暴乱的引子,他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这也是他做为租界联合驻军司令官的责任。

下一刻,日不落帝国老头准备离去的脚步停止了。

三百米外,一阵更激烈的枪声响起。

二十几杆冲锋枪连续的射击声犹如魔音,尤其是在日军的耳畔响起的时候。

日军几乎连卧倒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扫倒了一大片。以雷雄为首的中国士兵这次是纷纷踢开了一楼窗户堆砌的沙包,第一次将身形完全暴露在日军的兵锋面前,端着冲锋枪毫不停顿的连射。

不用瞄准,不用顾忌弹着点是否精准,就是扣动扳机对着汹涌而来的日军队列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把最多的子弹倾泻出去。

高达900发/分射速的冲锋枪保证了三十发的弹匣几乎是在三秒之内全部击空,打光自己子弹的雷雄随手就丢掉了原本应该被视为珍宝的还散发着蓝幽幽光泽的第三帝国新式冲锋枪,端起早已放置在身侧的日式步枪,怒吼一声:“弟兄们,跟老子上。”

二十几名士兵集体丢掉冲锋枪,端着步枪从窗口中跃出,悍然迎着三十多名脸上涌上惊容的日军残兵,冲锋。

数万中国民众本来看着数十日军刹那间倒下正想高声呼好,但却在“好”字还没冲出嗓子眼的那一瞬间,就紧紧闭住了嘴巴。他们的视野中,二十多名士兵,在一名领先他们两三米高大士兵的率领下,跳出仓库窗口,端着已经上好刺刀的长枪,迎着日军,冲锋。

他们,集体屏住了呼吸。

日军的拼刺术,可是出了名的可怕。无论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淞沪之战,还是四年前的长城抗战,日军强悍的拼刺术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残余的日军并不多,但光看军服颜色的对比,日军还是比中国军人要多上那么几个的。他们,能赢吗?

“支那人!竟然想用这种方式和我军决斗!”远方握着望远镜的胁板次郎已经血红的眼睛里再度增加一分浓郁的红色。“狂妄,用旗语传令前方,所有人,在没有接到新的命令之前,不得开枪,我要让这些狂妄的支那士兵在他们的族人面前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用事实告诉所有支那人,强大的大日本帝国陆军,是不可战胜的。”

而被枪声惊动重新拿起望远镜的斯马莱特准将目光一片呆滞。

以他西方人的思维,他不明白中国人为何选择在这个时候奔出仓库要以短兵相接的方式来解决这次战斗,在他看来,中国人在拥有了冲锋枪这种可怕的近程火器后,明明可以继续躲在坚墙之后,以分段式射击的方式将这批已经严重减员的日军士兵全部干掉,仓库之危立减。

却为何傻不呼呼的跳出来玩儿什么决斗,这不是用了最愚蠢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吗?

崇尚生命第一的西方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明白,在世界的东方,这片世界最大的陆地上有这样两个民族,他们所要守护的,是远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而那个勇敢跃出掩体的民族男人,正是要用对手最骄傲最擅长的方式击碎他们所谓的守护,当着自己数万族人和对手上千族人的面。

为了完成这种精神层面的打击,一切牺牲,都是值得付出的。

就如同胁板次郎命令不得开枪一样。

这场战斗,不仅是刺刀与刺刀的碰撞,也不是生命与生命的交锋,更多的,是一场灵魂之战。

生或是死,早已退居其次。

。。。。。。。

PS:今天是女儿生日,答应了陪她去玩耍,一大早起床码了一章4000字,今天就更新这么多吧!希望大家祝我家美丽的小公举生日快乐。时光如梭啊!一晃,她都13岁了,那个曾经喜欢骑在我脖子上玩耍的扎着两条小羊角辫的小姑娘,成了依偎在我身边的美丽少女,她就这么飞快的长大了,我心里还有点儿小小的失落呢!好怀念那个奶声奶气说着“爸爸,我帮你挡雨”坐在我肩膀上支着双手放在我额头之上的小丫头。愿我家小女这一生永远平安快乐,这是我这个做父亲永远的祝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