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加入书签

另一边,让皇上最期盼的反倒是九王的年货孝敬。

说起来,这小九好歹也是太子一手养大的孩子,他也做不出那些贪污受贿的事情来。手头也未必有那些钱,有钱也用来提高士兵待遇了。

而且,这儿子也是个实物的。

他自己喜欢吃,便会想办法给自己老爹送上一些美味的吃食。

对比其他几个儿子,那些不带半点真心的礼物,等到皇上收到了那一车一车的火腿,熏肉,灌肠,肉铺,肉干,肉松;以及各种番薯小食,便有些坐不住了。

这小九实在有趣得很,这是想把一年份的吃食,都给他备下吗?

特别是太子看着那些火腿,一脸酸涩地说道:“他来信时问我,父皇是不是真心喜欢那些芳香猪的火腿肉。我去信告诉他,您如今就爱这口菜,特别是那道蜜汁火方,更是您的最爱。

小九那孩子特意从夏天就开始给您准备这份礼了。这些火腿都是请老师傅特制出来的。可恨他这次都给您运了过来,都没想着给我留一些。我呀,往后少不得到您这里蹭些火腿吃了。”

皇上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又连连说道:“你自己养大的孩子就是心里实诚。皇儿你也别太醋了,你想吃,父皇还能亏着你不成?”

说罢,又招来内侍上前,又说道:“把这些年货分一半,到太子宫里。”

内侍连忙下去了,太子又拿了几盒番薯说道:“这便是小九手下那边,想办法从吕宋带回来的粮食,父皇可要尝尝?”

皇上此时龙心大悦,不止要吃这番薯,同时又让御厨准备了不少芳香猪肉菜肴。

摆下宴席,同太子分享美食,也终于享受到了父亲之间的天伦之乐。

席间,皇上不止吃了番薯干,番薯果脯,还吃了蒸番薯,烤番薯,拔丝番薯,以及番薯点心。

一时间,他便发现番薯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粮食。

于是,他大手一挥,准备全国推广番薯。

太子便连忙放下筷子,说道:“这一二年,我也在干这件事。只可惜,咱们大庆朝祖祖辈辈都在种稻子,如今农民也已经习惯种水稻了。就算我把番薯加在赋税里。很多北方人根本不知道番薯是何物?

之前,小九便来了一封信,问我,若是开一家果铺,专门买些番薯吃食。若是能做出名堂来,是否有利于推广番薯?”

皇上听了这话,沉吟片刻,又说道:“这办法倒是也可行。”

太子便又乘机说道:“若是能求得父皇,给小九这番薯果子铺提块招牌,岂不是更好?”

皇上点了点头,又笑道:“罢了,也就你这兄弟还想着孝敬我这老人家,如今朕帮他题字便是。也让小九赚几个零花钱,好继续搞军粮军务。”

太子又在一旁说道:“既然父皇这么喜欢火腿,何不把它也定做潞城那边的贡品。”

皇上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就这样,在陈宁宁还不知道的时候,她的心上人一时热心,推波助澜,便帮她达成当初的心愿。

这芳香猪果然成了贡品。至于番薯的买卖,也很快就能做起来。

第72章 番薯与灾年

有了当今皇上的亲笔题的匾额, 番薯果铺很快就在上京城流行起来。

初时,人们并不知道番薯到底为何物,只是因为那是当家皇上喜爱的食物, 因而便有不少达官贵人, 过去买来尝尝。

再加上,番薯干和水晶番薯价格定的并不算太高。只是由于必须从南方潞城远道运来, 因而价格翻了几番。

味道却是极好的。因而被那些达官贵人狠狠夸赞一番。甚至还有人为了番薯赋诗一首。

似乎与皇家沾上关系,这番薯就像镀了一层金似的。

慢慢的, 上京城里一些富贵人家, 有闲钱的, 也愿意尝个新鲜。

也有些地主财主向番薯果铺里的人询问。

“这种番薯是只有南方能种, 还是北方也能种起来?”

果铺里面的伙计也并不多作隐瞒,随口便说道:“咱们北方也能种出番薯来。这不是皇上爱吃番薯, 尤其喜欢蒸着吃,说是比点心还香甜。太医也说,每日晚间吃上一个番薯, 有延年益寿之效用。太子一向仁孝,便在自己庄上, 打发人开始种番薯。如今长势似乎格外好。刚好我们董家的亲戚, 就在太子庄上当管事, 因而也听说一些。”

众人皆知, 这番薯铺子是九王的。九王跟太子又是一家, 因此对这事并没有太过怀疑。

有些财主反而连忙问道:“原来番薯还有这么多公用, 怪不得皇上喜欢吃。只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普通农人, 能否在自家地里种些番薯出来?”

伙计想了想,又说道:“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太子亲自敦促官员,把番薯加进赋税里。如今南方那些城镇都在种番薯呢。

这东西产量很高, 又容易吃饱,味道也好。也就是咱们北方这边,如今还没有人开始种。需得舟车劳顿,把这番薯干番薯果脯运过来,不然可不是这个价格。”

那些财主瞬间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商机,又百般讨好,向伙计打听,何处才能有这番薯种子?

那果铺的东家也听说了此事。到底也想赚些外快,便想方设法运了一批番薯出来。

此事做得十分隐蔽。

只可惜,想买番薯种子的人实在太多。

那东家也不知该如何卖才好,便把那些财主招到一处。

那些财主地主竟然抢夺起来,差点把脑袋打破,才凭高价弄了些番薯回家。

东家也算是有良心的人,又打发伙计,细细跟那些财主说了,番薯到底该如何种植。

不止如此,东家还算尝到了甜头。

很快就想办法,运来了第二批番薯第三批番薯。

一时间,上京城竟也出现了番薯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