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明知故温,周云棠吩咐婢女退下去,半晌后走到云渺的跟前,低声道:“你若想活命就将这场戏演下去。”
周云渺恨得咬牙切齿,同样压低了声音:“我演戏,你母仪天下?你瞒了我这么多年,就这么对我?”
瞒了她整整十六年,何时将她当作亲人。
周云棠当作没有听到,冲着外面说道:“无事,药碗砸了。”说话的功夫,她按住周云渺,低声道:“你这个样子人不人,鬼不鬼,母亲来了会多伤心。你若惦念母亲、惦念姐妹情分,你就好好地养病,昭平侯府的姑娘很不错,她不会揭穿你的身份。”
“那你呢?继续同太子殿下恩恩爱爱?”
“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你自己惹出来的,钱泽背后是谁还没有查清楚,但有一点就是你与钱泽的事情就当作没有发生,不然你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连累母亲。”周云棠目露狠厉,母亲确实将她宠坏,宠得不分是非,不分善恶。
周云渺苍白的小脸上涌起不正常的红晕,心口的怒气几乎将她吞噬,目光不经意间扫到她耳畔上的鎏金红色琉璃的耳环,那是母亲给她的陪嫁,“钱泽的命又该怎么算?周云棠,杀人偿命。”
周云棠没有看她,只微微俯身坐在她的身侧,“偿命?那有本事先活下来再说。”
“周云棠,你就不怕报应吗?”
“报应?我本就不是什么善人,何惧那无中生有的报应,倒是你,想活下来就得成为周世子。”周云棠轻言细语,想起她这般莽撞的性子就叹息道:“母亲不是将你宠坏了,而是教坏了,笨到自己入局都不知道。你以为殿下不知道你我身份互换的事情吗?”
周云渺顿时说不出话来,心内俨然翻天覆地,太子知晓太子妃换人还这么心平气和地陪她演戏?
“不要光长个子不长脑子,好好想想你接下来怎么做的。”周云棠站起身,又将声音说大了些:“既然兄长无事,我便先回宫,身子若好了些,记得入宫给陛下谢恩。”
说完不再留恋般走出去,秦昭靠坐在椅子上,眸色光色忽明忽灭。
周云棠淡定如无人,神情步伐间更是没有半点慌张和担心,“殿下,兄长没什么大碍,我们回宫去?”
秦昭坐着不动,反招手示意她过来:“累吗?”
语气甚是亲昵,听得周云渺心口一颤,她探过身子就见到椅子上指点山河的男子,眼睫一颤,只见骨节分明的双手揽着周云棠纤细的腰肢。接着就凑到她的耳畔,轻轻低语,不知在说什么话,神色温柔到了极致。
在周云渺的印象中,秦昭并不是仁善的人,甚至有着储君的霸道与不讲理。
在此之前,她就只见过一面。
唯一的一面就被他吓哭了,她不喜欢这样的男子,甚至讨厌仗势欺人的人。
钱泽温润,饱读诗书又游历山水,身上有书香还有山水间灵动的气息,但今日一见,她觉得秦昭变了。
低眸亲吻周云棠耳畔时温柔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做作,没有那股霸道,唯有那股润物细无声的柔和感,骨子里慢慢渗透出来的。
她悄悄注视那双眼眸,只觉得眼前的男子无论是相貌还是气度都是上乘的,虽不尽完美,却也是寻常人难以比较的。
太子秦昭,当真如周云棠口中所言,芝兰玉树。
钱泽是山水间的隐士,而秦昭就是人间霸主。
她默然望着,而秦昭几乎就要咬上周云棠那只通红的耳畔,那双眼睛盯着他,令人厌恶的眼神。
周云棠微微抵触,捂住自己的耳朵,轻轻哼了一声:“不许咬。”
说出口就后悔了,声音软绵骄纵,听起来更像撒娇。
秦昭微微一笑,“你胆子变大了。”
周云棠羞得满脸通红,起身拉着就要往外走,再这样暧昧下去,云渺就该会发现了。
秦昭被她拉得直接站起身子,一双眼眸犹如山中的温泉,温热地包裹着面前的人。
周云渺微微一顿,她从未在钱泽眼中看到这种包容爱恋的眼神。
秦昭被周云棠拉着被迫往外走,一面装作不知有人偷看,慢悠悠道:“云棠,你好生休息,孤得空来看你。”
外间寒冷,周云棠不禁打了哆嗦,秦昭的眼神在她身上从未离开过,微微一笑,牵着她的手道:“回去吧。”
戏唱完了,就该回东宫。
周云棠一颗心始终提着,七上八下,不知所措,身子不觉跟着僵硬了几分,秦昭的想法是什么?
秦昭一路无言,将人送去含秋殿后就被皇帝宣去崇政殿。
皇帝今夜穿了一身龙袍,皇帝的威仪也压不住两鬓斑白的银发,视线在群臣中扫了一眼后慢慢道:“西夏国主死了,上位的是小儿子,新国主嗜血善战。”
肃王先道:“兵来将挡,有何可惧。”
“肃王兄想要上战场吗?”秦暄呛了一句。
肃王脸色一红:“难不成怕了他们?”
宣平侯死后,边境的战况就陷入僵局,在西夏兵中也讨不到什么好处,打了这么多来年来也是丝毫没有进展。
如今换了新国主,不难保证对方不会加大进贡。
秦昭姗姗来迟,皇帝先问他的意思。
肃王不服气,却也只能忍着。
秦昭斟酌道:“先去打探西夏是何意思,加强边境防卫。”
肃王赶忙道:“若是可以,或是趁着对方尚且没有缓过来,先行出兵,打他们措手不及。”
皇帝沉默不言,兵部尚书为难道:“先行出兵,没有合适的战将,若是宣平侯爷在,也不会陷入僵局。”
肃王冷斥道:“兵部尚书这话就是长旁人志气了,宣平侯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求他不如求自己。我朝战将不缺,你们就只记得他吗?”
兵部尚书讷讷道:“殿下说得极是,臣言语不当。”
秦昭扫了一眼肃王,他不看兵部尚书反而看着陛下。陛下不置一词,显然是赞同肃王的说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