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2)

加入书签

廖维姝没有办法了,她看向门口自己的妈妈,向她投以求助的目光。

曲芷桃还是很维护闺女的面子的,笑了笑,走了过去,抬手摸了摸睿睿的头。

“睿睿,今天屋里有点热,你可以和姝姝一起去外面的树下一起背诗,比较凉快一些。”

廖维姝立马点头,还把手当扇子扇着,嘴上说着:“好热,好热!”

睿睿是个会体谅人的小孩,他想了一下就点头说:“好的,桃姨。”

廖维姝一听到他答应,立马拉着他的手往外跑。

但是转身的瞬间,他看到了后面晒着的被子,他认出了那是姝姝的被褥,便停住了脚步,有些好奇地问:“姝姝,你是不小心把水倒在了被子上吗?”

廖维姝低下头不吭声。因为曲芷桃从小教育她不许说谎,她不想说谎,但也不想和睿睿说实话,只能不吭声。

曲芷桃看着她这模样,不忍心真的让睿睿落了她的面子,便开口说:“对的,是不小心撒的水。”

廖维姝奇怪地看向自己妈妈:明明妈妈和她说的不能说谎,为什么妈妈可以说呢?

不过她最怕的还是睿睿知道她尿床的事情,所以她没有问自己妈妈,拉着睿睿先跑出去了。

等廖维姝从外面回来,她跑得很快,脸上被太阳晒得红通通的,脸上还挂着汗珠。

曲芷桃拿出手帕给她擦了擦脸,又给她倒了一杯酸梅汤喝,嘴上说着:“怎么跑这么快?也不怕中暑了。”

廖维姝端着自己的小水杯,咕咚咕咚把酸梅汤喝完才说话:“妈妈,我就是从门口进来的时候跑了,不会中暑。”

曲芷桃点了点她的额头,问她:“睿睿呢?怎么不见叫他一起进来喝酸梅汤?”

廖维姝一本正经和她说:“睿睿哥哥送到我门口就回去了。”

她又想了一下说:“那妈妈,我把酸梅汤给睿睿哥哥送过去吧。”

曲芷桃把酸梅汤给她,没在家等多久,她端着空碗回来了,告诉她已经看着睿睿哥哥把酸梅汤喝完了。

“真乖。”

“妈妈!”

“怎么了?”

曲芷桃看向廖维姝。

廖维姝非常认真地看着曲芷桃,和她表达她的困惑:“妈妈,你不是和我说小孩子不能撒谎吗?为什么你要对睿睿哥哥撒谎呢?”

廖维姝是一个非常有探究精神的孩子,她存在心里的问题,一定得问清楚才行。

曲芷桃笑得有些无奈地摸了摸她的头,声音温和说:“因为妈妈要维护姝姝的面子呀,你不是不想让睿睿知道你尿床吗?”

廖维姝点点头,脸上有些纠结:“可是那也不能撒谎呀。”

曲芷桃耐心和她解释:“人在长大后,有时候为了维护亲人和朋友,是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的。不过小孩子依旧是不能撒谎的,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两个的区别了。”

廖维姝还是想不明白,明明都是撒谎不是吗?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呢?此时此刻,她无比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不想妈妈再用长大来回答她。

廖维姝小大人地叹了口气:“好吧。”

“姝姝,你是小孩子,不要总是叹气。”

“妈妈,这不是我能控制的。”

“你要尽量控制住。”

廖维姝嘟了嘟嘴,想了下说:“好吧,不过妈妈,我要是控制不住,你不能怪我。”

“好。”

在廖维姝无酬劳帮着曲芷桃干了一个星期的家务活之后,曲芷桃终于决定给她在家里安一个秋千。

材料是廖季临从后勤部找来的,今天中午,他特意回家来吃饭,装好了秋千才回营区。

秋千安在院子里的两棵槐树中间,刚装上去,光秃秃的,特别是两边的粗铁链条,看上去冰冷又不好看。

曲芷桃想了一下,回屋找出来家里不用的碎布,拼接起来,又用布扎了很多朵小花,将链条一点点缠绕起来。

秋千下面坐的地方,曲芷桃也绑了一个和链条上的布同风格的坐垫。这样看上去,整个秋千非常漂亮,她相信闺女一定会喜欢。

虽然缠绕的布在外面风吹日晒雨淋,很容易会糟,不过这样子孩子喜欢就好了,反正家里的碎布一直放着也没人用。而且坐垫是可以卸下来在下雨的时候拿进屋里的。

廖维姝已经上学好几天了,前几天开学曲芷桃和廖季临亲自把她送进校门。

原本曲芷桃在家里担心得不行,生怕她在学校里受欺负。

不过中午她一脸高兴地回来,兴奋地和她说今天她得了好几朵小红花,教她的老师,都在夸她会的多。

而且同班的小朋友也都非常喜欢她,她也喜欢带着她们玩,老师她也喜欢。总之,对于在托儿所上学的日子,她是喜欢的。

曲芷桃便放下心,让她去上学。

但是晚上的时候,曲芷桃在询问完廖维姝在学校学的东西时,听到她说,她们老师只教着学了数字1和汉字一,她心里的想法发生了些改变。

睡觉的时候,曲芷桃带着愁容问廖季临:“你说姝姝还有必要上托儿所吗?今天她们老师教的,我早就教给姝姝了,现在她数数都能数到一百,字也会写的不少。托儿所大部分时间都是带着孩子玩,这样的话,不如我在家教她,毕竟我除了写文,每天有大把的时间。”

廖季临摇摇头,和曲芷桃持不同意见:“有必要。姝姝上学主要不是为了学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生活中的,这些知识,只有在学校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她才能慢慢学会。而且,姝姝才三岁半不是吗?一些知识她可以等等再学,也可以等回家我们教她。但是和同龄人上托儿所的经历,她只有这一次,把她拘在家里学习,并不会有益于她的成长。”

曲芷桃仔细想了下廖季临的话,觉得还是他说得比较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