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没一会儿,那信便又从马车中被递出来了。大汉接过了,将信还给了杨柳,又居高临下地说:“小丫头,我家主子说了,看好你们家大小姐,别让她被那清远伯府的小公子拐跑了!”

“这,嗯,是……”杨柳额头汗珠直下,心里直叫糟糕。

大小姐喜欢谁,她一个丫鬟哪里能决定?真是莫名其妙。

就在杨柳腹诽的时候,那马车已经轱辘轱辘地走了。先时一脸凶相的大汉,也随之离去。

见自己终于安全了,杨柳稍稍松了口气。她低头一看,发现那封好不容易到手的情书竟已经被开封了,显然是被那马车里的男子动过。

她有些慌乱,正想努力将信口粘回去,身旁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杨柳姐姐,我是二小姐身边的月儿。信呢?”

杨柳怔住,愈显慌乱。

没想到二小姐安排的接头人,竟来的这么快。

可手中的信,又明显被方才那个马车中的人拆封过了,也不知被动了什么手脚。万一这封信被掉包了,岂不是坏了事儿?

可杨柳转念一想:只要月儿将赏钱拿来了,这个计谋成功与否,与自己又有什么干系?

管他呢!

杨柳眉毛一横,便将那封被拆封了的信递给了月儿,道:“喏,信在这儿,是我亲自盯着大小姐写的情书,你就放心拿去吧!”

月儿点头道:“杨柳姐姐有劳了。”

///

桃苑之中,灯火寂静。

阮静漪坐在妆镜前,就着烛火梳理长发。她洗去了面上脂粉眉黛,铜镜中的面孔愈显清净素白。芝兰在旁为她熏衣,将明日的衣裳在香炉边挨件挂起,指尖动作,细致妥帖。

芝兰熏衣裳时,面上仍满是不解。

静漪知道,她心底必然满是困惑。芝兰不像自己,多活了一世,提前知悉了许多将要发生的事,正比如今晚——

前世,秋嬛对孟家的婚事极为渴求。为了能替代静漪陪同阮老夫人一同上京去往孟家,她与二小姐阮芙蕖合力设下陷阱,引诱自己给段齐彦写下了一封情书。

彼时的阮静漪深陷爱恋,听两位妹妹煽动,误以为段齐彦对自己有意,便飞蛾扑火似地写下饱含情思的信,再请丫鬟杨柳送出去。

谁知道,正当阮静漪满心盼着心上人收到情书之时,这封信竟一转眼便被阮老爷和阮老夫人抓了个正着。

与外男暗通书信,这本就是极为令人不齿之事。阮老爷为人刻板,暗觉面上无光;就连老夫人,也觉得极为丢人。

在阮老爷的强烈要求下,老夫人最终改了主意,只带秋嬛去京城孟家。只是老夫人终究舍不得静漪,将要出行之时,偷偷摸摸将静漪捎上了,才有了之后的事。

可纸终归是包不住火的,这件事最终还是传了出去,沦为了丹陵人口中的笑柄。时至今日,静漪仍记得街头巷尾之人将自己当做谈资的模样。

今晚,在看到杨柳鬼鬼祟祟从自己屋子里出来的那一瞬,静漪便想起了此事。既然她已知道了阮芙蕖、阮秋嬛的计谋,她又怎会坐以待毙?那自然是先下手为强了。

两位异母妹妹想要引诱自己写情书,那她就如她们所愿,亲自写一封情书。只不过,这情书到底写了什么,可容不得妹妹们来做选择了。

静漪梳好了头,将木梳放下。此时,外头传来了砰砰的敲门声:“大小姐!大小姐!老爷喊你去书房!”

静漪挑眉,心道一声“真快”,便施施然地起了身,说:“这就来。”

她没有更衣入睡,一直坐在此处,便是为了等这一刻。

阮静漪重新挽了个发髻,领着芝兰出了桃苑,去往父亲的书房。一路上灯火通明,有家丁、丫鬟不停地往来,一副行色匆匆模样,与平常的寂静决然不同。

到了书房前,静漪竟瞧见了自己的二妹妹阮芙蕖。

“大姐姐,我可真是没想到呀。”阮芙蕖勾着唇角,眼底浮动着浅浅的得意。

她不像阮秋嬛——秋嬛总能将一切心思压在深处,面上唯有宠辱不惊的淡然——而芙蕖却是外露的,招摇的。她心底在想什么,外人一猜便知。

天色已晚,可芙蕖却穿了一袭宝相花纹的杏色撒花百褶裙,面施罗脂,髻间宝光四照。这副打扮,不像是夜时于家中闲闲走动,反倒像是要去宴会上艳压群芳。

“二妹妹,这么晚了,你在这做什么?”静漪假作不知情。

“当然是忧虑大姐姐之心太过,亲自来凑个热闹了。”阮芙蕖显然藏不住自己的幸灾乐祸,唇角挑得极高,“大姐姐偷偷给段家男子写信,道尽男女相思之情。如此不守规矩,把父亲的脸都丢光了,父亲正气得慌呢。”

见芙蕖的眼眸中有止不住的兴奋色,静漪竟然有了叹息的冲动。

她们本是姐妹,虽非一母,却也同气连枝。可阮芙蕖却总是如此,巴不得将她踩在脚下。为了能令自己倒霉,甚至甘作秋嬛的马前卒,听任秋嬛的吩咐。

为何会如此呢?

思来想去,静漪只能想到一个缘由:芙蕖是庶出。而芙蕖的亲生母亲,本是静漪之母舒氏的娘家亲眷。她在来阮家陪侍时,阴差阳错被阮老爷收用了。如此一来,静漪的母亲与芙蕖的母亲,那便成了理所当然的敌人。

后来,舒氏身去。可这些长辈间的明争暗斗,并没有随着舒氏的逝世而消失,反倒继续蔓延到了静漪与芙蕖这两姐妹身上。

“写信?”静漪皱眉,“我竟是不知道此事。”

芙蕖噎了一下,露出不屑神色来:“人证物证确凿,大姐姐还是少装模作样了。有什么辩解的话,去父亲面前说吧。”

静漪没有多与她拌嘴,心底只是觉得惋惜。

芙蕖与她,原也并无多少怨恨。若非芙蕖的母亲总是从中作梗,她们姐妹二人也不至于此。

静漪穿过芭蕉叶下的走廊,进了父亲的书房。

“静漪见过父亲、母亲。”

书房之中,一片干涩的寂静。紫檀木雕花圈椅上,阮老爷面孔冰冷地坐着,手持一封书信,眼底寒意如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