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2)

加入书签

文雅脸一红:“好啦,知道你讲究。本来怕你害怕蚊虫鼠蚁,想陪你,既然如此,你自己去好了。”

文岚没说话,小手轻轻一摇,径直往里走。

“记得用踩一下地面,再往里走。要不,你还是捡根树枝,敲一下草丛吧。”想想还是不放心,文雅站在路边高声喊道。

“知道了,你先休息一会儿吧。”

文岚走到大树背后,测了一下视线,偷偷拉开了如意门。

在食盐和布料的旁边,文岚找到了预存的食用水。

咕噜咕噜喝个痛快后,文岚再次把水壶装到半满,抓了一把糖果,又出了空间。

“姐,我见你那边的水壶差不多喝完了,我这还有,你喝我的吧。”文岚把自己的水壶递了过去。

“不用,我刚已经喝过了,水壶里还留了些给妈妈喝。前面还要再过一座坳,还得走呢,这些水你自己喝吧。”文雅把水壶推了回去,“对了,等去上学的时候,你这水壶就不要带过去了。学校里面的孩子多,什么样的人都有,万一有人起了坏心就麻烦了。彦君,你的也一样,在厂里倒无所谓,出去的时候还是得小心一点。”

“哦,我知道了。”彦君乖巧地点了点头,手里摸着关博睿从外面出差带回来的红色卡通水壶,心里提高了警惕。

“好了,东西买回来就是给你们用,该用的时候就用,别总担心这担心那的。文雅,新买的那条鹅黄连衣裙,你穿着好看,以后多拿出来穿。现在不穿,等你再长大一点,就穿不了。”关博萱接过文岚的水壶,一连喝了两口水。

文雅含着文岚递过去的糖果,面带羞涩地说:“那裙子太贴身了,我穿去学校,总被她们说。那些人总盯着我看,让人怪不好意思的。”

听到这话,关博萱上下打量了一番大女儿。

文雅今年年底就要满12岁了,虽然营养有所欠缺也没有怎么打扮,但天生底子好,那股青春少女的气息扑面而来。纵然文雅刻意打扮得其他女孩子一样,穿着宽松的衬衫,可那份少女感怎么也掩盖不住了。

“我家文雅越长越漂亮了,嗯,马上要变成大人了。”关博萱满脸笑意地掐了一把文雅腰部的衣物,“回头,我给你换一些衣物,大孩子得穿大孩子的衣服了。”

“妈~”文雅羞得直跺脚。

文岚吃了她们的说话,偷眼打瞄,开始琢磨能不能买到合适的少女内衣。

彦君听不懂话里的玄机,依旧舔着新得的棒棒糖,吃得津津有味。

步履蹒跚地回到兵工厂,关博萱第一时间就被人围了起来。

60年代初期,国家进入最困难的时候,即便是北京,每个人每年也只发了2.5尺布票。这样算下来,一家三口一年的供给凑起来,可以缝制一条正常体型的裤子。到了62年,经济复苏明显,各类物质增加了供给。可城镇居民和城郊农民依然只有4.8尺的额度,大中学生和儿童增加到了6.8尺,普通工人和干部也只有7.8尺。

关博萱四人推回来的那一堆布料,在当时的人看来,就如同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一样。

关博萱被围在路中间,旁边的人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听都听不清楚。

关博萱举高手,双手往下压,示意人们降低声量:“这一批是钟厂长和张书记托人调回来的,稍后我会拿到后勤那边,由他们统一调配。第一批,将作为奖品,奖励给先进工作者。大家放心,我们联系到了一批新布料,晚点会出正式的通知,大家不要急,请听从安排。”

“关姐,你怎么大老远的,还带了这么多盐会来?”一管如夜莺般动听的声音响起。

文岚踮起脚尖,也没看出说话的人究竟是谁。

“哦,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盐,是加了碘的盐。吃了这种盐,就可以防止大脖子病。”

“能治大脖子病?那么厉害,哪里有得买?”

“大家静一静,听我简单说两句。”

见全场的人安静了下来,关博萱拿出一包盐,指着上面的汉字给大家看:“这是加碘盐,是国家新研发的技术,直接在盐里面增加了碘,以后大家不用吃药片,只需每天在做菜的时候加点这种盐就可以了。这是新出的产品,等产量上来一点,国家就会推广到全国各地,以后大家在供销社就可以直接买到这种盐。”

旁边一位阿姨凑过来看了白细的盐粒,没发现有什么不同:“小关,你这盐要送去哪里,你家可吃不了这么多呀。”

关博萱好脾气地解释:“这些大部分都是要送到食堂去的,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够吃到。尤其那些经常干重活的师傅们,刚好可以补充一点碘,减少生病的机会。”

闻讯赶来的方科长大手一拦,把涌过来看热闹的人挡在外面:“小关,辛苦你了。这些,我让人直接帮你推到厂里去吧。咦,这些小花布,应该是留给你们家的吧。小程,过来把这辆小车里的东西给你关姐送到屋里去,哦,对了,这里有两包盐是你家的,来,一起拿上。”

“不用那么客气,方大哥,我们自己搬就可以了。”关博萱接过那单独的两包盐,强着要自己搬东西。

“行了,这点小事,就不要推来推去的。我听说这种小推车现在卖得很好,老赵可嘚瑟了,正缠着生产科要求多调配生产指标呢。你说关工这脑子是怎么长的,他出去搬一次东西,就能想出这么多好点子,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小程凑趣到:“多亏了关工想出来的这种推车,我们现在搬运东西可省劲了。来,关姐,你把包也放上来,我一起推着走。”

东西有了去处,看热闹的人自然散去了。

关博萱推着剩下的一辆小推车,跟小程便走边聊。

文雅三姊妹,手牵着手,在一旁慢慢地走。

闲话了一阵,小程忍不住问:“上次,高素琴休假时说起您认识的宝安那边的制衣厂和食品厂都在招人,不知道现在招够了没有,他们有没有说需要什么条件?”

“怎么,你有人要介绍吗?”关博萱回忆了一下小程家的情况,“你妹妹才15岁,就不准备读书了?”

“嗯,她成绩一直赶不上去,学习寄宿费也贵,我爸妈的意思说那就干脆找份工作算了。我大姐刚转正,我还是学徒,家里实在没有门路再给她找份工作了。厂里面的工作也优先安排那些困难家属和军烈属,种地的活也不适合她。所以,我本来也打算找关工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送我妹过去宝安上班。”

“你妹胆子很小,都不怎么愿意跟陌生人说话。她一个人过去,能行吗?”

此时的人们与后世最大的区别就是,见得人少,交际范围非常有限。

小程的妹妹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见人就脸红,说话细声细气的,碰到陌生人就不敢开口。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负责打菜的罗姐说她们以前也是这样,后来见得人多了,胆子慢慢就练出来了。当然,如果那边找得人多的话,我阿姨家的大表妹也想一起过去。如果要的人多,我让我爸写信回去老家问问,家里那边肯定很多人想去的。”小程一脸期盼地看着关博萱,希望从她嘴里听到一个好消息。

“这样也行,你妹妹是个手脚麻利的好孩子。这样吧,我先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回头我再安排。如果人多的话,我把他们请过了这边做一次初步面试。”关博萱不是没有想过在这边找人,只是之前就算是去穗市,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

没想到,到了晚上,过来敲响关博萱家大门的人居然出奇的多。

“这就是你们说的的确良呀。这颜色真漂亮,我听说这色水洗也不会褪色呢。诶呀,这布料用手摸着真舒服。”舒医生应邀上门,“这是你家亲戚帮你找的,布票我给不了你,这钱我可不能少了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