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2)

加入书签

对于薛夷光的回答,不管是旁边的贺氏等夫子,还是一旁刚刚提问的韩炜彤都一愣,随后韩炜彤又问道:“这些学手艺的我不说什么,但是这些跟着夫子做学问的,读经书写策论文章的姑娘,以后也能考科举吗?若是不能她们读的这些书也只能成为跳板,让她们在说亲时能够高嫁。”

薛夷光听到韩炜彤这句话,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不然我让这些姑娘读书做学问干什么?”说到这,薛夷光清了清嗓子,在众人热切地目光中道:“我不管别的地方如何,但是至少在我治下的苏州,女子最起码可以参加府试和乡试,至于之后的会试和殿试我会竭力为大家争取。”

府试?乡试?只这些就足以让所有读过书的姑娘眼热起来,就是韩炜彤脸上也笑开了花儿,“若真是如此,我也是要参加的。”

对于韩炜彤作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薛夷光当然是鼓励的,“你是主簿,考个功名出来也能让那些人闭嘴。到时候我给你放几天假,你好好回去复习复习。”

韩炜彤大喜过望,赶紧对着薛夷光道谢。她这个苏州主簿一直被很多人看不起,觉得她不配做主簿,能得到主簿这个位置,靠得是哄永嘉郡主欢心。每当听到这样的话,韩炜彤心中嗤笑,但是又有些生气,她生气倒也不是为自己,因为她身上没有功名这是事实,但是她生气的是这些人看低了永嘉郡主,永嘉郡主是那种做事全凭喜好,不计后果的人吗?

她想要得到功名,让那些胡乱猜测永嘉郡主的人闭嘴。

院子中其他的夫子也都被薛夷光这话震惊地厉害,但是却没有人反对,这里大多数的人都是女子,只有两位教导学问的翰林学士是男子,但是这两位年纪也都大了,他们能够被薛夷光请到这里来教书,就足以说明他们是开明的,在这里没有任何人反对薛夷光的决定,大家只会支持。

薛夷光随手翻看起手中的卷子来,看了几篇后,道:“其他的未免有些空洞。”随后薛夷光从中抽出一篇,道:“这篇还算是言之有物,算是这里的魁首。”

薛夷光说的这个问题,教授这些女学生的唐钧听后捋了捋胡须,点头道:“这些姑娘多数都是被娇养在闺阁之中,对于外面的了解太少,这次让她们论农事,除去郡主手中刘婧的这份,其他的都空洞无物,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有的真是写出来的全凭自己想象胡乱说,特别是农事和对百姓生活的了解,都快赶得上晋惠帝了。”

说到这,唐钧和身旁的另一位教授学问的葛庚脸上都有些不好看,或者说是失望,他们在翰林院修书做学问的时候,也在国子监当过夫子,本以为国子监的学生已经算得上令人失望了,但来了这苏州,他们才知道比起这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女学生,国子监的学生算是好的了,这些女学生才是他们见过的最差的一批。

薛夷光听到唐钧拿女学生和晋惠帝相比,可见这两位老夫子是真的对这些女学生有些失望。她其实请来这样两人担任女子学院的夫子并不容易,这还是她的老师帮的忙,这两位都是看在自己老师的面子以及苏州的繁华才来的。

晋惠帝一句“何不食肉糜?”让他自己成为昏君的代名词,薛夷光又想了想自己的这些学生,特别是那些家世较好,本身就识字读书有些学问的女学生,这些姑娘娇养在深闺之中,对大魏对百姓的了解真的不比晋惠帝好哪去,倒也不怪这两位夫子生气。

“是我的疏忽了。”薛夷光歉意地看着两位老夫子,道:“您二位别生气,我先代他们给您两位赔罪了,这文章看了确实让人生气。”别说是这两位老夫子,就是她看了,也都觉得十分好笑又生气。

葛庚听后对着薛夷光摆摆手道:“郡主严重了,我们倒也不是生气,只是郡主要真的想要让这些女学生参加府试乡试,就这个水平显然是不行的,若是真的采录了她们,恐怕郡主的清名也会受到影响。”

薛夷光知道葛庚这是在点她,“您放心,我不会因为这些姑娘是我的学生就故意偏袒,我苏州府的乡试府试一定是最公正的,绝不掺任何水分。”

葛庚听到薛夷光的话,点头道:“郡主清楚就好,我们两人也会拼尽全力教授。”他们年纪也大了,也不想让自己最后因为这些女学生坠了自己半辈子教书育人的名声,他们还就不信了,国子监的那帮子纨绔子弟都能被□□出来,更何况这些听话的女学生,只是缺些见识而已。

薛夷光对着葛庚两人道谢,之后又翻看起其他学各种技艺的姑娘的功课,她不觉得学手艺不需要读书,相反无论是什么人都应当读书,只有书籍中才能获取和记载各种最顶尖的工艺,只有书籍才能传承这些工艺,当然薛夷光对这些姑娘的要求就不是学什么四书五经做各种策论文章了,而是选择让这些姑娘学习更多的理工科的书籍。

这个时代不是没有理工科的书籍,从被并入到《周礼》中的《考工记》到北魏的《齐民要术》,再到后来的《营造法式》,更不要说各种算经,先人的智慧是伟大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当然要找到精通这些的夫子更难,最起码薛夷光是找不到的,她还是拖了太子才找到一些,当然这些人都是分开的,比如教授铸造的夫子费应就是原本在兵部的器械局打造兵器的。

看着薛夷光翻看自己学生的工科,费应笑道:“我这里就简单多了,就这么两个学生,虽是姑娘家,但是也不娇气,抡锤打铁也是不带含糊的,当然这识字上慢些,但到底都是喜欢这一行,脑子转得也比我这个师傅快,郡主给我们提供的一些想法我们也在逐渐摸索,她们两个反应快,也敢做,是个好苗子。”

费应说完后,另一边教刺绣的女夫子任氏也道:“我这边也一样,这些女学生也都肯下功夫学,针线活儿她们本来就会,只是咱们这刺绣也不止要会缝缝补补,这也要描样,要想绣的好,这丹青也是要会的,不要多精通,但也不能一点都不会,许多姑娘在这方面欠缺,但也都愿意下功夫去学,还算是不错。”

其他几个教授技艺的夫子也都这么说,薛夷光听后点了点头,她看出来了,学院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做学问考科举的那批学生上。

这个时候贺氏皱眉道:“郡主,学院中还有一个问题颇为严重。”

“什么问题?”薛夷光示点头道:“您但说无妨。”

“学院中一些学生看不起另一些学生,比如这做学问的看不起学手艺的学生,甚至一些学生都形成了派系,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以后会越闹越大,影响学院的风气。”

第236章 哄笑

贺氏的问题让屋子中的众人一静, 其实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有发现,而是都选择了沉默,他们都想要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但是却没想到贺氏会在薛夷光面前真的将这个问题摆在明面上来说。

其实若不是贺氏今天提起这个问题, 薛夷光都快忽视这个事情了。她原本是按照后世大学校园的想法开办的女子学院, 这里有理科, 有工科, 自然也有文科,甚至薛夷光之后还想要开律法, 财经等学科,后世的校园中,虽然各个学科中也存在鄙视链, 但是那大多都是开玩笑的,文科理科孰强孰弱,并没有定论,但是在大魏, 这个问题就很严重, 绝不是开玩笑这么简单,这甚至是阶级问题。

贺氏看着其他的人不说话,叹了一口气, 这样敏感的问题其实贺氏自己也不愿意提出, 也想要避而不谈, 但是贺氏更明白永嘉郡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若没有永嘉郡主就没有她丈夫和她的今日, 他们在燕云就已经过不下去了。她本来以为永嘉郡主会让自己在京中教书, 却没想到来到了苏州, 但是不管在哪里, 贺氏都是愿意,而且江南也更容易她养病。

永嘉郡主对她有恩,所以有些尖锐的问题,别人回避,但是她不愿意回避,这些回避的问题其他人不愿意谈,不愿意提出,那就由她来谈,由她来提出,她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永嘉郡主生气,她很清楚永嘉郡主对于这个学院付出了多少心血,她不希望永嘉郡主最后心血付诸东流。

“现在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薛夷光自然重视这个问题,她皱眉问道。

“不愿意同座上课,也不愿意同桌用饭。”贺氏说道:“因为我的课上学什么的都有,所以我看到的情况更多一些。”贺氏这也算是给其他的老师打了个圆场。

薛夷光将手中的卷子扔在桌子上,语气冰冷,“这下一步是不是还要欺凌羞辱其他学子?本事没多少,市侩倒学了很多。”

随后薛夷光对着韩炜彤道:“将学生都带到明清苑,我给她们讲些事情。”薛夷光很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像现在士族与寒门的冲突,但是比起后者,这个只能算是刚刚开始出现,其实也不能算是刚刚开始出现,因为士农工商的阶级早就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只是这些学生还年轻,她希望可将这些人的思想正过来。

韩炜彤听到薛夷光的话,便知道薛夷光确实是对这些女学生动气了,而且现在就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这些年来韩炜彤很少见到薛夷光生气,在韩炜彤心中,薛夷光的修养很好,心胸也十分宽广,即便是遇到别人冒犯,也都是一笑置之,像今日这样语气冰冷,动怒的时候真的很少有。

“是。”韩炜彤应好,明清苑是学院学生集会的地方。

韩炜彤离开后,其他的夫子也都离开去组织学生了。在这些人离开后,梧桐才上前将茶水递给薛夷光道:“郡主有什么话好好说就是,别气伤了自己的身子。”

“奴婢别的不懂,但自己也是教过两个徒弟的,这有些孩子年纪小,知道的也少,您让她们多接触,多练练,总会有进步的,总是要有耐心不是?”梧桐生怕薛夷□□坏了身子,劝道:“这世上哪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咱出了事解决就是,奴婢只求您别自己气自己。”

薛夷光听后,脸上缓和了一些,道:“不是气这些学生,这件事是我的疏忽,我这两年事情进展地太顺,警惕心都松散了不少,这些问题我早就应该想到。”

“您何苦为难自己?”梧桐知道自家郡主的性子,赶紧劝道:“这谁又能是圣人,什么都能提前想到,想不到很正常,您别苛求自己,出了什么事您解决就好,奴婢看这些姑娘们都是好的,都是愿意学东西的,只要您和夫子们好好教,以后绝对都能有出息。”

薛夷光听后,慢慢收敛了气势,笑着道:“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梧桐又趁机说了几句话,让气氛缓和了些。说到这,薛夷光看向梧桐突然想到了什么,道:“我记得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该到了说亲的年纪了。”

梧桐的年纪要比薛夷光大上两岁,这个问题薛夷光不止一次和梧桐等人提过了,但是结果都不理想。就比如现在,梧桐听到她的话之后,看着她的眼神就像负心汉一样。

“郡主是厌了我了吗?”梧桐委屈地看向薛夷光。

苏夷观一看到梧桐等人这个样子就有些头大,赶紧摇头道:“当然没有,怎么会?我还舍不得你呢,我有时候都想我要是没了你可怎么过?”

梧桐听到薛夷光这句话才转悲为喜,“我还以为您厌了我呢?我就这样陪着您不好吗?以后我陪您入东宫,这样不好吗?我是宫女,郡主无需为我考虑太多,自从我入宫的那一刻,就没想过要再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