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穿越重生>威武不能娶> 第67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7节(1 / 2)

有三公檄文在前,太皇太后的懿旨在后,不止是京畿一带,其余各州府,百姓对改朝换代的抵触都小了许多。

当然也有激愤之人,骂就算被儿子败光了也不便宜了外人,被街坊邻居好一通笑话。

读书人驳斥三公言论,拿着孙祈发的檄文骂蒋氏挟太皇太后,是篡汉的曹贼,是夺位的司马氏。

老百姓笑他们读书读傻了,读过书的大笑,这天下现在是姓刘,还是姓曹,亦或是姓司马?

都不知道转了几道姓了,以前姓过,现在改姓了,很稀罕吗?

孙家的天下也是从前朝昏庸的皇家手里得来了,蒋家怎么就不行了?

与其他各处相比,江南毕竟是在孙祈的眼皮子底下,官场上自是偏孙祈。

可孙祈还是糟心,他日日关心外头状况,叫三公和太皇太后的接连出招弄得心烦意乱,本就运转不算顺畅的南边政务,更是因此耽搁了许多。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燕清真人站出来“胡言乱语”了。

真人说他夜观星象,江山已到易主之时,蒋慕渊为命定天子,要顺应天意,才能平灾祸、享盛世。

各种神神叨叨的,一套接着一套,不管真话假话,反正唬人是够用了。

孙祈听了几段,气得差点掀了桌案:“他怎么不干脆说,他当年在外游历时,曾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刻了一个‘蒋’字?”

他听说旧都准备顺畅,蒋慕渊新年就会登金銮殿,行大典。

他不想落在蒋慕渊身后,催着各处将他大典的时间提前。

礼部苏侍郎原就被孙祈催得不行,自从三公发檄文之后,他对孙祈越发动摇。

他科举那年,冯太傅为主考,入朝为官,称纪尚书为老师,两位老师都站在了蒋慕渊那一侧……

何况,他在这儿消息不少,各种传言下,本就对那夜大火心存疑惑,更相信三公檄文上说的新帝延误了时间、以至先帝身死。

苏侍郎纠结了几天,叫江南的冬季一冻,病倒了。

孙祈以为他装病,气得不行,让身边人去看了两回,确定是真的病了,也实在无可奈何。

洪隽等几位先生提点孙祈,除了登基大典,他眼下还要关心军务。

蒋慕渊行大典之后断不会放任南边,彼时将士南下,江南如何抵挡?

必须收拢兵力,与北边隔长江而治。

孙祈岂会不想?

可肃宁侯在外平乱,孙祈几次催他回来,肃宁侯都是各种推脱,显然是不肯站在孙祈这一侧,也不愿交出兵权。

孙祈只能退一步,征召肃宁侯麾下其他领兵在外的将领,又数次请成国公进宫。

成国公每次都来,该点头就点头,该摇头就摇头,态度上挑不出错,但孙祈总觉得不是那么个滋味。

因为成国公交出了兵符,却没有交出兵来。

他先前带着平叛的那些兵,在他回来之后,就全被肃宁侯抽调了,连段保戚都走了。

各处都人手不齐,抽调是极其寻常的事儿。

若非成国公有旧疾,平了安庆、池州后旧伤复发,两条腿直发颤,他也领兵出去了。

应对完孙祈,成国公回了宅子,一面烤火,一面叹气。

他知道小公爷对他们程家恩重,小公爷无论支持哪一位皇子,哪怕不是皇子,只要姓孙,他们程家都义无反顾的支持。

这一点,在安庆时,他和蒋慕渊说得明明白白。

可若那个要登龙椅的是小公爷自己……

成国公不是没有挣扎过,他前些年的确受了顺德帝很多斥责,但骂得有理,的确是程家做事不对,才引来了顺德帝不满。

可更早时,程家是受了孙家不少恩荣提点的。

他们不是开朝功臣,却能一步到位、得封国公,可见彼时荣宠。

现在要推翻孙家,成国公心里过不去,可选择效忠孙家而讨伐蒋家,他也做不到。

无论哪一种,都是“恩将仇报”。

成国公苦恼了好几天,才下定决心。

彼时荣宠,是顺德帝的爹给的,顺德帝和他的爹都不在了,那程家就听顺德帝的娘、太皇太后的话。

太皇太后选了小公爷,那他也这么选。

反正他手里没兵,孙祈还能让他单枪匹马上战场吗?

第1111章 天眷

拿定了主意,成国公做事就有章法了。

孙祈寻他说什么事儿,他都点头,嘴上应得好好的,反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兵没卒的,孙祈问他要兵,他对着孙祈叹气。

三次下来,孙祈恼得不行,见了成国公就烦,干脆打发了人,只让他催促段保戚回来。

成国公乐得不到御前折腾,至于给段保戚去信,他只管写,段保戚只管看。

反正无论他多么胡言乱语,段保戚都不会傻乎乎地回来,这点默契,他们父子还是有的。

孙祈在催促成国公的同时,也在催促余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