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军队训练,苟变倒是觉得没什么,他是严格按照边子白的要求,去执行的训练大纲。
但是地下的将帅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完整的一套理论,也可以说训练的经验。军队演武,讲究的就是排兵布阵,士卒需要不停的从传令的旗帜中和鼓点中听到指令,毕竟战场上几百人是不成军的,一旦打起仗来,小阵仗也是成千上万人,大阵仗几十万都有过。
一旦传令不通畅,士卒没有及时接收到变阵的命令,数万人的军队就会乱成一锅粥。
训练士卒,也就是训练士卒的反应力。
可是边子白呢?
他要求士卒每天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学习……
喵了个咪的,什么时候军队有这个制度了?这又不是太学,不培养斗嘴写文章的士子,而是要求拿起刀剑来杀人的丘八。读书认字这种事,突然降临到了军队的头上,顿时让地下的军将们叫苦不迭。
边子白要求不高,以千字文为蓝本,每天认十个字,加上一些常用的字,总数在一千二百个左右。学的多有奖励,学不会就惩罚。要是实在太笨,十天半月连一句话背不下来,就只能转去城防军之中,彻底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原本,将帅们还担心士卒的士气太低落,加上上官做事太过匪夷所思,会引起士卒的不满。
可惜,没有一个士卒反对的,反而经常有士卒会因为‘表现’良好,获得奖励。随着士卒们读书认字的数量越来越多,将帅们却如同一口吞了数只苍蝇,还要说服自己这不是苍蝇,而是黑木耳一般难受。
这还仅仅是其一。
还有更让军将们不安的是,边子白废除了所有的军队武演训练,反而用一套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训练办法,来折磨士卒。可是士卒呢?却好像没有太多的意见,一方面,认字识字本来就很让他们感激。对于士卒来说,他们当兵打仗,主要是没办法。编户齐民制度下,基本上国战,每家每户都要出人出力。就算是常备军,基本上也是三两户就有一个青壮被选入军中,逃兵是大罪,家人都要遭殃不说,自己名声也不好。无奈之下,被选入的年轻人不得不在军中呆着。
可是学会了读书认字之后,他们就算是离开了军队,也能够进入商队做个不入流的管事。这简直就是战国版的培训学校。士卒一个个都想着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工作,反而热情高涨。就算是要训练一些让他们觉得对战争没有多少用处的列队、行走和跑步,都没有任何怨言。
但是将帅们的心里却越来越没底气起来,这样的军队能打仗吗?
恐怕真不能,所有人都有种悲观的情绪弥漫在头顶,甚至有人琢磨着怎么才能在战场上活下来,这种很有技术含量的技能。
边子白看到将帅们迷茫的眼神,顿时明白了对方的担心。他也有自己的考虑,通过条件反射来控制士卒是眼下军队训练的主要目的,但这样有一个坏处,士卒在作战之中只有对熟悉的战场环境才会有正确的判断。
可是识字之后就不一样了,最直观的就是应变和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这就像是后世的德国,完成了普及小学教育的德国,就能横扫欧洲,士兵能够将武器和训练完全运用到战场上去,并发挥最大的威力。另外,他恐怕还存有试验的目的。
一方面看士大夫们会反对吗?
没有。
卫国的士大夫根本就不关注军队。
其次就是为了检验这套办法的可行之处。
军队当然需要血性的支撑,要有信念,体格强壮,作战顽强之类,才能被称为是强军。但是卫国军队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唯一能够有所提高的就是文教水平。当然读书多了,心思也就活络了。可边子白也没有打算培养出一批能写会算的士子出来,这些士卒只不过是最多也就是能够写个家信就可以了。
这样的学识,仅仅是一群完成了扫盲的年轻人,生不出多少怀心思。
边子白起身道:“去演武场查看一下士卒的训练成果,另外苟变留一下。”
等人离开之后,边子白询问道:“苟变,训练一点成效都没有吗?”
苟变为难道:“将主,不是说一点成效都没有。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我甚至能够看出每天花一个时辰读书识字之后,一开始没有变化,但是最近士卒虽然并没有在搏杀技能上增强多少,但是小规模之间的配合却更加默契了。这也是让在下非常疑惑的地方。可是将帅们却心里没底。我们要面对的是赵军,说是天下强军也不为过。可不是靠读书识字就能摆的平的对手。”
“这些我都清楚,先去看看士卒,然后再说。”边子白听到士卒似乎懂得配合了,顿时放心不少。
军营之中,公子虔跟着一群将帅行走在营地里,看着一群群的士卒围聚在一起,不少人手里还拿着木牍之类的书写工具,还有毛病。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卫国难道让一群读书人去当兵?这简直就是暴敛天物啊!老秦要是有这么多读书人,还会苦于没有人才而陷入无人可施政的地步吗?
“大黑,帮我看看,‘孬’这个字怎么写?”
“不会,找别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