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的回答,孙伯灵一点反驳的心思都没有。
这也就是老师,能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都估错了赵军的进攻方向了,还能如此淡然处之,就这份定力,足够让他学好几年了。
至于庞爰?
这家伙毕竟是赵国的大将,曾经在燕赵战争之中表现抢眼,同时在赵国的边境有过不错的表现。如果他能够率领赵国击败齐国、魏国之类的强大对手的话,可以一跃成为名声斐然的名将。就算是现在,他手中的战绩虽然无法让真正的强大对手信服,但也可以成为名将了。
毕竟,庞爰带兵指挥作战上的能力,已经不比一个名将差多少。
他差的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的名字记录在其他诸侯太史府库简牍上的机会。
就算是估错了庞爰的战争意图,边子白也没有打算改变布置。一来是来不及了,而来一旦改变,将处处受制于赵军。还不如等赵军彻底暴露战争意图之后,再做打算。
但是必要的报警是要有的。
而最为重要的是两个地方戚邑和马邑。
虽然没有八百里急报,但是烽火传檄还是可以有。各国都有一套自己的重大事件的传递方式。烽火传檄就是最普遍的一种。这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烽火,这很容易理解,烽火台点火示警,在华夏都有快两千年的历史了;第二种就是传檄,通过快马将密报传送到后方。
但是烽火点燃之后,就会很容易造成恐慌。于是边子白就单独派遣了骑士送信。
戚邑,南哲在城守府中接到了边子白的军情急报之后,有窃喜,有不安。
“上将军有没有说过为何戚邑不会第一个成为赵军攻击的目标的原因吗?可是既然戚邑不会受到攻击,为何还要还给本官下达死守戚邑的命令?”面对报信的斥候,南哲很紧张,他就怕边子白脑袋一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毕竟,在南哲看来,边子白是因为有朝堂上的大佬支持,才获得了上军主将的位子。
再加上卫公有这方面的倾向,自然是飞黄腾达的人生模式。
要是他南哲也有这份运气和人脉的话,他也能行。想到这里,他有点不理解,甚至怨恨自己额兄长,胳膊肘往外拐,不想着一点自己的亲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