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红颜阁>穿越重生>我在红楼修文物> 第10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节(1 / 2)

来人莫不失望,然而在失望之余,铺子里的掌柜却向他们解释:虽然不能再一模一样地制这名录上的产品,但是却可以按照客人们的要求“定制”,客人们可以按照名录上的样子,提出要求,做些改动,比如去掉或是增加一些装饰,改换材料或是颜色,甚至在钟身或是钟面上写字,放上家族名号,这些都是能做到的。

后来的人家一想,这岂不是比先来的更好了?于是纷纷下定,尽管这种“定制自鸣钟”的价格比“名录”上更贵,他们还是认为捡了大便宜。

没过多久,京里自鸣钟的生意也火了起来。

十三阿哥心里非常安慰,他出面张罗的这件事儿,至少现在看起来还是有声有色的,没有搞砸。

他身为主事的阿哥,于这件事儿上也没有闲着。早先石咏他们上门求见,就是请十三阿哥和十三福晋想个法子,将京里各个有爵的人家,从前到后排了个名次出来,先邀哪家,后邀哪家,哪两家不能前后脚,免得遇上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都是十三阿哥与福晋两个花了两个晚上商量出来的。

在这桩生意里,内务府投入最多,占了五成的干股,薛家出力最多,占了一成干股,而贾家这里,也是贾琏与凤姐两个自己投了体己,占了五分股。余下都是十三阿哥投的。

然而十三阿哥却与福晋商量了,这自鸣钟的生意,赚下来的银子,他们自己一分不留,全捐给户部和皇阿玛的内库里。

十三福晋原本有些不舍,可是再一想,十三阿哥府出的这些本钱银子,其实都是雍亲王所赠,自家其实没出什么本钱,这赚到的钱去贴补户部和内库,也是正理。她是个明事理的妇人,便也支持丈夫的决定,只说:“爷,那回头你可得记着,给咱们自家也添两件雅致的自鸣钟,放一尊在咱们内院,回头妯娌们来了,妾身也可以显摆显摆。”

十三阿哥当然没二话,笑着应了。

如今石咏贾琏他们大约每月会上十三阿哥府一次,一来给十三阿哥请安,二来商量一下经营的事儿。而薛蟠则会借这机会每月向十三阿哥报账。

石咏有会见了薛蟠报账的样子,只见他抱着账簿,还带了个算盘,一面报账,一面伸手在算盘上噼里啪啦地划拉。待报完,算盘上便也复算完毕,通常情况下,少有算错的。

十三阿哥就赞:“看文起的样子,绝想不到你才这点儿年纪,不知道的,以为你是哪家的老账房呢!”

薛蟠只会嘿嘿傻笑,同时伸手挠头,老老实实地说:“谢十三爷谬赞,说老实话,家里这些都有人教……”

薛家毕竟是世代皇商,薛蟠从小,也是这么被教出来的。

“……可就是以前不爱这个,就爱在外头斗鸡走马,后来十三爷点了我家帮衬生意,我便想,可不能再这么了,才将这些都拾起来,现下想想,这赚银子的事儿么,其实比花钱还更有趣些。”薛蟠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脑门前面剃的光溜溜的一片头皮。

旁人都笑了,心想这薛蟠也真是直肠子,什么都敢说。

薛蟠却拿眼一瞪石咏他们:“可不是么?”

他当初头一回到十三爷府上的时候,可着实被十三阿哥的皇子气度给吓住了,想想要退出么,又不敢提,要让自家的管事掌柜直接上门给十三阿哥报账吧,又显得不恭敬,怕得罪了人家。压力之下,薛蟠这个纨绔子弟便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在承德一回,在京里一回,他倒是历练出来了。

这一天待薛蟠与贾琏都告辞之后,十三阿哥单独留了石咏。

“茂行,爷留你不为别的,是想问问你,除了自鸣钟以外,还有什么旁的主意没有?”

石咏被十三阿哥这样一问,却一下卡了壳:清代工艺美术在康乾时达到顶点,自鸣钟自然是一件,是集中了机械、金银器、雕刻、器皿烧造等诸多手工艺门类于一身的产业;除此之外,还有些其他的,如瓷器这一大门类之中,也有极多的精品问世,可是有什么是最适合现在拿来做生意,赚银子用的。

“十三爷,您且待卑职略想上一想。”石咏有些犯难,他当初在康熙面前夸下海口,只说手工业的发展能够利国利民,然而到了这时,他却又有些茫然,难道靠他们所做的,这样小小一爿生意,就真的能利国利民么?

从金鱼胡同出来,石咏一直凝神沉思,默默不语。冷不防石崇向他打招呼:“小石咏,这又是犯了什么难了?是不是缺了生财的主意,要不要我给你支个招儿?”

早先在京里布置自鸣钟的铺面,石崇就出给了不少建议,有不少都是颇为实用的。所以石咏听石崇这么说,也满怀期待地问:“怎么,你又有主意了?”

石崇开玩笑道:“你叫声祖宗来听听。”

石咏一板脸:“你先说,若是主意正,你要我叫什么都行。”

石崇“哼”的一声,便道:“也成,反正这是当初我石家的不传之谜。你听过冬令有韭菜齑么?”

石咏一想:反季节蔬菜?

照他的理解,反季节蔬菜在这个时空应该已经有了,只是产量极小,只有极少数富人才能消费得起。像石咏这样的家境,自然从来没见过。

可是,石崇乃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人,他那时候是怎么生产出反季节蔬菜的呢?是靠大棚、温室,还是靠别的什么法子?

可是待石崇一说,石咏险些没当街笑出声,被人当傻子看待。

原来石崇家冬令时候也能给客人奉上韭菜齑,竟是石家的厨子会事先将烫熟的冬小麦麦苗剁碎,然后将韭菜根磨成粉混入其中,于是这碎麦苗自然带上了韭菜味儿,旁人都以为是新鲜的韭菜做成的。1

待到石咏回家,便躲进自己的东厢,捧腹笑得不行。

石崇则莫名其妙:“怎么了?”

“我告诉你,现在这世上,已经有冬令的蔬菜了!是真的,可不似你这般假冒混充的。”石咏说,心里则想,若是往后再过三百年,冬天里可是要什么没有啊?

“石季伦,你还有别的主意不?”石咏又问。

“没……暂时还没……”石崇悻悻地说。

“看来这回你也是江郎才尽、黔驴技穷了!”石咏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损一损土豪,不损白不损。

“什么什么,你说什么才尽,什么技穷的?”石崇的口气显示了他听得着实是一头雾水。

石咏这才想起来,石崇是西晋人,江郎江淹比他晚一百多年,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笔下,更是晚了好多。

果然隔了一千多年,代沟就是深,他同一名古人讲起“江郎才尽”与“黔驴技穷”,竟然也是鸡同鸭讲呐。

作者有话要说:1这个故事见于晋书,关于石土豪的各种轶事,实在是很多。

第120章

虽说石崇已经是“石郎才尽”, 可是他的话多少还是给石咏提供了一些思路。

如今工匠们的审美与工艺水准已经登上了高峰,可是做出来器物的用途, 还局限在礼器典仪、风雅赏玩、日常装饰这一类, 这也就决定了这些器物的消费者只局限于金字塔顶尖上那个小小的阶层, 还没有真正为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帮助。

连养心殿如今都还用的是蚌壳做成的明瓦呢, 谁能说大片的平板玻璃做出来会没有销路?

如今这个社会之中,专门的小手工业者这个阶层已经逐渐形成,正在脱离原本依附土地劳作的农民阶层。推动这个阶层的发展与壮大, 推动技术突破与革新, 也许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社会矛盾,并且为底层劳动人民争取更高的地位与社会待遇。

做自鸣钟, 说到底还是从富人口袋里掏钱, 但赚来的这些钱若是投入到赈灾、河工、筑路这一类与民生相关的用途上,铁定是一眨眼就没了。

但若是有一整个阶层能逐渐富裕起来, 再加上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情势也许就会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