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节(1 / 2)

李木文立马端起了酒杯:“老二说的对,我们也到了享福的年龄了,来来来,我们这些当爹当妈的都端起酒杯来,辛苦了一辈子了也该舒坦几日了。”

一群人碰了一杯又干一杯,一场酒足足喝了两三个钟头,这回别说钓鱼了,就是走路都成问题。好在两家别的不多就是院子多,老李家如今来的亲戚不少把房间都住满了,但凌家的屋子基本上都空着呢。凌秀蓝就让肉包、豆包几人把先生们扶到自己家客院去,一人灌了一杯浓浓的绿茶,才让他们躺在床上睡觉去。

这一觉就睡到了晚上七八点,几人看见天黑了都有点发慌,一个个连饭都不吃了想趁着还有路灯赶紧回家。除了张仁泽先生家以外,其他几家都住的挺远,一想到几位先生年纪都那么大了中午又喝了不少酒,蓁蓁死活拦着不许他们走夜路,郗长波也跟着直劝:“中午咱都说好了,还得钓鱼比赛呢。”

几个先生都不是矫情的人,看看手表这回走回去确实比较困难,索性几个人决定畅快一个晚上,吃了饭都去园子里钓鱼去。园子里因为办喜事的关系横七竖八的拉上了不少电线,还挂上了一串又一串的灯泡,开关一打开照的园子里亮如白昼,别说鱼了,就是水里的虾都看的真亮的。

蓁蓁和郗俊杰坐在院子后面秋千椅上,听着一群老头一边钓鱼一边贫嘴,一个比一个能说。有蓁蓁的异能在,池塘里的鱼虾都养的又多又好,没多久就听见郗长波惊喜的喊声:“上钩了上钩了,老李你这回要输了。”

“不可能!”李木武立马回嘴道:“我家的鱼那不能偏心你,一会你瞅我给你整个大的。”

蓁蓁听着吵吵闹闹的斗嘴声,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她轻轻靠在郗俊杰的肩膀上,仰头望着皎洁的月亮,一时间觉得最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了。

****

转眼婚假休完了,李木森、李木林以及明南一家收拾了行李准备回黑省,蓁蓁给每一家都准备了不少特产让他们带上,李老太更是把他们送到了院子门口还不肯回去。看着两个已经年迈的儿子,李老太的眼里有了几分泪花:“我在这你们不用惦记,没事都给我打电话。”

“哎,娘,您放心。”李木森擦了擦眼泪:“等明年我还来给您过寿呢。”

李老太点了点头,眼圈有些发红:“行,我等着你们给我做大寿桃。”

另一边王素芬也拽住了明南不放心地直嘱咐:“你们在家里都得自己照顾好自己,工作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明南一一答应着,王素芬又抱了抱孩子,这才挥了挥手,目送着他们离开。

热闹了半个月的宅子一下子走了十几个人顿时冷清下来,郗俊杰和蓁蓁也恢复了每日上班的生活,李老太转了一圈去隔壁把凌秀蓝叫来:“干脆咱打麻将吧。”

一开始李木武还陪着玩两把,可是没两天就受不住了,一坐一上午还不许他抽烟,头晕脑胀的连牌都看不明白是啥更别说玩了。

还好就在他熬不住的时候郗老太太过来找张先生把脉了,等把了平安脉后到儿子家歇脚,一看两家组成了固定的牌搭子顿时来了精神,把外套往衣架上一挂,撸了下袖子就把李木武给撵出去了。

两对婆媳加起来三百多岁的人了,可玩起来一个比一个认真,每圈玩完三个人都盯着凌秀蓝让她拿笔算账,算明白了才能继续玩。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小时打牌,等睡醒午觉起来,郗老太太就教她们唱戏,颜宝珠有时候也过来亮亮嗓子指点指点她们。有这么热闹的三个人,还能经常听到大师现场清唱的戏,郗老太太连家都不愿意回了,她大儿媳妇来接了几次才把人接回去,一转头没看住人又跑来了。

家里热热闹闹的,蓁蓁却又忙碌开了,王新志收购服装厂的事也有了眉目。当初王新志劝服装厂厂长司亚任把厂子卖了,可司亚任在思考了几天后还是决定再放手搏一回,看看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厂子搞好。

厂子要想赚钱还得生产,思前想后了几天,司亚任放弃了现在没人穿的条绒,而是进了一批军绿色的布。他准备做一批肥肥大大的绿军装,正好秋天套毛衣穿,又扛磨又耐造的特别实用。

这衣服做出来不行还得卖出去才行,怕产品积压,这回司亚任倒是比上一次聪明了许多,他并没有闷头生产,而是先让车间打了样,自己则带着样品去各个商场供销社推销,准备拿到订单后在大规模生产,一个月完工正好拿到钱给工人发工资。

可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如今一天一个流行,有各种新样式的衣服谁会想去穿松松垮垮的军装呢。要是聪明点的还能看看大街上穿啥,就是比着学也不至于赔钱,可司亚任他们都是老眼光,看到街上流行的衣服一个个都看摇头晃脑的说不像样,想一圈除了自己生产了十几年的衣服不知道还能生产啥。

司亚任和几个主任分别拿着样品去附近的几个商店和供销社推销服装厂的衣服,可商店和供销社还有一些旧年的绿军装没卖出去呢,因此看到服装厂的样品一个个都摇头表示不要。

这回从积压库存改成了积压原料,司亚任无奈只得又去找王新志,王新志存着收购厂子的心思咬牙不肯想主意,眼瞅着过节发不出节礼不说工资都没着落,垂头丧气地司亚任只能去找分管厂子的副市长,求他来想辙。

服装厂这些年的窘境副市长也看在眼里,如今政府资金也紧张,因此市里开会决定是扶助有前景有效益的厂子,像服装厂这种半死不活的有人接手最好。

蓁蓁上班第一天就接到了王新志的电话:“老板,政府要卖服装厂了。”

第118章

“服装厂要卖了?”蓁蓁一听就来了兴致:“一会我给孙仁德打个电话,让他先拨款给你,只要政府不把我们当冤大头,这个厂子一定拿下。”

王新志的声音听起来踌躇满志:“您放心老板,我一定拿下这个厂子。”

蓁蓁轻笑了两声:“以后服装厂就全权交给你了,家具厂那边你一定要和孙厂长交接好,别让他又忙的没时间吃饭。”

“我知道,要不孙嫂子该不乐意了。”王新志爽朗的大声笑道:“我已经和孙厂长商量好了副手人选,等您过目就可以定下来。”

蓁蓁立马说道:“不必我过目,既然我将厂子交给你们,自然是相信你们可以把一切做好的。”

王新志对李明蓁的信任十分感动,士为知己者死,有这样一个只出钱又肯放权且全心信任自己的投资人,能让自己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商业才能,王新志觉得李明蓁堪为自己的伯乐。

蓁蓁没察觉到王新志激荡的心情,她用手指绕了两圈电话线有些好奇地问道:“上回我们和服装厂合作了几单生意,按理说只要正常运转的话他们起码能撑到年底,是不是那个司厂长又做了什么奇怪的决策?”

王新志想起仓库里满满的军绿色棉布,顿时一个头两个大:“他进了很多军绿色的棉布准备做绿军装,打算用绿军装来抢占秋装市场。”王新志说起这件事都无奈地笑了:“可现在百姓哪有买那个当外套穿的,这不刚打了样出来就没辙了,没有一家商店肯进货的。我觉得要不是前几年特殊时期只能穿固定样式的衣服,就凭司亚任这帮人,服装厂早就该倒闭了。”

蓁蓁赞同地点了点头,前些年大街上清一水的绿军装、灰外套,从年轻的到年老的都不必在穿的上头费心思,反正能穿的就这几样,略微颜色鲜艳点都容易被拉出去批评,更别提新样式的衣服了,就蓁蓁考大学那年还有大学明文规定说穿牛仔裤的一律不录取。不过话也说回来,要不是那些年压抑的太久了,现在的服装生意也不会这么好做。

略微想想之后一段时间的流行趋势,蓁蓁倒有了个想法:“等服装厂买下来以后那批军绿色的棉布也别浪费了,都做成军大衣。”

“军大衣?”王新志有些不解,在他眼里军大衣可不比绿军装洋气多少。

蓁蓁笑了笑:“如今帝都的歌舞厅已经从一家增加到三家,可吸引了不少时髦男女,按照流行的趋势,以后歌舞厅会受到越来越多时髦青年的追捧,处对象的追女孩的不都往那领嘛。现在小年轻的出去玩,要不是走路坐公交,家境再好一点的就是骑自行车,春夏秋三季还好,可到了冬季,里面要穿的又轻薄又漂亮的去跳舞,外面没有御寒的衣服可不行。”

王新志顺着蓁蓁的想法不难发现军大衣的有用之处,可是他依然觉得这玩意太丑了。蓁蓁轻笑道:“现在百姓虽然比以前生活好了,但是经济条件依然有限,上档次的貂皮裘皮压根就不是他们消费的起的,时髦的防寒服太短不说又没有那么好的保暖效果。别看军大衣有点丑,但相对的它价格也没那么贵,半个月工资就能买一件,想想现在的衣服可没有比军大衣更暖和更厚实更隔风的了,小年轻们虽然爱俏,但是他们也怕冷。”

想到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准,王新志不得不服蓁蓁敏锐的观察力,随着蓁蓁确定了消费群里后,他立马想到了一个销售策略:“等冬天时候,找几个厂里的年轻的大姑娘小伙子,让他们穿军大衣去歌舞厅,这流行都是学出来的,只要穿的人多了肯定能带起人追风。再说军大衣又是朴素的老传统,只要我们把这波潮流重新推起来,我觉得就是中年人、老年人、领导干部也会跟着穿的,毕竟说起保暖,可没有能比的过军大衣的。”

蓁蓁笑了:“这些军绿色的棉布不怕砸手里,咱们短时间追电视剧的流行趋势厂子也还能活的很好。不过要是想将服装厂做大做强我们还得创立自己的品牌才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专业的设计师不能少。新志,我们要想把我们的服装成腾达家具厂的那种全国知名的品牌,可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

王新志的笑容收了起来,脸上多了几分严肃和郑重:“您放心,我会抓紧做好服装厂长期和近期的规划,一定会让服装厂在我手里走向辉煌。”

蓁蓁笑了笑:“行,那就全权拜托给你了。服装厂和家具厂的分配比例一样,我给你百分二十的股份和每年净收益四成的分红。”王新志嘴唇动了动,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挂上电话,李明蓁又给孙仁德打了个电话,交代了下批给王新志一笔资金的事,这才松了口气。

伸了个懒腰,看着在台灯下读书的郗俊杰的侧颜,蓁蓁走过去从后面搂住了郗俊杰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一口。

郗俊杰转过身把蓁蓁搂在怀里抱在腿上:“忙完了?”

“嗯。”蓁蓁靠在郗俊杰的怀里,长长地舒了口气:“厂里有孙仁德和王新志两个人,我倒不用操心太多,只是我能用的人太少了,厂里多半是那种一个指挥一个动作的,肯动脑的没几个。”

郗俊杰搂住蓁蓁,也帮着蓁蓁想主意:“如今华国还没有学校专门培养关于经营管理这样的人才,你如今只能锻炼一些头脑灵活敢于开拓的年轻人,看看能不能挑出几个又忠心又有管理才能的,要不就和王新志一样从国外直接引进高端人才。不过……”郗俊杰叹了口气:“像王新志这样专门读企业管理专业的,又正好愿意回国开拓事业的年轻人太难遇到了。”

“是啊。”蓁蓁抱着手臂叹道:“遇到一个王新志已经算是我运气好了,再想遇到第二个就太难了,只能想别的方法再挖一些管理人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