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女配[快穿]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苏锦梨没了顾凛池这个未婚夫,和大楚太子定亲,以后要做太子妃,甚至是皇后,不比区区一个侯夫人要风光的多?

她错了,她就不该执着于嫁给顾凛池做侯夫人,老天爷给了她机会让她重生一世,她就该做那世间最尊贵的女人才对!

顾凛池身子抽搐,喘着粗气,偏头看向一脸得意的孟雪音,眼眶瞪大目眦欲裂,恨不得生吞了孟雪音。

孟雪音看着顾凛池无能狂怒的模样,捂着肚子坐在地上狂下不止,笑着笑着眼角就落下了泪水。

她一心图谋,结果嫁的却是这样一个男人。

正好她还有反悔的机会,只要顾凛池一死,自己逃离京城到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地方,用自己这么多年的积蓄,找一个老实的公子嫁了,生儿育女。

孟雪音和顾凛池在庄子里互相折磨,好不热闹。

锦梨这边,及笄礼前几天,收到了来自西北的生辰礼,是一串狼牙做成的项链。

信上说,这串项链上的狼牙全都属于狼群中的狼王,之前是西北第一蛮族部落首领的信物。

战胜后,景深要来了这串项链,亲手拆下狼牙打磨成圆润的珠子,每一颗珠子上都雕了精细的纹路,细细摩挲大致能摸出来那是一尾尾锦鲤。

及笄礼,崔氏的大堂哥亲自上京,送来了满满一车队的礼物。

京中与锦梨关系不错的贵女都到府上来祝贺。

范秋芷与她大哥的婚事终究没有做成,范二夫人娘家郑氏,郑大夫人替自己的嫡子求了范秋芷,两人的婚事就定在来年秋天。

崔清兰万分可惜,但耐不住范郑两家是亲上加亲,不过倒还真让她另寻了一个好姑娘,正是锦梨舅母娘家谢氏的嫡女。

说来也巧,谢氏嫡支的大族长一直在谢氏老家,但谢氏嫡长子入朝为官后自请下放,前些日子入京述职,顺便被皇帝调回京城做官。

谢氏大房举家搬迁,谢氏嫡女久不回京城难免好奇上街转悠,苏锦沐去书坊的时候曾偶遇过,说不得是一见钟情,后来托人打听,才知晓那是谢氏嫡女。

崔清兰听闻,当即高兴地捂嘴轻笑,要是真成了,那她们两家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苏锦沐年后就要下放,两人的婚事就仓促了些,放在了明年开春。

倒是柳芸,某日小聚时跟她道,自家二哥似乎要与长公主嫡女念昔郡主定亲,订婚宴的日子都确认了。

热闹的及笄礼后,锦梨的女子解放事业再一次向前推进了一步。

连自己的及笄礼都不忘搞推广,绿婵初初听到自家小姐丧心病狂的提议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然而自家小姐心意已决,绿婵这个商界新秀也懂得时机宝贵,只能全力配合。

及笄礼上,锦梨一连换了十套衣服,首饰头面也不下十几套,就连手上摇着的扇子也来回换了十多把。

缂丝团扇,双面绣扇子,竹木扇子,材质、花纹、手艺各不相同,脸上的妆面也十分有特色,简直把一个及笄礼玩成了真人版奇迹xx。

看得那些贵女们蠢蠢欲动,手里的钱袋子都叫嚣起来。

果不其然,趁着风头新开的彩衣阁迎来了爆满的客人,还有推出新品的琉璃阁,和推出定制妆面的新服务的花朝阁也再次热闹起来。

锦梨是个非常大方的老板,每每给员工发下去的福利十分丰厚,而且极其频繁。

员工生日发,月初发月末发,节日发,因此几个铺子下面的手艺人一个个兜里都不差钱了。

据绿婵这个前情报专家说,琉璃阁花朝阁彩衣阁的月钱高的传言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而且这三个铺子都只收手脚干净干活麻利的女子,最好还是能认字算数的,一时间周遭的平民百姓都热衷于将自家适龄的女子送过来应聘。

京城本就富庶,郊区的百姓也能吃得饱饭,不至于卖儿卖女。

京城青楼里的女子大部分是从外地被送过来的,再不就是自愿卖身。

绿婵一番调查,发现最近自愿卖身的女子少了许多,偶尔有一两个还是家中长辈不做人,才将女儿孙女卖到了青楼。

锦梨沉吟片刻,“绿婵,你去跟青楼的老鸨谈个生意……”

打发走了绿婵,锦梨深深叹了口气,她真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要和青楼的老鸨抢人。

希望绿婵派过去谈生意的人不会被青楼的打手给扔出来。

锦梨默默祈祷。

京城的生意很快稳定下来,积累了许多资金。绿婵安排好几个铺子近一年的计划,背着包裹找到她家小姐,一脸兴奋:

“小姐,我们下一个要去开铺子的地方是哪里?”

锦梨在大楚国的地图上点了点,“就江南几府吧。”

江南地域,世家众多,其中以谢氏和苏氏为首。

苏氏的本家就在江南,选这个地方,一是因为江南富庶,二是因为有靠山在。

中秋节后,绿婵就离开了京城。

绿婵的阿娘是苏氏庄子上的管事嬷嬷,头一次送闺女出远门,哭得稀里哗啦。但她也知道这是为闺女好,也是闺女所求,总算是放了手。

一切如常,除了青楼最近生意不大好,许多老牌花妓都自己赎了身离开,新来的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没待两天牌子就换了下去,愿意留在这里的寥寥无几。

锦梨的几个铺子生意红火,难免惹人眼红,但是铺子背靠丞相府和苏氏,也没有不长眼的人敢直接对上。

好在锦梨赚了钱,每个月都在城西发放免费的米粥,得了不少穷苦百姓的称赞。

日子如果一直这样平常,锦梨都以为自己还待在天上。

直到某日,西北传来噩耗——太子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