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世家子弟太多了,勋贵之家盘根错节,虽然官职不大,但敦盛帝觉得防范于未然,他得从寒门学子中选拔一批人才跟这帮人分庭抗礼。但科举这事儿吧,阅卷的都是翰林官员,难免官官相护。
瞅着熟悉的名字,多少要给人背后的家族点儿面子,很难做到公平清正。
科举一届取三百人看着不少,但从几千人当中选出,这比例可真不算高。寒门学子资源、先生都比不得世家子弟,若阅卷的考官再偏颇一些,寒门学子出头的机率可想而知。
于是敦盛帝叫上一干亲信商议良久,最后十三提出了封闭阅卷的方法。
便是卷子排名公布前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掩盖,这样便能最大限度地杜绝阅卷官员的偏颇。
三百份试卷拆了封条,各个学子的名字终于有了汇总。
弘晸从头往下扫,看到一百名也没瞧见纳兰瞻岱的名字。心说五姐看上的这人不靠谱啊,外头吹的那么厉害,连进士都考不上,啧,看来阿玛那关不好过。
科举选三百,前一百名进士及第,剩下的都是同进士,同进士基本没机会留京,一般都打发出去当县令,做出政绩再说其他。
他摇摇头接着往下看,忽听旁边的郑大人拍着大腿道:“不能吧,邵卿居然榜上无名?”
纳兰瞻岱,字邵卿。
弘晸不动声色地问道:“听郑大人的意思,似乎很意外啊。”
“能不意外吗?纳兰邵卿可是国子监这届公认最强的学子,文章做得可好了。林院士之前还跟下官打包票,说他必然位列前三甲呢。”
“诶,郑大人用不着这般吃惊,名不符实的大有人在。”
“还是觉得奇怪,林院士很少这般推崇人的。”
这话引起了另几人的附和,主考官张若霭想了想:“既然各位对判卷有疑,不如便把这纳兰瞻岱的卷子翻出来再瞧瞧吧。”
“不用了吧,一个小小的学子罢了,犯得着嘛,榜上无名的人那么多,难不成要一个个重审?”
“就是,这纳兰邵卿我也略有耳闻,大才子纳兰容若的孙子嘛。但是当年纳兰容若最擅长的是诗词,这位万一遗传的也是诗词的天赋呢?皇上可是最不喜欢这些酸叽叽的诗文的。”
郑大人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林院士可不是喜好诗文之人,得他推崇的必是八股文章。”
两派人很快吵了起来,最后弘晸拿了主意:“那就再看看吧,也费不了多长时间,总比事后留个疙瘩好。”
啧,毕竟是五姐看上的人,若是文章真写得不行,他正好拿回去取笑取笑她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