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种刺(2 / 2)
谭振华再次赞道:“厉害啊,都有那么多战绩了,你们是用地空武器还是空战取得的这些战果?”
马哈穆德愈加自豪:“当然是空战,我们的飞行员可都是久经沙场的精英,当年凭借你们华夏给的“歼六”都打的阿三鬼哭狼嚎,要不是……唉,算了,过去的事情不去说了,现在又有了米国最新的“F-16”战机加持战力,对面的苏军除非采用群殴的战术,否则一对一的话,他们根本没有胜算!”
谭振华故作惊讶地问道:“你们居然有“F-16”?米国佬怎么会把他们最新的战机卖给你们?”
马哈穆德道:“谭,做为朋友我不想隐瞒你,其实,自从1978年阿富汗开始出现不好的苗头的时候,我国就向米国提出了求购 “F-16”战机的请求,但是一来这款飞机太贵,裸机单价达到了2千万美元,所以我们的军援方一直比较犹豫;二来我国与你们华夏走的比较近,所以,米国一直没有批准这项采购计划。”
“这件事情直到1979年底苏军正式入侵了阿富汗,米国又在1981年换了总统,国会这才同意了这笔采购,军援方也同意使用相当一部分的军援资金来支付采购飞机及配件和配套弹药的花费,并将这笔援助采购的计划命名为“和平之门I”,而且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这批次预定采购的“F-16”数量达到了40架,将从明年开始正式交付,现在只有两架样机在我国做适应性测试,而我刚才说的那些战果,其中就有这两架“F-16”的战绩。”
谭振华点头道:“上校先生,谢谢你的坦率,那么我想咨询一下,你个人对于“F-16”这款飞机的看法,这个应该不会涉及到什么贵国的军事秘密吧?”
马哈穆德道:“谭,虽然这么说你可能会有些不高兴,但平心而论,我得说“F-16”真是一款好飞机,对比起来,无论是贵国的“歼七”、“强五”还是苏俄的“米格23”、“苏25”都不能与其相比,而且这架飞机是多用途的,既可以截击,也可以制空,甚至还可以对地攻击,只需要针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的挂载配置就可以了,且地勤维护相对简单,航程也令人满意,恐怕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
谭振华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巴铁有“F-16”呢?他前世的时候巴铁一度放弃了购买华夏竭力推销的“歼十”而宁愿满世界淘二手“F-16”,不知引起了军坛上多少的口水仗。
可实际上,当年何止是巴铁,华夏不也看着“F-16”口水直流么?而且这事不但提上了议事日程,甚至就连测试样机都飞到华夏来过了,要不是米国佬后来玩心眼,非要把准备出口华夏的“F-16”的发动机从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100涡轮风扇发动机改为推力和航程都大大缩水的J79涡喷发动机,当时的华夏说不定早就咬咬牙买下来了。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一件好事,有了“F-16”,很可能宋文华的“歼十”就将面临下马的命运,而一旦“歼十”不能顺利地完成,那后来的“歼20”恐怕也危机重重。
不过,在谭振华的眼里,那些抨击巴铁不买“歼十”而要买二手“F-16”的半吊子军迷纯属键盘侠在瞎起哄,人家巴铁从80年代就开始装备和使用“F-16”,机队规模达到80多架,而且这还是因为米国佬扣了一批货没给的缘故。
巴铁针对引进的“F-16”建设了一套完整的后勤保障、地勤维护、武器弹药体系,真要算起来,这套体系可比他的“F-16”机队还值钱,你要叫人家换“歼十”,那巴铁就不得不从头再建设一套这样的体系并且将原先的体系彻底废掉,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巴铁,那是个穷国……
既然马哈穆德表明了他的立场,显然对“F-16”这款飞机是非常欣赏的,而且现实情况是巴铁已经向米国下单购买了40架飞机,所以,小谭谭原先设想的趁机推销一波还在图纸上的“飞豹”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那也没办法,即便他是个重生众可也不能事事都顺心,那个本事只有位面主神才行,但是,巴铁可是谭二公子心目中将来“飞豹”的重要顾客之一,虽然今天的第一次试探结果不甚理想,但总还得给下次再开口留点念想,至于这个念想怎么留?
那当然是在这位巴铁装备部的重要人物马哈穆德上校心中,种上一根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