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寇可往(2 / 2)
这下连詹诺竹都有点好奇了,和贲放异口同声地追问道:“是什么?”
“米国的半导体及电子学的水平,发展得实在太快了。”谭振华道:“比如在我就读的斯坦福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将散布在33平方公里内使用了各种不同构架的5000余部计算机全部联在一起,使其具有相互通讯的能力,贲老师,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
贲放的脸色顿时一变道:“这意味着,如果这项技术被应用到军事上的话,他们将拥有即时的通讯及战场信息管理能力,而且这个能力所能覆盖的战场范围将非常大。”
谭振华点头道:“是的,老师,您看的很清楚,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您知道Z80CPU吧,就是我装在4旋翼无人机里的那个,这款CPU才出来几年?可在米国,它的性能已经远远地落后了,目前在民用市场上都已经有了32位的CPU投入了测试,眼看就要量产,运算能力达到了Z80的几百倍,而一块强大的CPU对信息处理的帮助,您也能理解对吧?”
贲放的脸色愈加凝重,而谭振华还在继续:“我还知道,德州仪器去年推出了一款专门的DSP计算核心TMS32010,这款芯片可以说是专为计算而生的,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可完成一次乘法和一次加法,用来做数字信号处理具有目前通用CPU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能,而这又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款芯片在一个周期内能进行更多的傅里叶变换计算,如果应用在雷达上的话,雷达的后端滤波及信号处理能力可以比现在的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雷达的刷新率和分辨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无论是探测距离还是探测精度都能提升一个数量级。”贲放的脸色已经黑得都能滴出墨。
“贲老师,您看,这是我在米国仅仅不到一年时间里了解到的只鳞片爪,而就这些,已经是我们华夏需要花费极大的力量追赶的技术了,不客气地说,如果我们再一味地闭门造车,那我们与米国的差距将会被越拉越大。”
贲放还在皱眉沉思,詹诺竹却已经忍不住插嘴道:“可是振华,落后的事实我们都清楚,不过我们落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条件那么艰苦,我们不也搞出了两弹一星……”
谭振华打断了他的话正色道:“詹哥,你提到了“两弹一星”,那好,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两弹一星”,有一个事实我必须提醒你,任何工程运用,首先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的突破,而“两弹一星”就是这一典型,没有基础物理学的发现,没有爱因斯坦e=mc2的方程,没有元素周期表,根本就不可能有“两弹一星”的成果,很可惜,这些物理、化学的基础发现中,我们华夏人做出的贡献实在有限,牛顿说过,他之所以能发现“牛顿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就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牛顿认为他之所以能取得那样伟大的成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前人为他奠定了基础,而奠定基础的这些人,绝不仅仅是不列颠人。”
贲放豁然抬头望向谭振华道:“振华,你的意思是说……”
“我的意思很明确,”谭振华斩钉截铁地说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的问题,在我看来,闭关锁国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故步自封更加要不得,华夏人发明了火药,但西方列强却将这门技术发展起来,甚至以此打破了华夏紧闭的国门,逼迫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去,现在,是他们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我们必须尊重这个事实,但有他们的经验在前,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同样的事?”
“寇可往,”谭振华轻声说道:“我亦可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