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外祖母上(1 / 2)
归宁之后,成亲的事基本就算完了。
方何以和王秀英开始做启程的各种准备,何氏见王秀英虽说年龄小,不过办起事来一板一眼很有章法,于是也就没把心思多放在方何以和王秀英手上,只着手开始忙仲秋节的一应礼数。
虽打包收拾的事儿不用何氏操心,仲秋节的事务也有袁雨霏从旁协助,不过在仲秋节之前,何氏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必须去办。
那就是带方何以和王秀英去拜望方何以的外祖母,何氏的亲娘徐氏。
在得知何氏姐妹无缘嫁入宁国公府以后,徐氏带着两房媳妇就进了京,目的嘛自然很明确,就是来京城会阵盯着何氏替两个侄女儿谋个好的姻缘。
对于娘家不信任自个儿,何氏最多向身边的嬷嬷诉两句苦,她心里的苦水连向枕边的宁国公都不会吐露一言半语,更别说儿女媳妇。
当然以宁国公对岳母大人的了解,他自是清楚妻子心里的苦处,因此虽说他在内院后宅的事情上帮不了何氏多少忙,却也替何氏收罗了些京城未婚的世家弟子和有前程的寒门学子,宁国公的体贴自然令何氏大感安慰。
说起自个儿那亲娘徐氏,何氏都不知道该如何评判,说她不疼爱她吧,何氏打小是徐手掌中宝,可是说徐氏心疼她吧,这些年向她提出的要求还有做出的事儿,桩桩件件令何氏无法接受。
人老了真能如此倚老卖老,不再替她考虑一二了吗?
想当日何氏带着儿女跟随宁国府返京,本就因老宁国公夫妇双双病重一路赶得急,在路经何氏老家凌州的时候,徐氏没能留得归心似箭的一行人在凌州多住几日,却非让何氏带上了何琳琳和何媛媛,其用心何氏又岂能不知。
若两个侄女儿的确是好的,儿子也愿意,何氏倒也不反对亲上加亲,偏偏两个侄女儿她一个都看不上,更别说儿子们了。
再说,大儿子方何笙在回京前就已经由老宁国公做主与袁雨霏定了亲,小儿子更是个主意正的,哪里能看得中肤浅的何家两姊妹?
这不自个儿看中了王秀英,又亲自在圣上那里求了赐婚圣旨。
何氏让两个侄女报考女学,既是为了提升两个侄女的个人素养,方便在京城找个好的姻缘,二也是为了在徐氏面前有个说法,至少别让亲娘和两位嫂子有太多的话说。
想想当初长子方何笙成亲,亲娘和嫂子们都没进京来参加婚礼,偏偏这次却赶来了京城,而且进京的日子居然就挑在了方何以成亲的前一日,何氏心里真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何氏本就因为府里几多事集中在一处忙得脚打后脚跟,原本可以帮她搭把手的袁雨霏又有些胎相不太稳当,幸好方何敏因订下了亲事从女学待嫁,多少能帮上一把,若不然何氏一个人掰成两个用都忘记悄过来。
不过何氏就算再忙,在得知老太太和两位嫂子要来京城长住,还是抽出人手将原来的何府里里外外好生收拾了一番,以便老太太来了可以直接住下。
老太太来京城那一日,何氏又让两个儿子特地迎出城外五十里,给足了老太太面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