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神器(2 / 2)
但是对于白图来说,“屯田制”没有那么困难。
在汉文帝时候,就已经出现最初的屯田制,不过仅限于在边疆——是“徙民实边”政策的补充。
在三国时期,从曹操接受枣祗的建议开始,屯田制开始大行其道,最大手笔的屯田,就是曹魏后期开发淮南,将凋敝的淮南的大片无人土地划为官田,之后进行军屯、民屯结合的集体耕种。
屯田制的弊端,白图自然也很清楚,一来是军屯占用兵力,无论如何分配,都会占用训练时间、降低军队的精锐程度,真正的精兵也是不会参与屯田的;二来更严重的是,屯田制深入发展,几乎必然会失控到夺民之田的境地,尤其是在白图无法抑制世家的情况下。
到了西晋时候,屯田制直接发展成了允许门阀合法跑马圈地的“占田制”。
不过为了屯田制的优势,以及迫在眉睫的旱灾,白图觉得先屯一屯还是有必要的。
屯田制的目的,向来不是收获多少粮食,而是为了军队能够自给自足,也就是减少了运输消耗,所以三国时期的屯田都是在边境。
比如曹魏计划伐吴,就在淮南屯田,巴蜀要进取中原,就在五丈原屯田……
白图实行屯田的区域,也是集中在长江沿岸,乍看起来还真像是要准备夺取淮南,只有白图自己知道,这是为了方便去淮南救人。
至于远离长江的会稽郡、豫章郡,反而没必要屯田,否则本来屯田效率就比自种要低,再算上运输消耗……白折腾!
除了粮食之外,屯田制还有额外两桩好处,一是有利于军民和谐,以人性角度分析,就是士兵在习惯于劳作之后,对百姓会更有同理心,也就避免了士卒残民害民,容易养成仁义之师;二是令士兵可以在屯田之所在成家立业,令士兵更有归属感,哪怕将来战败兵溃,他们也会尽量回来。
姬造士兵看似不用考虑这些,但是……白图写好了报告,再点出屯田制的政令之后,发现“军屯”本身就具备额外效果——执行军屯后,军纪提升、兵溃后主动回归。
当然,也有注明:将降低训练效率!
“老丈,这几个月,还劳驾在军中小住一段时日。”白图对请来的几位老农说道。
这也是之前就说好的。
“大人您客气了……”几位老农连道不敢。
“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和几位研究一下,往日若是出现旱涝蝗灾,粮食歉收的时候,你们各家各户都是吃什么充饥?”白图请教道。
“一般是去山里……”
“咳、当然是有各地官府及时赈灾,县令大人都十分亲切……”年纪最大的一位老者,抢先说道。
“说实话……要不太影响身体的!”白图眉头直跳。
“咳咳,那一般就是麸子、糠皮……还有几种野菜、草根,有时也扒树皮。”老者见白图不是要套话,而是真的请教,这才说出来。
“恩,那这段时间还麻烦各位,我再请几位医者来,大家拟一份赈灾粮的配方出来,总之就是要尽量节约粮食,同时也不能对身体有太大影响!”
列老面面相觑,不过也都纷纷应下。
↑返回顶部↑